ICD-11在医疗质量安全监测中应用的优势与挑战

来源 :中国病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ooalpk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CD-11构建了“伤害-原因-机制”医疗质量安全信息模型,以簇编码实现三者间的关联表达,提供扩展码标记诊断与入院或手术的时间关系,并且补充了未遂事件的概念,实现对潜在风险事件的记录和报告.相较于ICD-10,ICD-11编码数据以标准化的方式提供多维度的信息来测量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在医疗质量安全监测中具有显著优势.是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和学科团队管理者评价和促进医疗品质的有效抓手.ICD-11在医疗质量安全监测中的应用要求对现有信息系统进行技术改造,以实现多维度信息采集,充分评价医疗质量安全指标转换后数据信度和效度,提供详细、清晰的临床记录与编码指南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在医疗质量安全领域,ICD-11与其他分类系统的联合应用有待探索.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人类精子库意愿自精保存者保存精液失败的原因,针对性提出应对策略,尽可能提高自体精液冻存成功率,同时也为人类精子库自体精液冻存业务拓展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
目的:探讨揿针疗法联合耳穴压豆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确诊为CP/CPPS住院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和耳穴压豆的基础上增加揿针疗法。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CPSI、治疗前后舒适度评分(GCQ)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症状评分[(6.92±2.34)分vs(10.0
纤维组织细胞瘤是由组织细胞及成纤维细胞成分组成的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为外伤或感染所致[1],常发生于眼眶、肺、乳腺及四肢骨等部位,多为恶性.本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