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赏石书籍及期刊的发展

来源 :中华奇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an0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奇石文化最早源于清末,受大陆赏石风气的影响,开始有小部分绅士收集奇石,但在当时并未引起回响,只是三、五知己的赏玩而已直到日本统治时期,又在日本人的引领下,少部分人士开始捡拾奇石家乡耆老言道:早年日本人兴建神社时,即已捡拾奇石船运回国,及至1950年,在日本“水石”蓬勃发展的影响下,台湾赏石人数才慢慢增加。
  初期的台湾奇石文化自花莲、宜兰、竹东等地开始向外扩散开来,并于1964年开始由台北林岳宗前辈、竹东郑麟书校长、花莲诗人骆香林、宜兰陈德茂医师等人聘请朱念慈先生任会长,组织发起的中华树石艺术协会申请成立。当时一般石会不能组织社团,自该会注册成立后,各县石会援引该会章程,经签核方可成立协会,且各县只核可一会。1969年10月,该会借台北历史纪念馆举办第一届全台树石展之际,出版了由上海书局蔡馨发主编的《树石艺术》期刊,共三期会中艺术家如刘延涛、傅狷夫、季康等当代大家云集,引领如张大千、黄君壁等艺术界人士投入赏石天地,也开启了赏石的述论后因故中断10余年,直至1986年方才复会,并于当年11月再行出版《中华树石艺术特展》专辑1994年6月再出版《树石艺术第五期专辑》,两书中泰半为切底山水景石。
  宜兰则在1971年首次举办奇石展,同年3月,陈德茂医师自费出版了黑白版面的《东山石集锦》一书赠送同好。1996年3月再与张焰煻、张廷禧、叶秀峰、林秀雄、杨国镛5人合作编辑《东山石集锦续编》分赠同好。1991年则在苏明旭号召下出版了《噶玛兰爱石选集一南阳篇》一书尽画宜兰铁钉石、石胆、龟甲石的传奇。
  1971年10月在竹东郑麟书校长登高一呼下,石友出版了黑白小册《竹东地区水石图鉴》。1986年10月又出版了《竹东地区产奇石专辑》。1983年11月文泰书局出版了由赖楠忠主编的《中国石谱》。
  


  1987年在台中市文化中心主任粘铭波担任总编辑、画家蔡日兴任执行编辑,及文化中心同仁林辉堂、曹炯林等人号召下,石友编辑出版了《艺术》一书,从奇石艺术源流、赏石的条件、奇石的产地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说明,另亦提出了评分的标准规范。1988年由粘铭波主编、许政雄执行编辑的《禅石》一书出版,书中阐述了禅的源流、要旨,及禅石之内涵——并非无石不禅,提出“禅石”应具备内敛静止而不外射,色则应是黄色之庄严或黑色代表的沉厚笃实诸要件。
  1989年2月蔡丁财出版《0石之美》一书,提出点、线、面的赏石方向。1991年4月25日,在时任教师会馆主任黄金明的邀请下,石界知名前辈如蓝初吴、庄养成、赖秀荐等名家齐聚一堂,于台北教师会馆展出并出版了由许政雄主编、谢栋梁任执行编辑的《树石千秋》一书。
  1987年2月,林添如、邓安连组建了春秋奇石会,次年创期刊《闲谈奇石》,1988年3月12日出刊,共六期。其中就历代石谱作了系统的介绍,还就山水景石的基本要件、规范、审美观等作了完整的说明。之后邓安连组建了中华赏石文化协会,与续任会长林同滨共同努力,于1996年7月发行《中华赏石》半年期刊物,延续《春秋奇石》0的办刊精神,编辑印刷精美、立论精要,已具专业刊物的水平。迄今已发行了19集,是台湾奇石会发行刊物中最具教学成效者。
  1993年6月台湾赏石界第一份月刊诞生。由黄忠胜任发行人,陈良吉任社长的《石之艺术》创刊,宣告台湾奇石界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出刊数期后,黄忠胜因故退出,至此进入了陈良吉主持《石之艺术》的时期,在其努力经营下,台湾奇石界逐渐蓬勃发展而步入了辉煌的时期。
  1995年7月至8月间,黄忠胜再出版《品藏》杂志,至1995年5月休刊,共出刊5期。至2006年陈良吉社长病殁停刊,《石之艺术》共出版了116期。13年来,《石之艺术》杂志忠实地记录了台湾奇石界经济茁壮成长,及整体经济由盛转衰的遽变下,石市、石界的变迁。《石之艺术》不仅仅为台湾奇石界描绘历史,也为陈良吉个人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一页。
  而陈西先生于2007年7月创办了《中华奇石》杂志兼任总编。《中华奇石》杂志中对台湾石会展览、介绍台湾石界时事着墨颇多,它使两岸石文化密切联系,亦适时填补了因《石之艺术》停刊造成的台湾奇石界信息空窗期,为目前台湾奇石界唯一的赏石刊物。在此感谢杨成锺、陈义墙前辈,朱贵全兄等对书刊的协助。
  文中所述只得之个人所知,如有疏漏,恳请石友补正。
其他文献
初 冬 季 节    哈密,位于我国新疆东部,自古就是内地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素有“西域咽喉”之称。哈密是新疆第三大州,总面积15.3万平方公里,美丽延绵的天山山脉横贯而过。哈密四周大都是戈壁荒漠,寸草难生,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复杂的地形、地貌,以及历经3亿多年的地质演变,造就了哈密地区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和宝贵的大漠奇石资源,哈密,被人们誉为“最后的奇石宝地”之一。  2008年11月2日凌晨,淡淡
期刊
“萤石”是观赏矿物中最常见的非金属矿物之一,由于萤石具备透明至半透明的特性,又发育有规则的立方体、八面体等完美结晶体和晶簇,特别是在萤石结晶生长时,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或微量元素的混入,常形成晶莹美丽的各种颜色的晶体或晶簇;萤石还常与其它多种非金属矿物、金属矿物共生所以,萤石就成了矿物爱好者、收藏者热宠的对象。    一、萤石的成分及名称的由来:萤石也有人称“氟石”,是氟与钙的化合物,化学式为(ca
期刊
2008年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波及着世界各地各领域,处于经济高端的收藏界也未能幸免,石界同样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面对金融海啸,石界人怀有怎样的心态,只是一味悲观吗?金融海啸给石市带来的,只有惨淡经营吗?  其实,对石界来说,这是挑战,或许更是一场难得的机遇。  本刊副主编杨靖此番详尽分析与大胆预测。对正处低谷的石市、正在思索中的石友们应该是一种有力的支持与鼓舞。    遭遇“严冬”    金融
期刊
吴德雄,石艺名雄峰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2007年西南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同时为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云南省观赏石协会理事、巧家奇石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虽爱书法、楹联(为云南省楹联学会会员),但因秉性刚直而忍耐力差,终无大成。喜与人处,诙谐幽默,大方开朗。自认为:凡事都讲个缘分,故悟出“石遇有缘人”,更何况,藏石岂分先后?寻她,藏她,因为她高雅
期刊
一、长岛球石的产地和命名    在黄海、渤海的交汇处,碧海蓝天,自南向北天女散花般地坐落着32个海岛,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绮丽,时现海市蜃楼,与举世闻名的蓬莱仙阁隔海相望,有着八仙过海、妈祖显灵、龙王嫁女等众多神话传说,它就是神秘、神奇、飘渺,充满了灵气的海上仙山——长岛县有着“中华球石之王”美称的长岛球石就诞生在这奇山异水的仙境里,她有着雨花石般的丽质,却比雨花石更大气;她有着长江石,黄河石般的秀
期刊
编者按  新疆为我们贡献了太多奇石。在全国石资源告急的情况下,新疆丰富的奇石资源及广袤的山川河流,无疑为我们增添了更多的信心与期待。本刊本期专题策划是对新疆奇石的一次大规模展示,而本文对新疆部分石种的深入分析亦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新 疆是由沙漠、戈壁、山川、河流、湖泊、绿洲等不同地貌构成的美丽、神秘的地区,面积达166.6万平方公里。辖区“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形以及五百七十多条大小纵横的河
期刊
2008年6月15日下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收藏家协会举办的“抗震救灾大型鉴宝义捐活动”接近尾声在分会场潘家园旧货市场的观赏石鉴定室中,我与杜平印先生在接待过十几位持宝人后,身心已略感疲惫正准备小憩片刻时,一对父子模样的持宝人走进门来,紧随其后的是负责杂项鉴定工作的北京市文物局的专家只见年长的持宝人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一个布袋,将珍藏的宝物放在了鉴定台上,同时讲述了他们的藏宝经历。原来,让他
期刊
本站雅号祺元楼艺道馆,坐落在顺德陈村花卉世界佛山古玩城内,名取“奇缘”之音意,万事万物皆善缘店铺不大,二百来平方,以石为主,辅以根艺书画等,因入行日浅,自不能与大家相提并论店内布置了些自己的草书及名家的墨宝,虽谈不上雅致,但倒是一群性情率直、敢说真话且愿听真话的石友们常出入的据点,更成为《中华奇石》与当地石友联系的桥梁,通联石友爱石情。  这不,昨天夜间,湖南老乡老杨、老陈,广西的老李兄弟又会聚于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转瞬间王老驾鹤西游已三载,在祭奠王老已去三载之际,受赏石同道之邀,要我回忆王老在鉴石中的理论成就。  这项任务十分艰巨,评说美学泰斗,是很难下笔的。因为王老的美学著作既广又深,哲理鲜明,逻辑微妙,道法至高,需有深邃的文化素质修养才能胜任晚辈学识浅薄,虽受王老长期教诲,也未能学到位。因为与王老感情深厚,有既是领导又是恩师的双重关系,为此只有竭尽全力来完成这篇怀念之文。  王老虽已别我们
期刊
关怀的怒    一次,我手持竹竿,敲敲打打,觅石于长阳的一条小溪中。忽然听到一位老大娘的喊声:“转来,走不得了!”我不知叫谁,没有理睬接着她的喊声又起:“前面不能走,快些转来!”我仍敲敲打打,走我的路,找我的石头哪知老大娘追到我的身后吼起来:“你没有眼睛有耳朵,前面是潭,不怕死呀!”我掉过头来,才知道是在喊我她担心我是盲人,怕我掉入水中。当老大娘见我不仅没瞎眼,且“零件”健全,神志清醒,她也不好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