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置入术后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与血红素氧合酶-1活性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p0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 (冠脉 )支架置入术造成粥样斑块撕裂 ,引起血清C 反应蛋白 (CRP)浓度与血红素氧合酶 1(HO 1)活性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70例入选患者分为 3组 :A组 (稳定型心绞痛加支架置入术 ,2 4例 )、B组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加支架置入术 ,2 1例 )、C组 (单纯接受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 ,2 5例 ) ,分别于术前、术后 12与 4 8h采静脉血测定血清CRP浓度及HO 1活性。结果 :A组CRP浓度及HO 1活性在术前均为低水平 ,术后则显著而且一致升高 (P <0 .0 1) ;B组术前CRP浓度及HO 1活性已有明显升高 ,术后则进一步升高 (P <0 .0 1) ,但这种改变不如A组一致和显著 ;C组术后CRP浓度及HO 1活性未见明显升高。相关分析显示 ,HO 1活性与CRP浓度之间呈正相关 (r =0 .4 71,P <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支架术后血清CRP浓度及HO 1活性明显升高 ,与斑块机械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
其他文献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乃至今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创造性地开展校本教研的实践需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前提。校本教研作为一种崭新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经常出现各种煤矿事故。本文主要对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提出一些策略,希望可以给煤矿相关研
精神分裂症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的研究师建国张艾琳陈大联王伯军刘平开展病种平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的研究既有利于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又对保证医疗质量,抑制
基于线性势流理论,应用特征函数展开方法和透空壁内流体速度与两壁间压力差成正比的线性模型,建立了上部带有透空结构的截断圆筒绕射问题和辐射问题的解析模型,进而导出浮体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及其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是植物体内的信号分子,在多种果蔬采后冷害的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MYC2是JA信号途径中重要的初级转录因子,参与了MeJ
“一锅法”合成因其避免了原材料繁琐的预官能团化造成的浪费,近年来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简单、成本效益高、对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案,广泛应用于多种有机重要中间体的制备。通过C3
简要介绍了聚氨酯筛板浇注成型工艺过程 ,重点叙述了聚氨酯筛板浇注成型模具及浇注平台的结构与设计要点。
阐述了企业成本会计的基本任务和中心环节,指出企业成本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