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角度浅谈儿童文学中叠词的日译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9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叠词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修辞手段,体现了语言的音韵美、形式美,能起到创造意象、传达情感等修辞功能,在儿童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使用。但由于特殊的读者群众,儿童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叠词翻译除了要注重传达原文本作者的思想之外,更重要的是体现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的特征,让儿童能接受。因此,本文拟将儿童文学中叠词的日译置于接受美学理论框架下,在发挥“译者的主体性”的同时,从儿童的视角出发,有效地传达文章风格和内容,探讨叠词的日译策略。
  关键词:儿童文学;叠词;接受美学;期待视野;读者本位
  前言:
  叠词是指由重叠的语素或音节组成的词,在汉语中应用广泛,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具有生动形象、朗朗上口的特征,为文学作品增添了独有的美感。因此,如何在翻译中体现叠词的美也是翻译工作的重点之一。在日语和汉语中都有使用叠词的习惯,但两者还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汉语叠词的构成和使用更加灵活和复杂等。如能准确地把汉语叠词进行日译,不仅能够确切表达原作词汇的修辞作用,还能恰当地反映出原作的语言现象和感情色彩,极大地增强译文的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的效果。那么,汉语叠词要怎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日译呢?关于这个问题,本文以著名作家杨红樱的儿童文学作品《笑猫日记》中出现的叠词为对象,基于接受美学理论,试探讨汉语叠词的日译方法。
  一、儿童文学翻译与接受美学理论概述:
  文学作品的翻译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读者的反应和接受。文学作品中包含很多文化因素。将这些不同的文化准确生动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是翻译的重要课题。由于儿童的心理差异和认知能力,儿童读者不同于成人有着其自身的语体特征和审美期待。正是因为拥有这群独特的受众群体——儿童,在翻译儿童文学的时候就更需要以儿童为导向来进行思考。接受美学提倡译者关注读者的反应和接受,与传统理论不同,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和“读者本位”,强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和期待,要求译者以读者为中心进行翻译活动,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对儿童文学翻译的美学重现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因此本文将在接受美学的视域下,通过对具体的实例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比,探讨儿童文学中汉语叠词的日译方法。
  二、《笑猫日记》中的汉语叠词的日译: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所著的《笑猫日记》系列丛书中使用了大量的叠词,种类多样、含义丰富、特色鲜明。这些叠词的使用扩展了语言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小说中的主题、人物、情景表达的需要。由于《笑猫日记》系列丛书众多,逐一分析起来材料过于庞大,很难清晰地看出每一类叠词它们日译的特征。因此,本文将以最新出版的《笑猫日记之戴口罩的猫》中出现的叠词为中心,从接受美学的视域来分析叠词的日译。经过整理发现,该书中主要出现了AA式,ABB式AABB式这三类叠词。下面将以这三种形式的叠词为对象,在接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主要探讨汉语叠词翻译成日语叠词和不翻译成日语叠词这两种情况,希望能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
  1.AA式叠词:
  《笑猫日记之戴口罩的貓》中出现的AA式叠词大多都是作为形容词来使用的,用来描绘事物的状态。而这些由形容词构成的叠词不一定是作为形容词来使用,有时也会发生词性的变化,被转用为副词,表示程度的提高。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去讨论在不同情境下的翻译方法,下面将根据实例进行分析。
  (一)翻译成日语叠词
  例文1:
  中:纷纷飘落的腊梅花瓣,在地上已经铺了厚厚一层。
  日:はらはらと散る梅の花びらは、地面にびっしりと敷き詰められている。
  在新华字典中,“纷纷”有两个意思:(1)(往下落的东西等)多而杂乱。(2)(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例(1)中“纷纷”结合上下文分析,可以发现例(1)想表达的是腊梅花往下落时,那种繁花簌簌飘落的样子与“纷纷”的第一个意思相符。而日语中「はらはら」(木の葉や涙·しずくなどがやむことなく落ちてくることを表す)这个词刚好是形容树叶等东西散乱地往下落的样子。意思正好和例(1)中“纷纷”表达的意思相同。虽然不是AA式叠词,但也在准确表达意思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使用了叠词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增添了儿童阅读的趣味性。
  (二)不翻译成日语叠词
  例文2:
  中:看到五香牛肉干,球球老老鼠两眼闪闪发光。
  日:球球老老鼠は五香のビーフジャーキービーフに目がない。
  在新华字典中,“闪闪”有两个意思:(1)光亮四射;闪烁不定。(2)物体动摇不定。例(2)中“闪闪”结合上下文分析,主要想是表达球球老老鼠对于牛肉干的极度喜爱,眼睛都直了,以至于放光的程度。所以这里如果直译成キラキラ目を輝かせる(やる気があり、あるいは希望に満ち溢れているさまなどを意味する表現)就不太合理。因为该词表示的是两眼放光,干劲十足,充满希望的样子,无法表现出球球老老鼠对牛肉干的极度喜爱。所以在这处需要进行一定的意译。而日语中刚好有一词与眼睛有关,又可表示主人公对于某事物的喜爱之情,即「目がない」一词,该词可以用来形容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时眼里看不到其他东西的那种状态,正好和例(2)中“闪闪发光”表达的意思相同,因此在该处运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会比较符合儿童心态,便于理解。
  2.ABB式叠词:
  ABB式叠词是汉语叠词中的独特的存在,词类范围很广。经过对译文的分析可以发现《笑猫日记之戴口罩的猫》中出现的ABB式叠词主要是用于表示程度的增加和减少的副词。大量地使用这类叠词形式副词,不仅可以使情景形象化,给儿童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还能增强语感,读起来有童趣性。但日语叠词中ABB式叠词却少之又少。因此,在翻译这类词的时候,如何保证意思的准确性以及保持形式的趣味性,激发儿童阅读兴趣,是翻译中的难点。下面将对于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一)翻译成日语叠词
  例文3:
  中:自从到这里来跟黑衣舞神跳舞,我家女主人的脾气就变好了,脸上总是笑眯眯的。
  日:ここに来て黒衣の神と踊るようになってから、主人は気性がよくなって、いつもにこにこしている。
  在新华字典中,“笑眯眯”主要是表现出微笑时上下眼皮稍稍合拢的样子,注重微笑时的神色。例(3)结合上下文分析,这里想表达的是女主人内心感到喜悦而发自内心的笑。而日语中「にこにこ」(声を立てず表情だけでうれしそうに笑うさま。にっこり)形容的是高兴时喜笑颜开的样子。意思正好和例(3)中“笑眯眯”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虽然没有保持ABB式叠词形式,但也在准确表达意思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使用了叠词的形式,符合例(3)中“笑眯眯”想表达的意思。
  例文4:
  中:我跑出了秘密山洞,清早的风吹在脸上,冷飕飕的。
  日:密な洞窟を飛び出した。朝の風が顔に吹きつけて冷え冷えとしている。
  在新华字典中,“冷飕飕”主要是形容风冷,用来表达天气的寒冷和抽象意义内心的凄凉。例(4)结合上下文分析,这里想表达的是在疫情来临后,主人公笑猫在看到外界环境变化后产生的悲切之情。而日语中「冷え冷え」(冷えきっているさま。むなしくさびしいさま。)既可以表示现实的寒冷也可以表示抽象意义内心的凄凉,意思正好和例(4)中“冷飕飕”表达的意思大致相同。虽然也没有保持ABB式叠词形式,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形式和意思的统一。
  (二)不翻译成日语叠词
  例文5:
  中:满园黄灿灿的腊梅花开得正艳,满地的腊梅花瓣给梅园铺上了一层黄色的地毯。
  日:満開の梅の花が黄金色に輝いていて、花びらでいっぱいになって、梅園に黄色いじゅうたんを敷いているようだった。
  在新华字典中,“黄灿灿”有两个意思:(1)形容金黄而鲜艳的颜色。(2)具有黄金般颜色的。例(5)中“黄灿灿”结合上下文分析,主要想是表现出腊梅盛开时鲜艳的色彩。但日语中并不存在与其对应的叠词,也没有类似的固定词语可以用来表示意义。因此,此处采用了释译的翻译方法,即,对原文进行说明翻译。中日语言文化本身就存在差异,并且在文章中,会受到时间、地点等因素影响,会产生新的意思。因此在此处译为「黄金色に輝く」,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解释性翻译,通俗易懂,便于儿童理解。
  3. AABB式叠词:
  《笑猫日记之戴口罩的猫》中有多个AABB式叠词,主要由形容词、动词、象声词组成。根据对译文的分析,AABB式汉语叠词可以直译成日语叠词的情况很多。因为日语中也有许多四字式的叠词,所以在翻译AABB式叠词时,通过语义翻译,尽量把汉语叠词翻译成日语叠词,来保持它的鉴赏性是最为可行的方法。但也有时候并不是每一个都能找到对应的叠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需做一些变通,下面将具体进行分析。
  (一)翻译成日语叠词
  例文6:
  中:笑猫:“你的女主人在等你,她该生气了。”
  地包天:“她以前会生气,现在不会生气。”
  地包天还是唠唠叨叨。
  日:笑猫:「主人があなたを待っているので、彼女は怒るよ。」
  地包天:「以前は怒っていたが、今は怒らない。」
  地包天は相変わらずうじゃうじゃ言っていた。
  在新华字典中,“唠唠叨叨”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指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例(6)结合上下文分析,这里想表达的是笑猫对于地包天爱絮絮叨叨的老习惯的一些吐槽。与日语中「うじゃうじゃ」(いつまでも、しまりなく長引くさま。)表达的嘟嘟囔囔,长篇大论说很多的意思一致。翻译成日语的ABAB式叠词「うじゃうじゃ」,形式也类似,保持了原文的风格。
  例文7:
  中:疫情前挂上的红灯笼,在风雨中飘飘摇摇,更添了几分悲凉。
  日:疫病の前につるされた赤い提灯が、風雨にゆらゆらと揺れ、さらに悲しい。
  在新华字典中,“飘飘摇摇”意思是指物体在空中随风飘浮摇动。例(7)结合上下文分析,这里想表达的是疫情之后街上无人,只有灯笼随风飘荡的凄凉感。意思与日语中的叠词「揺ら揺ら」形容的慢慢摇曳很相似。与例(6)一样例(7)也是翻译成日语的ABAB式叠词,保持四字叠词的形式,作为副词使用,来体现动词在文中特有的动感。在视觉和听觉上保持韵律感,让儿童读起来朗朗上口。
  (二)不翻译成日语叠词
  例文8:
  中:冷冷清清的大街小巷,鬼气森森,仿佛有死神在到处游荡。
  日:ひっそりとした通りには、鬼気がこもって、死神がうろついているような気がした。
  在新华字典中,“冷冷清清”的是寂寞凄凉的样子。结合上下文分析,这里主要想表达的是疫情发生后,城市封城,无人出行的一个孤寂的场景。而日语中并没有与它相对应的叠词。因此在此处采用了借译的手法,即借用日语中除叠词外的四字副词来翻译汉语叠词。日语中有一词「ひっそり」(動くものがなく物音のしないさま。)形容的是没有动静,空荡荡,寂静冷清的样子。与例(8)中“冷冷清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象相似,并且作为一个拟声词,「ひっそり」
  更为生动,儿童读者更容易接受。虽然这种翻译方法没按照叠词的形式来翻译,但是它四字副词的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与AABB式叠词形成了对应,并且符合日本读者的语言文化背景,考虑到了儿童读者的接受度。
  三、小结
  本文以儿童文学作家杨红樱的系列小说《笑猫日记》中出现的叠词为研究对象,对儿童文学作品中汉语叠词的日译方法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以下发现:
  第一、日语和汉语中都有很多叠词,日语中也有许多两字,四字式的叠词,所以在翻译AA式、AABB式叠词时,要利用语义翻译,在对应的汉语叠词和日语叠词拥有相同意思的情况下,尽量翻译成日语叠词。这样一来,叠词的对应翻译不仅能保留原作的音韵美感,又可以保持儿童文学生动形象的特点。
  第二、通过对文章中出现的叠词进行分析发现,即使有些汉语叠词不能直接译为日语叠词,但是也有其他办法可以保持译文形式与意思的对应。因为日语中也存在意思相似、字数相同的副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汉语叠词翻译成这类日语词,既可以保持意思的准确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保留四字词语的形式,保持趣味性,让儿童容易接受。
  第三、由于汉语叠词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中日文化的差异的影响,在翻译文学作品时,有些汉语叠词在日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叠词以及其他词汇来表达。此时,译者应该在对汉语叠词充分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明确意义,采取其他方法去进行合理翻译,如,释译、借译等,从儿童视角出发,保持儿童文学的趣味性。
  參考文献:
  [1]杨红樱(2020)《笑猫日记之戴口罩的猫》[M]. 济南:明天出版社
  [2]白兰,张明辉(2012)AABB 重叠式研究综述[J].辽东学院学报
  [3]罗雪敏(2011)汉日语叠词对比[D].西南交通大学
  [4]王松年(2000) 翻译:向接受美学求助什么?[J] .外语学刊 ,(4):
  [5]朱立元(2004)接受美学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6]譙燕(1999)「中国語の四字畳語の構造·機能等について」『同志社国文学』第 49 号[J].同志社大学
  作者简介:黎佳玮(出生年份—199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江西,学历:硕士,单位:华南理工大学,研究方向:日语笔译
其他文献
华美是一枚美女。岁月也拿她无奈,她就那么一如既往地美着,一直都没有贫乏过追求者。即使年近六旬仍是风韵夺目,她所飘过的街街道道都牵惹着无限的回头率。赞美于她,家常便饭;她于嫉妒,不屑一顾。她的世界很美丽,她热爱著这个美丽的世界。  可今天,她太狼狈了。因为避让一只瘸腿的流浪狗,她连人带车都摔倒了绿道旁的深沟里。  她认为自己死了,有一种杂乱无章的神志,随着身体在飘飞,飘得无影无踪,然后又从一个黑洞飘
期刊
摘要:乌拉圭的作家奥拉西奥·基罗加(HoracioQuiroga,1878-1937)被称为“拉美短篇小说之王”,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一。他的作品多数是日常生活中关于死亡与恐怖的故事,这与他一直被死神纠缠的人生经历脱不开干系。这次笔者选取了短篇小说集《爱情、疯狂和死亡的故事》中的一篇《死去的人》,并对此从创伤理论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以此来展示作者的经历对他作品的影响。  关键词:奥拉西奥·基罗
期刊
摘要:上世纪四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是香港文学不可忽视的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香港社会涌现出了一系列形式多样、主题多元、个性鲜明的文学作品,也投射出了香港城市的新兴与人文社会的变迁,具有深远的研究价值。本文选取1948与1975为始末年份,聚焦香港文学作品中以及文本背后“城与人”的演变,以求对该时期内香港文学的发展脉络产生更深刻的理解。  关键词:香港;香港文学;城市;人文  张英进先生曾说过,城
期刊
摘要: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家风建设的论述,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有其内在逻辑。《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经典,塑造中国文化的精神基因。《论语》蕴含的丰富思想是习近平家风建设论述的“丰富营养”,为其逻辑建构提供历史与文化支撑。  关键词:家庭 家教 家风 论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己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期刊
摘要:民國《音乐教育》杂志,对促进我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四个部分展开分析,一是从近代儿童歌曲诞生的背景。在符合时代的背景下音乐家创造了许多优秀作品。二是杂志的主要概况。三是对杂志中274首刊载儿童歌曲的分析,。四是研究该杂志对音乐教育的贡献以及对现代儿童歌曲发展的影响。最后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音乐教育》的出现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其作为音乐评论的载体和音乐理论交流的平
期刊
摘要:在鲁迅的小说《故乡》中“宏儿”这个人物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却是叙事中的重要符码,串联起了故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如果说在闰土和杨二嫂身上呈现出的落后、保守是鲁迅所要批判的国民性,那么鲁迅想要建构的理想的国民性则在宏儿身上有所体现,在宏儿身上寄寓了新国民的希望。《故乡》中宏儿这个人物,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是理想中的新国民,代表了民族的希望,是理解《故乡》主题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故乡》宏儿
期刊
摘要:爱情是美妙的,它是人类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然而,如果这种美妙的爱情以一方先期离世,另一方独活于世告终的话,总是会给人予一种痛彻心扉的感觉。古今中外,很多文人都通过诗篇来描述那种幸福却短暂的爱情。但是,由于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中外悼亡诗存在异同之处。其中,尤以李商隐的《房中曲》和弥尔顿的《梦亡妻》让人印象深刻。本文试图通过这两首诗歌的对比来找出中西方诗歌的异同之处。  关键词:悼亡诗;李商
期刊
摘要:重庆本土栏目剧《冷暖人生》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大批观众的喜爱。本文结合具体实例,展开对其栏目成功之道的论述,指出题材选择的现实主义、人物塑造的写实主义、低成本制作运营是其成功的三大关键性因素,以期该栏目保持现有优势,并进一步推动其健康发展。  关键词:栏目剧;《冷暖人生》;成功之道  我国电视栏目剧开山之作《雾都夜话》的制片人马及人对电视栏目剧下过如此定义:“它是电视剧与栏目的嫁接,有相对固定
期刊
摘要:伊瑟尔在其《阅读行为》等著作中指出,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填补“空白”、综合分析文本中各个视角的优劣势,最终构建出自己的主观立场,完成对文本“格式塔”的生产和构建。本文将重点关注读者角色的重要性,以薇拉·凯瑟的小说《一个迷途的女人》为文本,遵照伊瑟尔的阅读模式,来展示读者的阅读和阐释行为,以及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动态关系。  关键词:《一个迷途的女人》;“格式塔”;“空白”  1 伊瑟尔的阅读理论
期刊
摘要: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坛以左翼文学鲜明的革命意识以及强烈的阶级话语占据文学界,成为当时的文学主流思想。以阶级划分正反人物形象的阶级对立叙事模式被中国作家广泛采用,直至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之后的文革文学时期这一特点更为明显。在单一维度的文学评论体系下,作为拥有强大地方势力而存在的川地袍哥组织也在相应的小说作品中被普遍表现为具有负面影响的“恶势力”。然而,这种定性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四川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