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投向:2004年重在结构调整和协调发展

来源 :中国经济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xq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我国将在保持必要的国债发行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投向,国债投资的功能从主要防止速度下滑、拉动经济增长转到更加注重结构调整、促进协调发展上来。
  2004年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重点向“三农”倾斜,向社会发展倾斜,向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倾斜,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倾斜,向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倾斜。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最近介绍,2004年国债的使用将有5个重点:一是继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基层政权和公检法司设施等建设的投入,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三是继续向西部大开发倾斜,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快煤矿安全改造、采煤沉陷区治理步伐;四是继续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五是加快淮河治理等重大水利设施建设,保证续建国债项目,特别是青藏铁路、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重大项目建设。
  
  信用体系:拟用五年建成覆盖全国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张志刚近日在中国政府与外商投资企业定期沟通协调机制第二次会议上表示,中国将用5年时间建成覆盖全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据与会知情人士透露,包括政府、企业、个人三层面在内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将由政府推动,但信用评价的具体工作则将通过市场化竞争机制,由非官方的独立评级机构完成。
  张志刚表示,外商的在华利益一向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因为外商的利益同时也是中国的长远利益。但由于中国真正明确开始市场化进程的时间仅有短短十几年,因此一些问题的解决很难一蹴而就。
  中国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努力在未来必将从根本上解决包括打击假冒伪劣、走私、偷逃税、骗汇等一系列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中国商界:2003年度十件大事出炉
  
  2003年中国商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具有社会影响力和受社会关注的商业事件层出不穷。日前,中国商业联合会评出2003年社会关注的中国商界10件大事。
  一、零售业遭受非典疫情重创,商家与企业联手共振市场繁荣。
  二、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实现内外贸管理合一。
  三、国务院决定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目前已获阶段性成果。
  四、国家实行3C认证制度,商业领域开展强制性产品市场准入工作。
  五、中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迅速,逐渐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六、物价上涨属正常反弹,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
  七、上海“百联”集团正式成立,打造中国商业第一“航母”。
  八、联华、物美在香港成功上市,受到国内外各界高度关注。
  九、内地与香港、澳门先后部署《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服务业17个领域将提前向香港开放。
  十、外资零售巨头加快在华扩张步伐,开店数量和规模大大超过预期。
其他文献
2004年产业发展环境    1、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将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通过连续几年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良性循环,可以预期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沿良性增长轨道运行,作出这样的判断有这样几个依据:从投资角度看,2004年将有两个热点,一是民间投资将有较大增长;二是对外资的吸引力不断加大。从消费角度看,2003年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人们
期刊
从近来中央召开的一些重要会议看,2004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将显著加强,拟采取的政策措施将更有针对性。  从目前公布的有关政策看,国家2004年将从以下六个重点和方向强化结构调整这条主线。  ——围绕农民增收和保证粮食安全,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央多次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收入。2004年的
期刊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谢旭人近日表示,2003年我国税收总收入可望突破2万亿元,增收3000亿元以上。  2003年我国税收持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1至11月,全国已完成税收收入18671亿元,同比增收3153亿元,同比增长20.3%。
期刊
从近日闭幕的“21世纪论坛”2003年会议上了解到,截至2003年10月底,我国内地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已达到4915亿美元,仅次于美国和英国,居世界第3位,外商投资企业超过45.7万家,世界500强中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    2003年海峡两岸贸易预计将突破500亿美元    从商务部台港澳司获悉,2003年两岸贸易预计将突破500亿美元。  据统计,2003年1至10月,两岸贸易额为466
期刊
中国重化工业化条件逐步成熟是促进未来投资持续走高的重要原因,2004年有利条件将多于不利条件,预计投资约增长17%。  我国重化工业的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产业链条长、投资周期长、投资规模大、引致需求大等特点,与住宅、汽车消费升级周期长等特点交织在一起,为2004年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提供了历史机遇,电力、有色、机械、纺织与房地产等行业效益持续好转将带动行业投资景气继续走高。  从国际国内环境总体来看,
期刊
宁波民营经济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目前,民营经济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0%。  2003年,宁波民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42亿元,同比增长14.9%。在县域经济中,民营经济无论是规模还是效益,都达到80%以上。尤其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块状经济发展迅猛。目前,宁波已有块状经济145块,占浙江省总数的30%。这些块状经济年产值超过12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0%。  目前已有5200
期刊
2003年国际金融发展在世界经济动荡中有所复苏,即经济增长调整幅度大、不确定因素依然凸显、经济不均衡复苏差异突出,呈现动荡加大、稳定明显和艰难博弈的态势。而国际金融市场伴随国际政治问题的起落,恐慌心理和投机因素的延绵不断和日益加深,致使国际金融市场主要产品价格剧烈震荡,波动幅度与速度不仅超出预期,而且跳跃性扩大,国际金融风险积累加重危机成份。    发展特点    2003年国际金融发展的基本特点
期刊
2003年前11个月,北京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据初步测算,1至11月,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1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0.1%。  统计显示,1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87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3%,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  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月~11月累计完成172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增
期刊
据苏州市市长杨卫泽透露:到2003年底,苏州工业总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成为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工业城市。  预计2003年苏州实际到账外资将达到70亿美元左右,约占全国的12%,占全世界的1.3%;外贸出口总额仅次于深圳和上海,达到300多亿美元;人均GDP达到5500美元以上。预计到2010年苏州人均GDP将达到1.2万美元。
期刊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日前已制定完毕,在本届人大5年任期内,将安排审议59件法律草案。紧急状态法、护照法、公务员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榜上有名,此外还将修订选举法、传染病防治法、个人所得税法等。  除即将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外,本届内审议的宪法及相关法案还有:审议军事法院组织法、军事检察院组织法,修订地方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  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