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抵抗力差,容易发生感染,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感染,临床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很多老年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很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发现:因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相关性腹泻的老年患者通过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和护士精心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 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疗效观察及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1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10-02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抵抗力差,容易发生感染,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感染,临床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很多老年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很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发现:因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相关性腹泻的老年患者通过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和护士精心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干部病房因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相关性腹泻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AAD诊断标准,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71-95,岁,平均年龄83岁,其中慢支6例,吸入性肺炎3例,尿路感染4例,肺部感染8例,支气管扩张4例。因首次使用抗生素引起AAD有11例,多次使用抗生素引起AAD有14例,腹泻4-10次15例,腹泻5-15次10例,腹泻发生时间为使用抗生素3-10天。所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如特治星、舒萨林、邦达等),头孢菌素类(如舒普深、罗氏芬、马斯平等),碳青霉烯(如泰能)。主要表现为:每天大便4-15次,多为黄色稀水便或糊状便,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加药敏,大便涂片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两组均停用原有抗生素。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观察组:在停用原有抗生素后,取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210mg/颗:上海信谊制药厂生产)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整肠生250mg/颗: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各五颗,去糖衣后加温无菌生理盐水50ml-55ml溶解药物(生理盐水温度38度-41度)。取一次性的吸痰管一根,用无菌剪剪去其尾端的塑料装置,涂上液体石蜡润滑吸痰管。嘱患者侧卧位(左侧卧位为主),将吸痰管轻轻插入肛门约25cm-35cm,将排好气的注射器与吸痰管尾端端口连接,然后缓慢注入药物,尽量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一小时以上,每天1-2次,治疗5-7天。
对照组:在停用原有抗生素后,常规服用思密达一包,每日三次,治疗5-7天。
1.3 疗效观察。显效:治疗3-4天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和形状正常。有效:治疗3-4天症状改善,大便次数和症状有明显好转,5-7天症状完全消失。无效:治疗7天后症状未缓解,仍有腹泻情况。
2 结果
由表可以看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抗生素对控制人类的感染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抗生素也在不断被更新换代及广泛应用,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油然而生,AAD是抗生素(广谱)应用之后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或非肠道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导致肠道二重感染后继发腹泻。它是抗生素使用后的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人体肠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群,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肠道菌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能起到防御,保护机体不受其它致病菌侵犯等的生物学作用,肠道内的各种微生物之间保持着相对动态平衡稳定状态。当使用抗生素后,肠道内微生物群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引起肠道二重感染,抗菌药使用后将肠道内敏感菌杀死,耐药菌大量繁殖,各种微生物菌群间的比例发生较大的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特别是致病菌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另外,抗菌药可直接破坏肠粘膜,使肠道上皮纤毛萎缩,同时使细胞内酶的活性减低,导致腹泻。特别对于老年患者腹泻后更易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危及生命。而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是根据微生态原理,其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双歧杆菌是肠道微生态的主要菌种)和第一芽孢杆菌对致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当大剂量的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后药物直接进入肠道,被胃酸破坏少,肠道环境有利于益生菌活菌大量繁殖[1],减弱了致病菌的主导地位,且益生菌活菌在肠道中与病原微生物产生营养竞争,保护和稳定了肠粘膜屏障[2],阻止致病菌在肠道繁殖,恢复了胃肠运动,减轻了胃肠道症状,从而减少腹泻。
我科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灌肠,便于减少刺激,因为一次性吸痰管较柔软、细小,每次灌注量少,压力小[3]。特别对于老年患者或者有肛门疾病的患者可减少疼痛刺激,吸痰管插入较深能够直接到达结肠,避免液体刺激直肠而引起排便反应,使药物在肠道内充分保留,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4,5]。对于不能经口口服止泻或能口服但治疗AAD无效后,尤可应用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该方法实用,价格实惠,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 护理
4.1 病情观察: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过程中要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心急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过医生进行处理。若灌肠时无不适,护理人员在灌肠后,还要经常巡视病房,询问病人的感受。另外,对于AAD患者医护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身体情况,看是否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及皮肤脱水情况等,严密监测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遵医嘱监测血常规、电解质、C反应蛋白,正确留取大便检查标本。严密观察抗生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热、胃肠道反应等。配合并督促医生合理利用抗生素。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提出意见。应用抗生素后要注意观察病人排便颜色、性状、量等,一旦发生腹泻,立即汇报医生,及时治疗和处理。对于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还需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记录24小时出入量。对大便严重失禁的老年患者,还需要注意观察小便情况,看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尿色变深,发红等尿路感染的情况。
4.2 饮食护理:发生AAD会影响到患者食欲,故在饮食上医护人员要多下功夫,对腹泻情况较轻者,饮食易少量多餐,少油腻、易清谈、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易消化的
4.3 皮肤护理:老年患者因年龄大、体质差,加之长期卧床,运动少,严重腹泻后可导致肛周皮肤发红、痒、湿疹甚至破溃,容易发生褥疮。故每次大便后要注意用温水擦洗干净,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擦洗时动作要轻柔,必要时卧气垫床,床单位要保持平整,干燥。若已发生湿疹、破皮等可用造口护肤粉外喷,或用红外线照射等。
4.4 避免感冒:病室温度要适宜,老年患者抵抗力差,衣着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特别要注意防止腹部受凉,加强腹部保暖,从而能减少肠蠕动的发生[6]。另外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4.5 心理护理:AAD会使老年患者病程延长,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故护士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沟通、解释,告知患者及家属腹泻是抗生素常见的不良反应,通过治疗可完全治愈,不必担心恐慌,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相信。
参考文献
[1] 李华.张怀莉.陈晓东.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380-1381
[2] 周长玉.吕益中.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腸炎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04,24(3):172-174
[3] 胡可纯.王玉军.王翠霞.等1例晚期癌症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21):87-88
[4] 魏超容.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1999,14(4):239
[5] 魏文芳.肖万航.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灌肠[J].护理学杂志,2007,2(15):15-164
[6] 黄文意.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与护理[J].海峡药学,2009,21(11):173-1747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 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疗效观察及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3.31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10-02
老年患者基础疾病多,抵抗力差,容易发生感染,为了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感染,临床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但很多老年患者在应用抗生素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很大程度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笔者发现:因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相关性腹泻的老年患者通过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和护士精心护理后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2年11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干部病房因使用抗生素而引起相关性腹泻患者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AAD诊断标准,其中男16例,女9例,年龄71-95,岁,平均年龄83岁,其中慢支6例,吸入性肺炎3例,尿路感染4例,肺部感染8例,支气管扩张4例。因首次使用抗生素引起AAD有11例,多次使用抗生素引起AAD有14例,腹泻4-10次15例,腹泻5-15次10例,腹泻发生时间为使用抗生素3-10天。所用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如特治星、舒萨林、邦达等),头孢菌素类(如舒普深、罗氏芬、马斯平等),碳青霉烯(如泰能)。主要表现为:每天大便4-15次,多为黄色稀水便或糊状便,大便常规、大便培养加药敏,大便涂片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随机分两组,观察组13例,对照组12例,两组均停用原有抗生素。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观察组:在停用原有抗生素后,取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210mg/颗:上海信谊制药厂生产)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整肠生250mg/颗:沈阳第一制药厂生产)各五颗,去糖衣后加温无菌生理盐水50ml-55ml溶解药物(生理盐水温度38度-41度)。取一次性的吸痰管一根,用无菌剪剪去其尾端的塑料装置,涂上液体石蜡润滑吸痰管。嘱患者侧卧位(左侧卧位为主),将吸痰管轻轻插入肛门约25cm-35cm,将排好气的注射器与吸痰管尾端端口连接,然后缓慢注入药物,尽量使药物在肠道内保留一小时以上,每天1-2次,治疗5-7天。
对照组:在停用原有抗生素后,常规服用思密达一包,每日三次,治疗5-7天。
1.3 疗效观察。显效:治疗3-4天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和形状正常。有效:治疗3-4天症状改善,大便次数和症状有明显好转,5-7天症状完全消失。无效:治疗7天后症状未缓解,仍有腹泻情况。
2 结果
由表可以看出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3 讨论
抗生素对控制人类的感染起了巨大的作用,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抗生素也在不断被更新换代及广泛应用,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油然而生,AAD是抗生素(广谱)应用之后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或非肠道寄生虫的大量繁殖,导致肠道二重感染后继发腹泻。它是抗生素使用后的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人体肠道内存在大量微生物群,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肠道菌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下能起到防御,保护机体不受其它致病菌侵犯等的生物学作用,肠道内的各种微生物之间保持着相对动态平衡稳定状态。当使用抗生素后,肠道内微生物群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导致肠道正常菌群失调,引起肠道二重感染,抗菌药使用后将肠道内敏感菌杀死,耐药菌大量繁殖,各种微生物菌群间的比例发生较大的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特别是致病菌的数量不断的增加,另外,抗菌药可直接破坏肠粘膜,使肠道上皮纤毛萎缩,同时使细胞内酶的活性减低,导致腹泻。特别对于老年患者腹泻后更易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危及生命。而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是根据微生态原理,其目的在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双歧杆菌是肠道微生态的主要菌种)和第一芽孢杆菌对致病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当大剂量的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后药物直接进入肠道,被胃酸破坏少,肠道环境有利于益生菌活菌大量繁殖[1],减弱了致病菌的主导地位,且益生菌活菌在肠道中与病原微生物产生营养竞争,保护和稳定了肠粘膜屏障[2],阻止致病菌在肠道繁殖,恢复了胃肠运动,减轻了胃肠道症状,从而减少腹泻。
我科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灌肠,便于减少刺激,因为一次性吸痰管较柔软、细小,每次灌注量少,压力小[3]。特别对于老年患者或者有肛门疾病的患者可减少疼痛刺激,吸痰管插入较深能够直接到达结肠,避免液体刺激直肠而引起排便反应,使药物在肠道内充分保留,有利于肠粘膜的充分吸收[4,5]。对于不能经口口服止泻或能口服但治疗AAD无效后,尤可应用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该方法实用,价格实惠,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 护理
4.1 病情观察: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过程中要观察患者反应,若出现苍白、出冷汗、剧烈腹痛,脉速、心慌、心急等,应立即停止灌肠并通过医生进行处理。若灌肠时无不适,护理人员在灌肠后,还要经常巡视病房,询问病人的感受。另外,对于AAD患者医护人员要及时评估患者身体情况,看是否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及皮肤脱水情况等,严密监测有无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遵医嘱监测血常规、电解质、C反应蛋白,正确留取大便检查标本。严密观察抗生素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药物热、胃肠道反应等。配合并督促医生合理利用抗生素。对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提出意见。应用抗生素后要注意观察病人排便颜色、性状、量等,一旦发生腹泻,立即汇报医生,及时治疗和处理。对于合并多种疾病的老年患者,还需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给予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记录24小时出入量。对大便严重失禁的老年患者,还需要注意观察小便情况,看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尿色变深,发红等尿路感染的情况。
4.2 饮食护理:发生AAD会影响到患者食欲,故在饮食上医护人员要多下功夫,对腹泻情况较轻者,饮食易少量多餐,少油腻、易清谈、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易消化的
4.3 皮肤护理:老年患者因年龄大、体质差,加之长期卧床,运动少,严重腹泻后可导致肛周皮肤发红、痒、湿疹甚至破溃,容易发生褥疮。故每次大便后要注意用温水擦洗干净,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擦洗时动作要轻柔,必要时卧气垫床,床单位要保持平整,干燥。若已发生湿疹、破皮等可用造口护肤粉外喷,或用红外线照射等。
4.4 避免感冒:病室温度要适宜,老年患者抵抗力差,衣着要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特别要注意防止腹部受凉,加强腹部保暖,从而能减少肠蠕动的发生[6]。另外可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4.5 心理护理:AAD会使老年患者病程延长,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故护士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及时沟通、解释,告知患者及家属腹泻是抗生素常见的不良反应,通过治疗可完全治愈,不必担心恐慌,鼓励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相信。
参考文献
[1] 李华.张怀莉.陈晓东.微生态制剂保留灌肠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9):1380-1381
[2] 周长玉.吕益中.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腸炎病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统疾病分册,2004,24(3):172-174
[3] 胡可纯.王玉军.王翠霞.等1例晚期癌症老年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21):87-88
[4] 魏超容.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度对药物保留时间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1999,14(4):239
[5] 魏文芳.肖万航.一次性可控式吸痰管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灌肠[J].护理学杂志,2007,2(15):15-164
[6] 黄文意.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特征与护理[J].海峡药学,2009,21(11):173-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