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植物景观设计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ygtw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提高、高校校园规模扩大,在植物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不仅符合教育的人文关怀内涵,还增强了校园环境中爱与关怀的体现,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以清华大学清华园植物景观设计为例,重点剖析人文关怀理念在清华园植物景观设计上的体现。
  校园是人们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也是洗礼人们精神世界的殿堂,人们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校园生活。校园环境充满了人文关怀,这样不仅能凸显校园文化,还能丰富莘莘学子的精神世界。所以,现在的高校校园建设不仅越来越重视校园植物景观人性化、科学化设计,而且更加注重人的空间感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人文关怀融入高校植物景观设计是高校文化内涵的提升,也是高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要求。
  一、人文关怀概述
  人文关怀是指以人为主体,注重人的行为规律和精神需求,其本意是表达对人本身的无限关怀。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重视自身与他人的行为及精神需求就是要思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如何合理建立联系。
  重视人文关怀的植物景观设计才是有生命力的。现如今,许多校园的植物景观设计过度注重设计手法与形式,整个设计华而不实,缺少人文关怀。所以,校园植物景观设计不只是一味地模仿精美的传统植物景观设计,也不只是将各类植物景观进行拼接,而是注重从生活中发现美,结合校园文脉,辅之以现代设计手法,构建具有人文化、生态化、生命化的和谐校园环境。
  高校植物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可以说是高校植物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体现人在自然界的重要地位。然而,高校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人文关怀的融合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校植物景观设计的发展受到阻碍。基于此,景观设计师应当借鉴现有优秀的高校植物景观设计方案,从高校植物景观的现状入手,设计出优秀的高校植物景观环境。
  二、清华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体现
  明朝时的清华园属于私人花园,经清朝的一系列更名发展,在咸丰年间改名为清华园。清华园的绿植覆盖率高,清华大学建校后又对其不断升级改造,园内植物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堪称北方校园植物景观的典范。
  清华园是一个蕴藏境界的地方,因为它有景,又有古校训中的志,景与志的融合或共鸣便是境界。清华园的植物配置丰富且设计合理,建校后在升级改造中保留了原有的植物,并将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与人文关怀共同融入植物景观设计中,这样便有了今日的清华园。清华园的植物景观设计无处不体现人文关怀,下文从植物特性角度出发,分析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
  (一)体量与外形
  清华园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明朝的私人花园发展至今,清华园有几百年的植物文化传承。园区内的百年古树数量较多,如侧柏、桧柏、毛杨松、古桑等,体量较大、外形独特且保存完整。
  古桑树胸径约1 m,虽主干已断,但其萌发的枝条有枯木逢春的感觉,韵味十足。古桑树周边只有草坪,而无其他乔灌花卉植物,尽显古桑的气势,给人无限的遐想,这样的植物搭配完美展现了植物特性。
  (二)色相与季相
  植物的色相由其叶片颜色而决定,季节的变换也影响着植物的色相,通过光线的照射及阴影的衬托,可以形成多层视觉体验,给人美妙的色彩感受。清华园内的植物种类丰富,各类植物根据色彩或者季节属性合理搭配。例如,喷泉广场两侧的植物以白皮松、油松为主,点缀红叶李、青杄,这种形式打破了建筑的单调拘谨,让人获得美的视觉感受。在色相上,红叶李打破了植物单一的绿色色调;在层次上,油松、青杄属于绿色景观,与周边建筑形成对比,增添了可观赏性。
  人是很容易出现审美疲劳的。清华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充分考虑了人的感受,在植物的色相与层次上颇下功夫,让其四季常绿又不以独特形态存在其中,在视觉感受上满足人的猎奇心理。换言之,清华园在尊重植物客观生长的前提下,根据植物色相、季相的变化来搭配,从而满足人的视觉需求,充满了人文关怀。
  (三)嗅觉与听觉艺术
  嗅觉、听觉是人们与植物交互过程中所产生的感觉,人们在感受植物嗅觉、听觉的同时会有心理情绪的变化,并产生一定的暗示效应。清华园内的植物层次分明,主次搭配合理。植物可以散发芬芳的气息,不同植物所散发的气息是不同的,给人的感受也是不同的,这也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微风拂过,植物叶子的声音奏响了美妙的音符,人置身其中可以获得美的享受。以荷花池为例,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它的精神是向上的,气质是脱俗的。雨滴落在荷叶上的响声可以带给人们別样的感受。植物的芳香与听觉艺术的结合让游园之人心旷神怡。
  (四)植物质感
  植物的质感是植物重要的观赏特性之一,可以表达丰富的情感。植物的质感是植物可见或可触的表面性质。叶片的形状与大小、枝条的长短与疏密、树干的纹理等会影响植物的质感。
  植物本身具有很强的艺术特性,生长周期的差异及质地的差异是其艺术表达符号的一种。不同质感的植物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感受,从而搭配出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清华大学利用植物改善校区环境,将植物质感特性运用于园区的景观设计中。例如,清华园东侧的土山上种植了松柏、油松等常绿树种,还有丁香、连翘、山桃等灌木丛群植。这样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仅有分隔空间的作用,而且从植物的艺术特性角度来说,粗糙的枝干与纤细的藤蔓交相呼应,能使植物造景更富有层次。质感粗糙的植物能够减少场地的空旷感,纤细的植物藤蔓文雅而密实,更具有观赏性。
  三、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校园对植物景观设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景观设计师必须立足本土植物,引进特色植物,综合运用设计手法,从人文关怀视角出发进行设计,这是校园植物景观设计的一个必要环节。
  植物景观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情感、精神的关注,是对人的行为需求、心理需求、精神需求的充分尊重。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后,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优秀的植物景观设计能够使人放松身心,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基于此,高校植物景观设计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形态、色相、质感等特性以及人们的行为习惯综合考虑,打造更合理、更优美的景观环境,将人文关怀思想落到实处。高校植物景观设计中融入人文关怀是校园景观发展的必然趋势。
  (河北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舒尔清(1995-),男,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其他文献
后现代绘画形式诞生于工业社会,在20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后现代绘画在色彩、手法、素材等方面与传统绘画形式有着较大的区别,后现代绘画的“反审美”性质极为明显,从表面上看,后现代绘画艺术形式与大众审美有明显的不同,是对大众审美认知的一种超越。后现代绘画作品通常通过碎片化、抽象化的独特艺术创造形式,表达作者的精神和思想。创作者的精神境界是自由的,也是艺术的。  一、后现代绘画艺术的诞生及发展  “后现
期刊
郑板桥,清代著名画家,字克柔,号理庵,因屋前有一板桥,故又号板桥,“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多画竹,略加以兰花和石头点缀,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经年累月的绘画创作使他得出了一套自己的创作理论。郑板桥有三竹说,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这是绘画创作的三个阶段,既相互独立又互为关联。本文从三竹说出发,探讨这三个阶段的含义,进而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
期刊
本文通过阐述不同水彩花卉绘画风格中,艺术家的非传统审美个性和情感意识,进而分析不同绘画形式和水彩花卉画的独特特征及魅力,帮助人们了解水彩画的不同创作技法。  一、水彩花卉画中水的运用  (一)水的表现特点  水彩是一种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作画的绘画方法。水是水彩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水是生命之源,在人们的生活有很多用处。与水有关的词汇有许多,如青山绿水、游山玩水、山清水秀等。古诗词中也有关于水的描绘,
期刊
日本《宝可梦》系列动画开播至今已20余年,其衍生品众多。日本宝可梦卡通形象衍生品的种类、视觉、营销方案等都十分值得国内设计师学习与借鉴。本文从宝可梦卡通形象的发展与衍生品设计策略出发,以宝可梦卡通形象衍生品设计为例,探究卡通形象在文化创意产品中的运用,以期为国内设计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一、宝可梦卡通形象的历史与影响力  1993年,美国好莱坞推出了让世界影坛为之震撼的特效电影《侏罗纪公园》
期刊
当代工笔人物画在色彩上打破了传统设色的束缚。随着绘画的多元发展,色彩构成的形式法在当代中国工笔人物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色彩构成中的明度、纯度、色相间的变化展现了色域的宽广与色阶的微妙,丰富了工笔人物画色彩的种类、色调的内容。  高调的绘画作品使观赏者的目光被高亮的画面吸引,不自觉地停下脚步欣赏画面,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感染力。色彩是带有情绪性的表现,且很大程度上受到画家性别、性格、文化背景、民族
期刊
梵高是后印象派的杰出画家,也是一位天生的癫狂者。但是,梵高的癫狂不同于精神病患者,他在癫狂状态下的艺术创作不仅饱含着对生命疯狂的爱与热情,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而且在他看似狂乱的绘画创作中展现了美学理念,具有极致的艺术美感,这形成了梵高独特的癫狂美学。  癫狂状态是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出现的一种奇异的心理状态。梵高具有精神病家族史,患有癫痫病症,是一位天生的癫狂者。梵高饱受疾病的折磨,但这也激发了他的
期刊
卡夫卡的《变形记》描写了主人公格里高尔一觉醒来由人变成甲虫的故事。小说通过象征、细节描写等对人变成甲虫这个故事进行艺术再造,给人一种荒诞不经的感觉,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真实的生活。本文从作者荒诞意识的形成、荒诞性的具体体现、荒诞下的真实以及对当下人性的启发等方面来解读卡夫卡《变形记》中的荒诞性。  一、卡夫卡《变形记》概述  卡夫卡出生于一个犹太商人家庭,幼时便喜爱文学、戏剧等,中学时对法国自
期刊
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国家的全力支持下保持着高速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了帮助,广大民众对文化创意产品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湖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长沙铜官窑发源于湘楚大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资源宝库,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长沙铜官窑是民窑中的精品,不仅生产罐、碗、壶等生活用品,也生产雕塑、捏塑等器物,运用多样化装饰手法展现了随性、野逸的气息和简约、灵动的美感。基于
期刊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同时资源也被过度利用,造成了诸多环境问题。在此情况下,协调好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包装设计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针对包装设计的现状,结合中外产品包装设计的典型案例,探索包装设计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当今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人们的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设计带来了广阔的前景
期刊
笔墨是中国画的基本艺术特质和特有概念。笔墨在中国画中所承载的不仅是笔与墨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承载着中国人对自然、人文以及内在情感的精神表述。  笔墨不但是中国画的代名词,而且也是中国画的内在美,其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因此,在中国人的审美视野中,笔墨不仅是中国画的基本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还传递着人文情怀,以及一种孕育于中华文化中的民族情结。  当代著名画家、理论家程大利在《师心居笔谭》中说:“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