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sh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教师要努力营造快乐教学的气氛,努力培养快乐教学的情感,巧妙布置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强大动力,兴趣可以推动人们去探索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它带有感性色彩,是启迪儿童心扉的钥匙。在教学中,要使知识为学生接受,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将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运用于教学。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努力营造快乐教学的气氛
  快乐教学的教学艺术集中反映在一个“活”字。快乐教学的整个过程充满了灵活: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灵活的教与学的活动中,引导学生灵活地尋找美、发现美、感受美,以此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良好、灵活、愉快的教学气氛是快乐教学的外部表现,快乐教学的课堂,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轻松快乐,心驰神往,人人积极思维,个个跃跃欲试,课堂气氛热烈欢快。
  二、努力培养快乐教学的情感
  情感是快乐教学的艺术魅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快乐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以“情”贯之,教师一踏进教室,走上讲台,就立即进入了角色,表现出真诚、强烈的感情,教书育人的欲望和冲动,从而选择一种美好的教学 方式和手段去引导学生。教师自始自终用自己感情和对学生的关心、对知识的酷爱、对教学的责任感去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很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引导。
  情感是学生乐学、爱学、会学、巧学的内在动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上课,情感饱满、精力充沛,对学生爱护,对教学倾心,整个课堂春风和煦,晴空万里,学生精神抖擞、思维活跃、精力集中、乐而不疲。而有的教师上课,没有情趣、平平淡淡,整个课堂乌云密布,学生无精打采、交头接耳、昏昏欲睡。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情感”的作用。
  那么教师如何使一堂课充满 “情感”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要深挖教材了解掌握学生的特点找出学生的疑点,巧妙地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的心扉。教师通过“质疑、问疑、析疑、解疑”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寻求获取知识的途径,学会解决疑问的方法,使学生感到“学会”和“会学”的双重乐趣。
  (二) 诱导学生大胆猜想,各抒己见
  教师不把观察到的结论硬灌给学生,不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使学生的智力在猜想、争议中得到发展,让学生品尝经过自己学习后获得知识的喜悦。
  (三) 巧妙点拨,开释迷茫
  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的局限,往往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教师要把握好时机,掌握好火候,巧妙轻松地加以点拨,使学生茅塞顿开.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四) 张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想象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话说完,把内容讲尽,把结论讲绝,而是留有余地让学生去想象。
  (五) 良好的结论,完成教学任务的升华
  小学教学既要讲究开头、突出重点,更需要注重结尾艺术,否则就是虎头蛇尾的教学败笔了。快乐教学表现在多方面,重在教师用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求知识而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
  三、巧妙布置作业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性练习,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一) 把握作业的数量
  教师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不但要保证能让学生“吃得饱”。教师在布置作业前要客观地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实力并按实力将他们分组,作业也就要跟着分组情况布置,分几个组就要按问题的难度设计几种作业。让中上水平的学生做高难度的作业,学困生做难度较低的作业。这样,虽然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就会比较麻烦,但学生能“吃得饱”“吃得好”。
  (二) 把握作业的质量
  教师对学生布置的作业要全面。根据教材所编排的内容来设计作业,把重难点以及概念性的问题都分层设计在不同的作业中。让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同时,尽量布置一些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有兴趣去做家庭作业。
  (三) 把握作业的落实
  通过实践发现,有些教师精心设计了质量可靠的作业,并做出了合理安排,要严把作业的落实。当然,教师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监督每一位同学的。那就得建立学习小组,组织学生互相监督,而教师进行“幕后操纵”。经实践,处于互相监督中的学生几乎都是听话、负责任的。因此,大多数同学都能够及时完成作业,并很少有抄袭的现象。
  四、结语
  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尽量去想有趣的方面,而不是去想枯燥的方面。遇事都去想它的好处,这样就会发现教学以及很多其他事情都是有趣的。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习中的乐趣,这样就会学得更好。
  (责编
其他文献
选择精神科护理课程中情感障碍部分6学时的内容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与传统讲授法相比,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成绩,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
语文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教学内容,保证语文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发挥出语言的作用,准确地运用语言。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语言特点以及教师应该如何做才能体现出这些特点。  一、小学语文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最直接的教学作用是能够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用语言说话、写字、写作等。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小,尤其是低年级孩子,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发育都还不成熟,他们具备很强的模
期刊
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大众喜爱的体育运动,也是中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较为普及的一项运动项目,它的趣味性、竞技性和观赏性使得很多大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这种体育运动中,在高校体育
目的: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是抗血管形成机制中的重要因子。已有一些VEGF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应用于临床,并发挥不可低估的抗肿瘤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合一的,它不仅是能让学生掌握语言应用技能,即作为交流工具的属性,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精神品质、审美能力、价值观念、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工具性和人文性所呈现的教育价值,就是我们所说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教育目标,也是新课程理念所特别强调的,就是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对学生语言技能(这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的教学,又要重视对学生的其他素养(除了上面提到的精神品质等素养外,还包括学习能
期刊
一、家庭教育的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作用  使人们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交往,学习语言基本的生活常识和文化,逐渐就能够独立社会,能够知道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想要什么样的反馈,通过模仿父母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达自己同样的想法和异样的想法,从而顺向发展,或者逆向思考。父母应该配合孩子多参加语文知识竞赛,一起学习,让孩子在参加活动中努力突破自我,敢大声朗读诗歌,大胆地用语言描述自己的父母,表达其感情,例如和父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