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应用抗VEGF药物的疗效观察

来源 :眼科新进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真实世界中白内障手术前后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的效果,进而观察DME患者白内障围手术期积极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疗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和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的DME患者.88例(88眼)患者术前6个月内诊断为DME合并白内障而行白内障手术,并接受玻璃体内注射抗VEGF药物≥1次.预后指标主要包括术后3个月、6个月视网膜下液或视网膜内液的发展、抗VEGF药物注射时间、抗VEGF药物注射次数、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黄斑中央凹厚度(CST).结果 患者白内障手术前BCVA(logMAR)为2.40±0.49,术后1个月为1.02±0.70,术后6个月为0.80±0.63,术后BC-VA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均为P0.05).术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发现有视网膜内液或下液88眼(100.00%),术后40眼(45.45%)出现新的或增加的视网膜内液或下液,但有新增积液者黄斑CST在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而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在真实世界里,合并白内障的DME患者可行白内障手术,只要规律进行抗VEGF治疗,DME的恶化不会影响患者的BCVA.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miR-30b-5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EAU)大鼠Notch信号通路活化的调控机制及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Target Scan(http://www.targetscan.org/)对Notch1和Dll4基因与miR-30b的关系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将雌性Lewis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空载体(miR-30b-5p-N)组.EAU组、miR-30b-5p组和miR-30b-5p-N组大鼠首先诱导EAU模型,miR-30b-5p组和m
目的 探讨牛膝多肽(ABPP)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介导的光感受器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ABPP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在培养的光感受器细胞RGC-5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BPP(0.05 mg·L-1、0.10 mg·L-1、0.50 mg·L-1、1.00 mg·L-1、5.00 mg·L-1)作用10 h后,通过NMDA(0.1 mmol·L-1)介导细胞损伤,同时设立NMDA组、正常组和地卓西平(MK-801)组.倒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利用Ho
目的 探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融合蛋白康柏西普(Conbercept)玻璃体内注射对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豚鼠视网膜中多巴胺(D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3周龄三色豚鼠60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FDM组、FDM+生理盐水组、FDM+Conbercept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豚鼠双眼不作任何处理,其余3组豚鼠用半透明乳胶气球遮盖右眼2周建立FDM模型,左眼不做处理.FDM+生理盐水组豚鼠遮盖前右眼玻璃体内注射生理盐水0.002 mL,FDM+Conbercept组豚鼠遮盖前右眼玻璃体内注射
目的 通过荟萃分析系统评价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患者在常规全视网膜光凝(PRP)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的变化.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搜集行PRP术后不同时间段DR患者SFCT的相关文献,由两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合并的加权平均差(WMD)和95%置信区间(CI)作为统计量,各文献研究间的异质性采用Q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