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及力学性能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qi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充分研究钢纤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基于混凝土的弥散开裂模型,并考虑纤维与混凝土之间的黏结作用,建立了新的钢纤维混凝土本构模型.在模型中分两种情况考虑纤维作用,混凝土开裂前,纤维与混凝土完全黏结,服从复合材料理论;混凝土开裂后,将分别考虑混凝土和钢纤维的贡献.通过黏结滑移模型,计算钢纤维在混凝土中脱黏和拔出过程中,纤维对开裂后混凝土的增强作用.采用Fortran编程,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中提供的子程序Umat,将提出的本构模型引入ABAQUS,并用于有限元模型去模拟钢纤维混凝土的拉伸和四点弯曲试验.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数据的对比,充分验证了所提出的钢纤维混凝土本构模型的准确性.并对钢纤维混凝土的受拉强度、残余强度、受弯强度以及韧性等力学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
其他文献
摘要: 北三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區的重要水源地, 恰当分析流域水源供给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对维持生态系统安全与稳定意义重大. 基于气象、土地利用及土壤等数据, 利用InVEST模型的产水模块分析了北三河流域2000—2017年水源供给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通过情景模拟探讨了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对流域水源供给能力变化的贡献程度. 结果表明, 2000—2017年, 北三河流域年均水源供给量为17.8 × 10
利用海浪造成的遥感影像波纹状特征,可以基于小波方法反演海浪波长,进而利用海浪波长随水深变浅而变短的特点反演浅海水深.选择复Morlet小波方法,采用理想波面数据和FUNWAVE模式数值模拟的波面数据代替遥感资料进行仿真研究,讨论资料分辨率和子图分割对波长及水深反演的影响.理想波面数据反演波长的结果表明,在波长空间无变化的情况下,子图长度大于波长、子图内均匀分布的资料点数在9个以上时,资料分辨率对海
摘要: 以大蓮湖为研究对象, 以大莲湖周边水体的水文、水质的调查数据为依据, 研究了大莲湖示范区水系水环境现状以及地表径流污染情况. 结果表明, 金泽水源地水质大部分能够满足地表水Ⅲ类水标准, 但部分指标存在季节性差异, 使得金泽水源地水质总体上不能稳定达标. 大莲湖示范区周围水体多为缓流水体(流速0 ~ 0.03 m/s), 透明度较低, 水体呈中性偏弱碱性(pH = 6.63 ~ 9.67),
摘要: 在分析不同低影响开发技术(Low Impact Development, LID)措施的徑流削减效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基于LID径流削减效率的LID指数的模型, 进而设计了LID设施选择图, 以根据建成区径流污染削减目标而快速选择适宜的LID设施类型及不同LID设施类型的比例. 结果表明, 随着LID指数增加, 雨水径流量及雨水径流污染物呈类似指数形式降低, 且LID指数越大, LID径流
制备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质量准确性用异辛烷中硬脂酸甲酯溶液标准物质,并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傅立叶红外光谱仪对硬脂酸甲酯纯品进行定性分析,采用质量平衡法对原料硬脂酸甲酯进行纯度核验,采用气相色谱(配FID检测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主成分含量,采用卡尔·费休水分仪测定原料中所含水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无机元素的含量,采用GC-FID-顶空进样法分析微量挥发性溶剂残留。采用重量-容量法制备质量浓度为10.0 ng/μL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校准质量准确性用的异辛烷中硬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