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60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t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60例应用尿激酶溶栓后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资料分析。其临床再通率为70%,溶栓后出血率为5%,住院期再梗率为3.3,35天死亡率为11.7%,比我院93年急性心肌梗死`93例临床分析中35天病死率19.4%下降7.7%,提示尿激酶溶栓是安全的,可以使AMI病死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尿激酶 溶栓治疗
  
  资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5年来在我院内1科,保健科住院的10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例,其中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60例;男45例,年龄32~78岁;女15例,年龄49~79岁,占同期AMI的58%,应用150万U半小时内静脉滴注。少数高龄病人用量为60~120万U。
  病例选择:①胸痛>30分,应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②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0.2mV;肢导和右胸导联≥0.1mV;③发病<12小时;④年龄<80岁;⑤无溶栓禁忌者[1]。
  方 法:常规在UK静脉滴注前嚼服阿司匹林300mg,以后300mg 每日1次口服,连用3天,改为100mg 每日1次口服。从溶栓后12小时加肝素75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5天。
  冠脉再通的临床判断:①溶栓后2小时小时内胸痛明显缓解或消失;②溶栓后2小时内抬高ST段回落>50%;③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自主性加速性室速。短阵室速室颤。新发生的束支传导阻滞。窦房或传导阻滞消失。一过性窦缓;④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前移在发病14小时内。满足前3项者判别为在通成功,其特异性和预测值可达100%[2]。
  
  结 果
  
  本组60例中满足3项或4项指标者33例,剔除资料不全者14例(ECG2小时内或CK-MP24小时内及病程记录胸痛程度描述不全者),再通率为72%,略低于天普乐欣中心实验73.5%的再通率[3]。
  
  讨 论
  
  ①自90年代初期温州会议[4] 以来,溶栓治疗已成为AMI最重要的紧急治疗,通过溶栓建立再灌注,可最大限度缩小梗死面积,挽救濒死和严重缺血心肌,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为此我们采取溶栓从急诊科开始,对不稳定型心绞痛,采取入院治疗,本组有部分病例为住院期间发生AMI,溶栓及时,效果良好。②出血为溶栓后的主要并发症,本组明显出血3例,(5%),1例为牙龈出血,经肾上腺素棉球压迫后止血。1例呕吐咖啡色物20ml,op(+[KG-*2]+[KG-*2]+),对证治疗后再未呕吐。1例因肺炎入院,在院期间发生多发性脑腔梗,4天后又发生AMI,溶栓后出现多次柏油便,便op(+[KG-*2]+[KG-*2]+[KG-*2]+),血色素降至67g/L,后经输血治疗好转。本例患者心脑卒中,且有肺炎、发热,尚不能除外应急性溃疡出血。溶栓并发出血各家报道差异较大,为0~21%,平均为9%[5] 。本组显示与大多报道UK引起致命性出血较少相符。③ 本组发生近期(35天)再梗2例,(3.3%)。1例广泛前壁AMI,常规量(150万U)溶栓24小时又出现下壁,高侧壁AMI。再予UK100万U,临床判别再通后好转出院。一例广泛前壁AMI,常规量溶栓后32小时后又出现下壁再梗,再予 UK100万U,临床判别再通。还有1例79岁老年病人,60万单UK溶栓后出现视网膜中心静脉栓塞,溶栓后再梗考虑激活凝血机制有关:使部分已很狭窄的在接受较大剂量UK时,同时激活血小板和凝血酶系统,形成新的血栓。出血与再梗两种并发症,治疗上互为矛盾,近年来有人提出溶栓后继续使用肝素为临床习惯,有益证据不多[6]。本组提示使用肝素仍有必要。④ 溶栓后出现心律失常较为常见,本组出现自主性加速性室速4例,早搏性室速9例,尖端扭转性室速1例,室颤4例 ,窦缓4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P)2例,Ⅱ度AVP2例,房颤8例,室上速(PSVT)5例,持续时间均<30秒,Ⅲ度AVP2例,窦性静止1例,完全性右束支阻滞3例,左前半支阻滞1例。有些可判定为再灌注性心律失常,有些不是。⑤自心律失常抑制实验(CAST)以来,API并心律失常治疗的决策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组一般不作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危重心律失常在治疗和药物选择上,注意到以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利影像。⑥本组近期(35天)死亡7例,死亡率11.7%。较我院吕氏、赵氏90年报道低7.7%[7],考虑与溶栓治疗以及建立心脏重症监护病房(CCU)有直接关系。⑦死亡病因:广泛前壁AMI合并心源性休克2例,均在24小时内死亡,广泛前壁AMI第2天下壁再梗合并乳头肌断裂1例,第3天死于心衰,下壁+后壁+心尖部AMI合并心源性休克24小时内死亡1例,下壁+正后壁AMI第7天因心脏骤停死亡1例(不除外心脏破裂),下壁合并右室AMI,合并Ⅲ度AVP1例,第2天死于休克。广泛前壁AMI第3天突发室颤死亡1例。 参考文献
  1崔亮,胡大一,项志敏.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比率的探讨.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1996,4,145~147
  2 高润霖,陈在嘉,徐义枢.急性心肌梗塞时冠状动脉再通的临床指标评价.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3,228~230
  3 国产尿激酶(天普乐欣)协作组.国产尿激酶治疗AMI多中心临床实验阶段总结报告.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1993,3,145~147
  4 徐义枢,胡大一,高润霖.冠心病和瓣膜病介入性治疗及溶栓治疗法专题研讨会纪要.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132~136
  5 金兰.急性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中华内科学杂志,1993.32(6):417~420
  6 刘坤申.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与处理.临床荟萃,1999.14(7):335~336
  7 吕良,赵尚德.急性心肌梗死93例临床分析.一机医药,1990,5,13~15
  8 高润霖,姚康宝,陈纪林.急诊PTCA治疗AMI并发心源性休克.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403~405
  9 中华心脏研究组.中国心脏研究:卡托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患者早期病死率合并发症影响的多中心临床实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245~249
  10 彭应心.三硝治疗充血性心衰剂量探讨.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994,10(5),291~2927.25,245~249
其他文献
检测方法:空腹连续2日抽取患者静脉血3ml, 30分钟内采用酶化学法在OlympusAU640全自動生化分析仪(日本)上检测胆碱酯酶(CHE)含量, 我院CHE测定正常参考值范围为203-460U/L。同时应用美国强生DT-60干化学分析仪测定,核算测定值。  患者,男,55岁,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于2005年2月27日入住我院职业病科。肝功能检查:总蛋白72g/L,白蛋白36g/L,谷丙转氨酶3
期刊
关键词 工业中毒 心理护理    资料与方法    基本资料: 368例病人中,男263例,女105例,男女比例为2.51∶1。年龄22~45岁,平均33.5岁。诊断为刺激反应的120例,轻度中毒185例,中度中毒15例,重度中毒6例,作业体检42例。出现心身疾病表现的患者情况如下表。  本组心身疾病情绪障碍方面的分类:①焦虑型:患者紧张焦虑,忧心忡忡,担心焦虑,有种种不安全感,还常伴多种躯体症状
期刊
关键词 妊娠 上矢状窦血栓 护理    患者,女,29岁,因宫内妊娠40周2天,于2003年10月23日入住我院妇产科,入院后完善相关化验。患者坚决要求剖宫产术,故于2003年10月28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中经过顺利,患者呈清醒状态返回病房,测BP120/80mmHg,P100次/分,R18次/分,T36.8℃,给予静点抗生素预防感染,催产素促进宫缩,补液等对症治疗。腹部切口包扎完好,无
期刊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 溶栓治疗 rt-PA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7例病人均在症状发作3小时以内,经过CT扫描后,除外颅出血或血液学异常,血压控制在180/105mmHg以内,在适应证范围内;男25例,女12例;年龄52~78岁,平均65岁。  给药方法:无菌条件下,将50mgrt-PA干粉溶于0.9%生理盐水100ml,取上述液体5ml静推5分钟后,余液连续静脉滴注1小时。24小时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吉林地区妇科病发病状况,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2005~2006年吉林地区20~55岁的3600名妇女进行普查,分析其常见病与多发病的原因及人群分布特点。结果:3600名妇女中共查出1100例患病者,患病率达30.55%。共查出18种疾病,按患病率前7位依次是:宫颈疾病(13.8%)、乳腺疾病(5.28%)、阴道疾病(5.25%)、子宫肌瘤(2.64%)、盆腔炎(1.77%
期刊
关键词 高空腹血糖 现况调查 现患率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南京市白下区的常住居民,排除长期外出及因病无法配合调查者。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社区为单位确定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及方法: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和入户调查的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资料收集及各项指标的测量。主要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饮酒、饮茶与饮食情况、既往病史、家族史等。被调查者禁食12小时,于次日上午6~8点
期刊
初始化工作    (1)固定资产的编码设置:在建立表格之前,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进行编号,可以方便查询和日常管理。编码应当注意:①尽量简单。可以直接用流水号作为编码。②唯一性。每件资产都应有唯一的专用编码,保证不重码,只有采用唯一编码才能分别跟踪每件资产。减少的固定资产使用过的编码也不得重复使用,以方便档案信息管理。③编码尽量统一采用数字,不要混入字母、汉字和特殊字符,以便在利用计算机输入数据时,不必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治疗高血脂高血黏的疗效。方法:采取用药前日晚餐后禁食12~14小时笠日清晨抽静脉血同步测定血黏度、血脂、血糖。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藻酸双脂钠50mg加0.9%氯化钠250ml静点连续15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用阿司匹林75mg和脂必妥0.4g口服,治疗结束后抽血化验检查。结果:治疗组有明显的降血脂降血黏的作用,疗效非常显著。结论:高血脂高血黏与动脉硬化高血压冠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共153例,26例发生继续出血,男16例,女9例,年龄37~79岁,病史有37例口服阿斯匹林片(75mg/日)6~24个月,无继续出血127例,患者中有13例口服阿司匹林片(75mg/日)时间2~36个月,发病至手术时间:26例继续出血6小时内12例,6到24小时内10例,24小时以上4例,继续出血127例,6小时内13例,6到24小时内25例,24小时以上89例。26
期刊
资料与方法    病例选择:本组观察脑梗死27例,其中女9例,男18例,平均年龄63.5岁,本组病例治疗前后均做头颅CT、血流变学、血脂、凝血4项等检查,入选病人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有肢体瘫痪、言语不利,偏身感觉异常等局灶症状,另选患者25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4岁,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根据病情需要用复方丹参、川芎嗪、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