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员自我效能的影响与解决方法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今在运动心理学专研和探究中,在中国对自我效能的研究不完全彻底,也不够体系,最为重要的是缺少对详细的体育项目的研究,而对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通过对惠安县田径教练和运动员问卷调查,进行数据统计,并参考大量这方面的相关文献,对田径运动员进行了自我效能感功能分析,其实践的主要意义在于,对于教练培训运动员自我效能感有一定的作用跟影响,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运动员在竞赛和平时训练中自我效能的结构特点和认知水平,有效的帮助运动员竞技水平和训练水平的提高,并且为其提供了科学训练理论参考。
  关键词:运动员;自我效能;心理训练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006-1487.2018.01.015
  自我效能就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在一个特定情况下,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它也指个人对自我能力的一种感觉,自我效能感是人们需要达到在某些特殊领域的信仰跟信念,个人的目标,简化的講就是个人对自己能够成功的信念,“我行的”,也对本身即将要做出某一行为的自我能力在主观上的判断。
  而且现今在我国对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在运动心理学领域还是没有很规范化的,其参考文献也是屈指可数的,其研究内容也不全面,这也是现今在运动心理学范畴对自我效能感的专研的薄弱和人们考虑的比较多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惠安县田径运动员的自我效能调查与分析,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1 自我效能的影响
  1.1 自我效能感影响着运动员的情绪反应跟思维方式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显示,在田径运动会的比赛中,经常受过训练的运动员情绪波动就比临时受训的运动员平稳,临时受训者平常又很少接触到正规的田径比赛,在还没有上场就对自己失去了自信,在心里潜意识的认为对方肯定会赢。 因此在自我效能感低跟比赛环境的影响下,让自我效能感低的运动员会过多的把思想纠结到自己个人缺陷上,而且意识中把对手跟困难看的比现实厉害,这样的思维导致运动员本身带来更大的压力,使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失败上,而不是想着怎么样用自己的能力去赢这场比赛,脾气也会开始急躁起来,注意力也开始涣散,而自我效能高的运动员都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比赛场上,并想着如何更好的实现赢的目标,会激发更大潜能,运动员在比赛场景的相互影响下会产生紧张的情绪跟急躁的心理反应,适当的紧张有利于身体的觉醒而影响田径活动的结果体现,但是太紧张反而会让运动员比赛场上的能力运用失常等,因此运动员在对自我效能的控制系统,它的高跟低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情绪的状态。
  1.2 自我效能感对运动员在行为的选择跟表现的作用
  运动会比赛中高水平运动员,在反应、速度、判断上都比低水平运动员强,再结合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出,在行为的选择跟表现,取决于他们的相关行为能力的行为跟预测,表现跟行为主要受心理的动力机能的调控,所以在田径比赛过程当中不一样的自我效能感会对行为跟体现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自我效能感高的运动员,一般都会选的任务都是跟自己能力水平适合的,那些自我效能感低的运动员选择的却是跟自己能力不适合的,一个人在某一个方面的效能感越高,预测到的成功的机率也是越大,他表现出来的能力也会越明显,也会更加努力。
  经过现场的观察跟教练员的交流得出,在比赛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低的在行为的选择上直接影响了比赛阵型的运用,班杜拉指出自我效能感对环境跟行为选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正常的说, 一个人会选本身认为能驾驭的环境, 不会选那些自我效能感不能驾驭的环境。在比赛中由于不同的技术、战术包含着不一样的技能要求, 运动员选择怎么样的战术、技术主要决定于他对那一种战术和技术的自我效能感的调控[3]。
  1.3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有助于运动员赛后的运动归因
  每个人在遇到成功与失败时都会想出很多个原因来,在田径比赛中观察得出在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低的往往会把原因认为是场地因素引起的或者认为自己运气不好,而且会情绪低落,愤怒,而在比赛后,运动员自我效能高的总是会先寻找自己是不是努力的不够,是不是哪里不足。所以在比赛中教师和教练应该引导运动员对成功跟失败做出正确的归因,如鼓励成功者,把成功归于内部的能力,这将有利于提高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和信心,鼓励失败者选取不稳定的因素,让他们认识到在比赛过程失败是无法回避的,有利于运动员把失败的最后归因归于外部的不稳定原因,比如今天自己运气不好等。
  2 解决方法
  2.1 加强文化素质跟体育专业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其整体的素质
  从研究中显示不同教育程度、不同专业项目和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运动员在自我效能感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于专业理论的缺乏也导致其在比赛中自我效能感比较低,因此在平常的训练跟比赛的空隙中应该组织学习自我效能的理论等,使他们从学习中慢慢体会自我效能的重要性跟在比赛中的关键性。所以要注重对文化课跟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
  2.2 教练员和老师的心理引导
  通过本研究的分析调查发现:田径运动的一些教练员,在运动员面对比赛的失败或是消极的状态时,他们一般都是从运动员的技术跟战术中找出其原因,而很少从心理因素上分析,而从心理理论上分析,心理的引导,是一种能有效的改善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方式,通过建议跟引导,使运动员正确理解成功和自己的价值观的关系,以改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所以,教练和老师对运动员的实际状态进行分析,然后对其进行心理引导,当提高了自我效能感而且运动员相信自己本身对结果拥有一定决定作用时就会产生努力感和力量感。
  2.3 合理的规划目标
  设置计划可以有效的培养田径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在运动员对自己设置的任务获得成功后就会有产生满足感跟自信心,这样对自我效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作用,自我满意感跟目标有着密切关系,他们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任务跟目标相符合,更能产生积极的自我效能感, 而成功的规划会对运动员本身提高效能评估,而经常的挫折会让自我效能感下降,在经过规划屡次经历胜利而培养了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之后,一时的失败就不会对运动员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所以规划一些近期的目标任务,然后一一去完成使其获得自我效能感,所以设置目标计划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6]。
  2.4 引导赛后积极的归因
  归因跟自我效能有互相作用,所以赛后的积极归因会提高运动员的自我效能感,而消极的归因反而会降低自我效能,同样效能感高的也会产生好的归因,低的效果会相反,因此要训练运动员进行积极的赛后归因,让运动员将训练比赛中的失败归因于自身努力不够、动作方法不对等自己可以控制的因素, 而不把在比赛中的失败归因于学习能力差、动作难度太大、裁判不公平,队员不好等。
  2.5 加强自我调控能力培养
  田径比赛是激烈的,运动员要能够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比赛过程当中能够调控本身或同组成员在比赛中失败所造成心理压力的挑战,然后正常的运用体能跟所学的技能,所以需要形成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应该在平常让运动员学习运动心理学有关的理论知识,学习怎么调节控制心理跟精神状态的方式,还可以运用转移性的心理调节,比如赛前参加下棋、泡温泉、跳舞等活动,比赛前还可以采用充分的自我鼓励,自我谈话等方式。
  参考文献:
  [1] 王建侠.近十年国内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22):27--32.
  [2] 魏萍,陈洪波.运动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初步编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8,25(4):128--130.
  [3] 王龙,田德宝,刘一民.自我效能感在网球运动中的作用及培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1):115-116.
  [4] 匡小红,王 硕.竞技健美操训练中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培养途[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113-115.
  [5] 马晓军.培养和激发自我效能感在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教学中的应用[J].天中学刊,2002,17(2):39-41.
  [6] 单玉霞,齐元华.自我效能对篮球运动员的作用及培养[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 (5):109-110.
其他文献
Microopto系列固态继电器应用于驱动三线感应驱动器如:螺线管、高频率传感器或开关接口,以及放大高感性两线负载如汽车刹车或接触器,设计用于需求严格的工业应用中。高速、长运
Z8523L增强的串行通信控制器(ESCC)工作电压从5V降到3.3V,能用在需要提高性能和降低功耗的各种计算应用中。该器件采用分立SCC制造,允许应用于计算机外设、网络设备和路由器中,以实
深圳市爱国者嵌入式系统科技有限公司近日推出aigo_j,MX3SDK系列开发系统。
虚拟仪器技术的创始人和领导者美国国家半导体(National Instru- ments,NI)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商业技术,如计算机、以太网、FPGA等,为客户提供自定义的测量和控制解决方案。NI的产品被广泛使用于各个国家和行业中,所有需要进行原型开发测量、测试以及自动化的研究和设计人员,都有可能使用到NI的产品。
IDT公司推出针对智能手机、便携式导航设备、移动网络设备和电子书等便携式消费产品的、高度集成的基于微控制器的智能电源管理解决方案。
NS公司推出全新的多频时钟发生器LMH1982,具备同步锁定功能,在高分辨率时钟输出时,抖动低至40ps(峰峰值)。LMH1982时钟发生器可为视频系统的模/数转换器、数/模转换器及FPGA收发器提
大小单元相结合教学模式是自2001年“新课标”提出后开展起来的,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通过多年实证研究证明,能够充分激发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热情,充分发掘体育与健康课的生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教学手段和教学程序,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活动,是毕业生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展示,是培养学生创
摘 要:体育术科考试对体育生来讲意义重大,体育术科考试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他们能否考上理想大学。对于体育生来讲,考前焦虑是指体育生在体育高考测试之前,对当前的或预计的具有潜在性威胁的情境产生的一种担忧反应。文章利用个案工作方法对体育生考前焦虑问题进行干预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个案工作方法;体育生;焦虑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表》显示,青少年的体质持续下降,必须高度重视。文章以体质为核心,通过对体质概念的分析,人在运动过程中,人的体质变化有三个因素:体能、身体素质、自我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