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提到的“黑石号”是怎样一艘宝船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waiguo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特意提到了在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以此讲述古丝绸之路上各国交往的绚烂历史。
  习主席所说的“黑石号”是怎样一艘船?它究竟装载了什么样的货物?它的打捞又有哪些故事?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丁刚多年前在东南亚工作期间,采访过相关展览和研究人员,就请他为大家讲讲“黑石号”的故事。
  那是1998年的一个平常日子,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海域勿里洞岛的一些渔民,像平常一样潜水海底采集海参。那一片海域位于两岛之间,形状有点像漏斗,海中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是当地人生存的“饭碗”。不过,这一次渔民从16米深的海底打捞上来的,却不只是海参,还有一个混身长满了海藻和珊瑚的陶罐。
  一个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精彩奥秘就此被打开。
  闻讯赶来的是一家在印尼从事沉船文物打捞的德国公司。这家公司所雇的潜水员经调查发现,海中有一艘沉没的古船,船上载有大量瓷器和金银制品,是一笔巨大的财富。随着打捞的进展,6万多件珍贵文物从海底“浮出”,其中90%以上为陶瓷物品,以湖南长沙窑的瓷器为主,还有河北邢窑白瓷、河南巩县的白釉绿彩瓷和浙江越窑的青瓷等,种类非常丰富。另外,船上还有30多件铜镜、30件金银器和18件银锭。船上发现的金杯,是极为罕见的唐代珍贵金器,展现了精美高超的工艺水平。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后来评论称,这是一次千年前“中国制造”的集中展示。
  这艘名为“黑石号”的船上载有大量长沙窑烧制的瓷碗,其中有一个瓷碗上有“宝历二年七月十六日”(即公元826年)的印记。考古学家结合对其他器物的考证,确认沉船的年代为9世纪上半叶。也就是说,这艘商船在中国装载了大量的瓷器等物品后出发,在勿里洞附近海域触礁沉没,在海底已经沉寂了千年之久。
  这一沉船的打捞被考古学家称为20世纪末最重要、年代最久远的深海考古发现之一。沉船系阿拉伯人在东非、阿拉伯、印度沿岸使用的双桅或三桅三角帆船,证实了早期阿拉伯世界与中国之间的海上丝绸之路贸易。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的研究人员谭海迪告诉笔者,“黑石号”最突出的意义,就在于它证实了中国与西亚之间确实存在一条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新加坡学者柯宗元在传给笔者的研究论文中指出,此前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材料极少,大多只是传说,或者是出自欧洲早期的文字和口头流传,或者是在印度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被提及,或者是东南亚发现的石碑上有些许记载。“黑石号”的发现,是海上丝绸之路最可靠证据,并将这一海上航行线路的开通推到了唐朝时期。
  笔者在泰国曼谷大学东南亚陶瓷博物馆查到的数据表明,唐代以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印记”越来越丰富。东南亚国家正式登记的已经打捞出沉船的地点,截至目前共有100多处,打捞出的沉船有200余艘,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以后所发现。这其中,菲律宾最多,为41处,印度尼西亚27处,泰国23处,马来西亚17处,越南10处。这200余艘沉船,恰似一个庞大的多国舰队,从历史的深处驶向近代。被打捞的沉船中,有来自中国的,也有来自欧洲、中东地区的,而所有这些沉船都装载着来自中国的精美陶器、瓷器和金属器皿,有的甚至还装有瓜子和茶叶。
  “黑石号”沉船文物打捞消息立刻传遍世界。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几家博物馆曾先后向印尼方面提出购买意向,但当时印尼的开价高达4000万美元,而且打捞方提出必须整体购买,中国博物馆最终不得不放弃。随后,新加坡圣淘沙公司于2005年筹资3200万美元购得了这批贵重文物。据新加坡媒体报道,新加坡酒店业已故富商邱德拔的后人为此捐出巨款。购得的所有文物目前均为新加坡政府拥有。
  沉船文物的出水,引发了许多神秘问题:为什么“黑石号”会在远离新加坡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的勿里洞岛附近沉没?按照通常海上丝绸之路航行路线,商船应当绕过新加坡,穿越马六甲海峡,但它却向东南方向行驶了600余公里。它是迷失了方向,还是被风浪吹得偏离了航线,或者是要去爪哇海的某个港口?
  船上发现的精致金银器皿在中国国内考古中也十分罕见,有的甚至还成双成对。它们究竟是中国人送出的礼品,还是要运到阿拉伯国家的市场上去出售?为何船上的钱币不多?船上的商人以什么方式在中国进行结算?这艘船在哪里装上了最后一批货物?商船究竟想驶往何处?……船上的文物吸引了全球多个领域研究者的兴趣,也引发了人们对历史上中国世界角色的丰富联想。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2009年第6期)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中国2000多年前首次对世界展开贸易以后,就像蚌壳一样,时开时合。在唐代,蚌壳大开,且维持了数个世纪之久。一连串的发明让中国走上了世界经济强国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黑石号”文物打捞之后,还引起了一系列涉及海底文物保护问题的争议。
  笔者2011年在新加坡参观了“黑石号”文物展览。当时,主办方介绍称,将安排这批文物的全球巡回展,按计划应于2012年年初由美国史密森学会所属的萨克勒博物馆推出第二场展览。但是,史密森学会后来却致信新加坡方面说,因为“黑石号”的打捞属于商业性质,不符合国际准则,因此决定不在美国展出,并建议全球其他博物馆参照其做法。史密森学会的决定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此前,该组织也曾努力阻止对这些文物的拍卖活动,提出改由印尼政府全面接管,并为此建设一个博物馆来做永久性展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美国史密森学会依据的是2001年通过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该公约从2009年1月生效。公约主要基于四项原则:保护水下遗产的责任;水下文化遗产应保留在原来的位置;禁止以商业为目的的开发活动;各国合作保护此类遗产、加强水下考古培训并提高保护水下遗产的意识。
  水下沉船宝藏归属权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公约虽然回避了归属权问题,却确认了沉船及其宝物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不能用来牟利。公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针对水下文物保护的国际性协议,也是国际社会治理掠夺性沉船打捞的有力措施。但是现实中,公约的执行有两大难点,一是很多国家没有加入公约,或尚未批准公约;二是有很多打捞介乎于商业与文物考古之间。
  显然,新加坡政府现在拥有的“黑石号”文物也面临这样的模糊性。一些美国学者致信史密森学会,坚持认为这艘沉船的打捞是一次具有破坏性的商业打捞,而不是系统性的考古发掘,可能会导致无法查寻有关船员和货物的重要信息。美国考古学会也发表声明明确表示,这次打捞从技术上说虽然“合法”,但以赢利为目的,属于典型的商业打捞。这个美国考古界的权威组织甚至要求史密森学会,必须在商业打捞与文物考古之间划清界线,阻止这一展览在其他国家进行。
  对这种观点,有新加坡专家并不认同。他们强调,印尼政府在得知发現这艘沉船的消息后,立刻下令海底探险公司开始全天候打捞,并派军队保护打捞现场,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打捞时间过长,造成文物被盗,破坏沉船的完整性。这是一种必要的、保护性的文物打捞措施。同时,让沉船文物到世界去展出,不仅有利于更多观众了解历史,也有利于研究人员从中得到更多历史信息。没有商业参与,打捞不可能成功,展出也不可能成功。事实上,这一看法也得到了一部分美国学者的支持。
  经过新加坡与美国有关机构的反复协调磨合,“黑石号”如今终于得以“驶入”美国。《海洋的秘密:唐代沉船与亚洲早期贸易》展览于今年3月7日起在纽约展出,向美国人讲述航海大发现之前数百年就已存在的“全球化”故事。
其他文献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这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是青年发展事业的重要顶层设计,为青年发展事业指明了方向。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在国家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说,《规划》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心下制定的,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青年的关心、对青年工作的重视。《规划》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是总论,包括序言和指导思想、根本遵循
期刊
体验过老北京胡同里的大杂院生活后,美国人迈克尔·麦尔又住进了中国东北一个名为“荒地”的村庄,他认为,这本以当地历史与现实为素材的《东北游记》比前作《再会,老北京》要好。若要问他为啥这么自信,对东北的历史文化更感兴趣等理由通通得靠边站,说白了,他老婆的故乡在那儿,自然会对那片土地多一份饱含了私心的好奇与偏爱。  2010至2012年,麦尔在荒地第二十二中学志愿教英语,同时以火车为主要交通工具,以吉林
期刊
《刻意练习》作者安德斯·艾利克森博士,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康拉迪杰出学者。他专注于研究体育、音乐、国际象棋、医学、军事等不同领域中的杰出人物如何获得杰出表现,以及“刻意练习”法则在其中的作用。那个声名赫赫的一万小时理论就是直接把他的研究成果“概念化”和“流行化”,但显然并不准确。事实上,作者研究发现: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 
期刊
一年一度的高考结束了,对于许多农村学子而言,这场考试如同鲤鱼跃龙门一般,他们拼尽全力奋战以期“跳出农门”。不过,近年来却有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名校毕业生纷纷“跳农门”,广阔天地施展才华。  弃高薪回乡养殖的清华硕士:  想让更多人吃得健康,想让更多人不必背井离乡  金黄的茅草,鲜绿的油菜,五彩的野鸡在山林间蹿来蹿去,大白鹅悠闲地在池塘中游来游去……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夏李乡油坊头村,“羱羱奇品”农场就
期刊
读《大写西域》是一次重回西域的征途,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犹记得高洪雷先生在《大写西域》题记中写道:“假如人类失去记忆,将如何安放自己不羁的灵魂?”一语惊人之间,手中沉甸甸的书又让心头多了一丝安稳。  西域,地处西北边涯的长城之外。西汉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领百多人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即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从此西北众国与中原天朝血脉相连。关于西域的神话轶事代代流传,成为大量文学作品
期刊
肇兴侗寨坐落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一条狭长的船形谷地中,全寨1012户、4146人,是全国最大的侗族自然村寨之一,被誉为“侗乡第一寨”。村寨四面环山,小河从寨中蜿蜒流过,村寨建筑皆为青瓦吊脚木楼,鳞次栉比,疏密有致。寨中歌坪、禾晾、谷仓、瓢井布局合理,鼓楼、花桥、戏台古朴宁静。  肇兴侗寨得益于当地的民族村寨保护政策,肇兴作为全国最大的自然侗寨,它的古建筑群和民族文化被最大限度地保存了
期刊
作者:张天柱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中农富通作为现代农业的引领者与践行者,致力于在实战中不断创新农业嘉年华的发展模式,已先后在北京昌平、广西玉林、安徽马鞍山、辽宁辽阳、河北邢台、山东莘县、贵州贵阳等地区参与近20个“农业嘉年华”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技术支持、运维管理。通过整合近几年在农业嘉年华领域的研究资料与成果,中农富通继发布《中国农业嘉年华发展研究报
期刊
早在公元10-13世纪的宋朝就出现了红茶的前身——发酵茶,大约在明朝后期有了武夷山红茶。传说是运输工人把茶放在屁股底下坐久了,全部发酵后交不了差,自己一尝后还真感觉不错,于是在当时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饮品,很快就在亚洲流遍地传开。  红茶起源于中国,武夷山小种红茶是红茶的鼻祖。这些年进口茶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地,以至于在很多年轻人概念中,中国产的是绿茶普洱茶,而红茶是老外的。要知道,在很多年前,英国人为
期刊
作者:干春松  出版社:中國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7年05月  《中国文化常识》作者干春松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该书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包括思想、艺术、文学、日常生活、传说故事、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文风通俗易懂,知识全面,结合精美的插图,既可以作为休闲读物,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工具书。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国人对于文化传统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文化自觉和文化
期刊
《你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识》作者张志强是高级律师,至今办理了数百起地产交易纠纷、知识产权纠纷、民事及诉讼案件,实践经验丰富,指导能力强。在工作之余,非常关注民众法律渴求与法律实际应用之间的问题,致力于普法宣传和法律援助工作。  这本书对人们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做了非常深入的分析,文中所涉及大量系统的法律常识,可见作者有着非常开阔的视野、扎实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办案经验。酒后出事,同席者承担多大责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