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损伤机制及治疗方向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cher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死率的卒中类疾病,通常会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失后遗症.全球每年约新发200万脑出血患者[1],在北美、欧洲以及澳洲,脑出血占所有卒中的10%~15%;在亚洲则达到了20%~30%.虽然整体人群的卒中发病率一直呈降低趋势,但是其中的脑出血发病率从1980-2008年来却没有明显变化[2].在过去的20年里,多项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揭示了脑出血导致的神经系统损伤的可能机制.本文将对以往和目前有关脑出血的损伤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并讨论一些尚未用于临床的治疗指南可行性.
其他文献
为提高太阳能干燥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备了适宜木材太阳能干燥用的硬脂酸/膨胀石墨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 DSC)和温度巡检仪对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热性能进
以废弃刨花板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探讨活化温度、活化剂用量对活性炭的影响。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所得活性炭结构进行表征,采用氮气吸附法和元素分析对其比表面积、
以落叶松木材为研究对象,分别在160、180、200、220、240℃的条件下对其进行真空热处理4 h。测试了不同极性的液体在木材表面的接触角,并计算了木材的表面自由能;利用傅里叶变换
利用Design-Expert软件设计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以酚醛树脂及木粉为主要原料制备模压复合材料的工艺条件;详细讨论了施胶量、模压温度及时间对材料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酚
采用氧化淀粉改性脲醛树脂,考查氧化淀粉添加比例对脲醛树脂性能的影响,并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和游离甲醛释放量进行了测试,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氧化淀粉的加入明
传统经验模态分解(EMD)去噪方法和改进的去噪方法都是在EMD分解基础之上进行的,没有对信号在频带上进行更充分的分解与去噪。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噪比,首先对带噪信号进行多小波
从"骨结合"理论提出至今,种植义齿已逐渐成为口腔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修复方式.以往的研究着重于骨结合与骨缺损的修复方面,以保证种植成功率和恢复缺失牙的咀嚼功能为主要目的.
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Turcz.) Hand.- Mazz.]为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又名爬行卫矛,分布于我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各地.在广西,扶芳藤作为少数民族民间药材,又名:岩青藤
近年来,脑功能监测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如颅内压检测、经颅多普勒监测、脑组织氧力检测、持续脑电监测等,其中神经电生理监测仍是惟一能够直接客观测量脑功能变化的手段.神经电
结核病是当今世界由单一致病菌引起的病死率最高的疾病.我国有130万人感染结核,其中有约11.2万人为耐多药,仅次于印度的患病和耐多药人数[1].目前临床上对结核病的诊断主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