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对不同组织来源小肠淋巴瘤的定量诊断价值

来源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不同类型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9年8月间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32例小肠淋巴瘤患者,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b值取0、700s/mm2测量病灶ADC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值对小肠淋巴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弥漫大B细胞源性肿瘤肠壁不规则增厚,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T1WI为低信号,ADC呈低或略低信号影;T细胞源性肿瘤病灶呈团块状,T2WI呈等信号,T1WI呈低信号,ADC信号较低.患者ADC值平均值为(0.71±0.18)×10-3mm2/s,弥漫性B细胞源性肿瘤患者ADC值平均值为(0.61±0.12)×10-3mm2/s,T细胞源性肿瘤ADC值平均值为(0.97±0.09)×10-3mm2/s,T细胞源性肿瘤ADC值高于弥漫性B细胞源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弥漫性B细胞源性肿瘤患者T1信号比为(0.89±0.14),T细胞源性肿瘤T1信号比为(0.94±0.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小肠淋巴瘤患者ADC值绘制ROC曲线,测得曲线下面积0.774,即当ADC=0.780×10-3 mm2/s时,其诊断敏感性为56.3%,特异性为91.6%.结论 磁共振ADC有助于弥漫大B细胞源性小肠淋巴瘤与T细胞源性小肠淋巴瘤的临床诊断,磁共振DWI可作为小肠淋巴瘤临床筛查诊断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收治的133例肺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吸氧(HFNC)在抗肿瘤药物性间质性肺炎(ILD)导致肿瘤患者呼吸衰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20年3月间北京市海淀医院收治的80例抗肿瘤药物性IL
门户网站是互联网世界最重要的网站类型之一。从最初只提供搜索服务、目录服务到如今纷纭繁杂、包罗万象,广告业务始终是门户网站主要的收入来源。一个门户网站少则100余个广
目的 探讨治脾法联合活血化瘀法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3月间上海市杨浦区中医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收治的128例消化
经济全球一体化促使跨国公司进行海外投资和战略转移,并积极实施本土化。本土化成为当前跨国公司海外发展的主要趋势,本地化也是跨国公司实现其全球化战略核心的、必要的措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