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写从前慢的木心,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lianyangde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1927年,木心出生在乌镇一家孙姓的大户人家。祖父给他取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长大后,他便给自己取笔名木心。
  孙家乃望族,既是书香门第,也是工商世家。从小,母亲聘请 “一代词宗”夏承焘给木心上课。木心把自己写的诗集手稿拿给夏承焘看,夏承焘读完,很是惊讶,小小年纪写诗作词竟然如此扎实:“如果把这本集子混入唐诗宋词里,也是很难分辨出来的。”
  木心听了之后,默默取回集子,把它丢进烤火炉里烧了。母亲不解,木心说:我写诗词是为了写出新意,老师说我的诗词和唐宋人并无区别,说明我还只是模仿,与其照搬模仿,不如一把火烧了。”
  2
  家中本来的意愿,是想木心从商从政,但木心毫无兴趣,他想成为一名画家。1946年,木心考了上海美专,跟刘海粟先生学习油画。没过多久,他又转到杭州国立艺专,追随林风眠先生研习中西绘画。1947年,木心参与了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白天上街头发传单,制作反战漫画,晚上听肖邦、听莫扎特。
  1950年,木心被杭州第一高中聘为教师,给学生教美术。工资很好,可是木心却说:“现在生活虽好,但这是常人的生活,温暖、安定、丰富,于我的艺术有害。我不要,我要凄清、孤独、单调的生活。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如果你以艺术决定一生,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了。”当了不到半年教师,木心主动辞职。又钻进了莫干山,专心读书、写文、绘画,山上人烟稀少,景致荒凉。他的书桌上贴了福楼拜的一句话:“艺术广大之极,足以占据一个人。”
  3
  1957年,木心家道中落,一日日破败下去。迫于生计,木心进入上海工艺美术制品厂做了设计师。
  一天,当木心刚刚回到办公室。几个警察在等他,问了一句:你就是木心?然后上来就要给木心戴手铐,木心转身就跑。无路可走时,木心一头扎进大海,但最终还是被捕。警察给木心安的罪名是策划偷渡。原来他是被上海美专的同学诬陷。他们偷渡未遂,就拉上不合群的木心垫背。
  在监狱里,警察告诉木心:你母亲去世了。木心感觉天都快要塌了 。“我哭得醒不过来。为什么不等到我出去以后才告诉呢,非要跑进来对我说你妈妈死了。”
  警察对木心调查很久,查无实据。半年后,只好把木心给放了。木心后来说:生命的本质就是时时刻刻不知如何是好!等你知道了生活将要到来的一切,那就不是生命了。
  4
  有一次,梁文道看到木心五十多岁时的照片,照片上的人优雅至极,脸上没有一丝抱怨和苦难。他十分惊讶:这哪里像是一个坐过牢的人,好奇怪的一个人。
  木心一直有晨起洗澡的习惯,有人说木心干净、洁癖,而木心却说, 我晨起洗澡,只为把夜洗掉。
  5
  关于人生,木心有四个态度:
  彼佳,彼对我无情——尊敬之。
  彼佳,彼对我有情——酬答之。
  彼劣,彼对我无情——漠视之。
  彼劣,彼对我有情——远避之。
  1982年,木心已经56岁,暮年将至。可木心却做了一个决定——去美国。只有风尘仆仆的长途跋涉,才能真的让内心返璞归真。1982年,56岁的木心身上裝着40美元,他站在纽约的街头。他放弃一切来到美国,靠给别人修理古董维持生计。在别人眼里,木心的生活居无定所,应该很凄惨才是。可木心却活得很高级,他说:美学,是我的流亡。
  6
  1982年,纽约的地铁上。
  一个理着寸头的年轻画家低头赶路,远远看见在涌动的人群中,有一张无比干净、高傲的脸,这是木心。这个叫陈丹青的年轻人径直走向木心,深鞠一躬:“你好,木心先生!”
  木心谦逊,笑着说:“学士年长者谓之‘先生’,‘先生’不敢当,就叫我木心吧。”
  陈丹青和木心两人常常一聊便是深夜。好多次,陈丹青送木心回住处,仍然觉得聊得不尽兴,又上楼热了牛奶继续聊。再分别时,天已经大亮了。1988年底,陈丹青组织了许多学生拜了木心为师。
  他的课程,是美的旅行,每一次课上,学生们穿的很随意,而木心都是穿着浅色的西装、鹅白衬衫,皮鞋擦得很亮。静静地坐在沙发上。
  没有教室,学生轮流提供自家的客厅,没有课本,全凭记忆讲述。像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木心带着学生,开始在文学世界里漫游徜徉,行过之处,有情有义。
  在木心课堂上,巴尔扎克是彩色的,鲁迅是紫色的,屈原坐在金字塔尖上,陶渊明却在塔外。有一次陈丹青问过木心:“怎么成为艺术家?”木心回答:“连生活都要成为艺术。”
  是的,最好的艺术其实就是生活本身,不管吃了再多苦头,也要笑着活出人的样子。
  7
  1982年开始,整整二十年,木心缺席了中国,同样中国也缺席了木心。
  2000年,陈丹青回国,也把阔别20年后木心的作品带了回来。在作品里,木心说:看在莫扎特的面上,善待这个世界吧。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8
  2006年,在阔别家乡24年后,木心回到乌镇。这一年,木心已经80岁了。他在祖宅的废墟上建了个小房子,取名“晚晴小筑”。绿树成荫,曲曲折折的石子小路蜿蜒曲折。院子里有小桥、有流水,有落叶满地。他爱吃家乡的小吃,人到暮年,吃起零食依然是无休无止。别人都劝他注意身体,木心说:贪食家乡食品,其实就是咀嚼童年呀。最后的五年,木心一直住在乌镇,安静得像树上的花,甚至连落在院子里的鸟,他都不愿意惊扰。
  9
  2011年的寒冬,木心被送到重症病房,陈丹青一直陪着他。他俯下身问木心:“老师您还认得我吗?”可是那时的木心已经失去意识了。凌晨两点多的时候,老人家声音虚弱,开始不断说胡话。
  陈丹青弯下腰仔细去听,听了半天什么也没听清。木心嘴唇微颤,想说什么,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过了一会儿,木心突然张开眼,紧紧拉住陈丹青的手,清楚地喊出了七个字:
  “叫他们不要抓我!”
  陈丹青跪坐在老师身旁,牢牢握住他的手,像哄孩子似的哄着他:“不要怕,老师,没有人会来抓你的。”
  木心像是听懂了陈丹青的话,永远闭上了眼睛。陈丹青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
  陈丹青说:“这就是他的句号,全部加起来,是他的一生。”
  12月24日,伴着莫扎特与巴赫的钢琴曲,穿着黑色呢子大衣、戴着格子围巾的木心躺在鲜花中,与这个世界告别。陈丹青说:“先生一辈子不落俗套,他要以‘木心的范儿’高贵地离开。”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难得有一位渺小的伟人,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地活了几十年。木心就是薄情人世上的一束光,总会在黑暗处将你点亮。
  (编辑:王莹)
其他文献
“感动中国”主持人敬一丹曾说:“感动,让我们看到,这世界除了硬邦邦的规则,干巴巴的关系,赤裸裸的利害,还有很多柔软的东西。《感动中国》是一种呼应,它呼应的是人们心里本来就有的向善之心。”  正因为“感动中国”的人物能弘扬正能量和主旋律,其颁奖辞又非常有文学文化色彩,可以体现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所以每年的高考作文,有大批的学生以“感动中国”人物事例及颁奖辞作为写作素材。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高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有很多艰难险阻,因此要未雨绸缪,需要事先进行规划与设计,这样才不会无所适从;人生变化无常,但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必进行规划与设计,即兴发挥、随机应变即可。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以“人生”为中心,论述了对待“人生”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需要规划、设计与不需要规划、设计。属于矛盾型材料作
“我就是放不下,放不下你们,放不下排球!”这是电影《夺冠》中郎平的一句台词。  有人说:除了生死,都是擦伤。如此看来,人生中除了生死又有什么放不下?  18岁,她被选入国家队。在这里,她开了眼,看到了比自己跳得更高,扣球更猛,传球更准,还更努力的人。她从最艰难的负重练起,一步步用力,一点点挺直。跳得不够高?那就升高拦网高度;垫得不够准?那就一直垫球,上千遍,上万遍地垫;扣球不够有力?那就和男排去打
高楼平地而起,汽车川流不息,这仿佛是现代城市共同的缩影。也许,能让千篇一律的水泥森林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只剩下城市上空飘扬的味道了:一城一味,把握着城市的脉搏与节奏。  在我熟悉的古城西安,传统的味道日渐式微。曾经的记忆里,面香是这座城市的至味。卖馒头的人每天早起,烧火、打坯、上屉,一切依着节奏有条不紊地重复着,古老的面香悠悠飘荡,一如这座城悠闲而典雅的步调。  然而,地铁像一针强心剂,搅得古城再不
外滩又开始“排队”了!这次人们不是看黄浦江的风景,而是一幅画。  在黄浦江畔的Bund One Art Museum,迎来了重磅艺术大师——印象派开山鼻祖克劳德·莫奈。他的“日出·光明——莫奈《日出·印象》”特展开幕,包括9件莫奈真迹在内,共47幅印象派和当代作品亮相上海。  作为巴黎马摩丹莫奈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日出·印象》几乎从不“出国”展出,这次在疫情中历经艰难首次来到中国,意义更是非凡。它
单元小练习(第一册第五、六单元)
盲盒经济的兴起,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满足消费者对不确定性的好奇心和惊喜感。然而万万没想到,人类的好奇真的会害死猫。  5月3日,网友爆料成都市区中通快递公司的网点,承运了160余只活体的小狗小猫。这些动物是商家打着售卖“盲盒”的名义,而将活体宠物快递至买家。“货箱里全是小猫小狗的惨叫声,若是货箱门关闭,完全没有空气流通,只有被活活憋死!”“已经有不少小猫小狗奄奄一息甚至死去!死去的小猫小狗,直接被快
本期赛题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曾说自己鄙视这样的德行,如:可以上升却谦让;让他选择难易,而他选了易;容忍了软弱,而把自己的忍受称为坚强。  这些被纪伯伦鄙视的德行引发你怎样的思考?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纪伯伦鄙视的话句句引人深思,如暗夜流星,划过我思想的黑夜。  “可以上升却谦让”,让人想到南朝写《陈情表》的李密。李密因祖母病重与观望局势,有上升机会却辞让,看起来情有可原,但境界不如
《乘风破浪的姐姐》算是这个夏季最火爆的综艺了,在這个美与个性的角力都达到顶峰的节目里,万茜的说话分贝明显要比张雨绮、黄圣依们低许多,不争不抢不出头,万茜清冷干净的气质,坦诚不做作的言语,就像一股清流。第一次公演之后,节目组放出了姐姐们受观众喜爱的排名,万茜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并且是断层第一,她成了姐姐里的人气担当。不只是观众爱她,29位姐姐也爱她。连节目外的倪萍在微博中也专门提到了万茜,两人曾经有
自我五句话  1.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最适合于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与热闹对于他就成了无关之物。你的身體尽可能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成为你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  ——周国平《只有一个人生》  2.无论多么贫乏,仍要爱生活;无论怎样寻找爱,也要爱自己。不是用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而是以鲑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