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娜伊斯.宁:不是我,是我身体里的那个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el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上个世纪“身体写作”的鼻祖
  也是一位少有的西班牙舞天才
  仅靠多年来积累的日记便红遍了全球
  她美丽、敏感、大胆而复杂的个性
  不仅为她赢得了引人侧目的名声
  还捕获了浪荡才子亨利·米勒的心
  
  我需在梦中再活一次,梦是我唯一的生活。
  
  1977年的情人节,《纽约时报》与《洛杉矶时报》为同一位女性发布了讣文,至此二十世纪最具八卦性的人物阿娜伊斯·宁的旧事才重被人撩起。两个版本的讣文同时公布了她两位丈夫的姓名,如果在此之前人们的焦点还在于她那本著名日记,那么之后阿娜伊斯·宁则从文学的戏台走到了现实生活的舞台。
  阿娜伊斯·宁生于一个音乐世家,父亲是西班牙著名作曲家兼钢琴家乔奎因·宁。作为音乐世家里的孩子,她一出生便意味着一段不同于他人的人生即将展开。钢琴家赖以生存的是他的听众,为了生活和事业,阿娜伊斯·宁从小便跟着父亲长期做欧洲巡演。
  她文字间那种转瞬即逝的美丽和疯狂也许正是来自这段颠沛流离却流光溢彩的童年生活,她总是跟朋友们提起幼年的经历,和父亲一样热爱友谊和旅行,享受每一段旅程中的风光,以及途中与陌路人的关系。
  幼年陪伴她的不是洋娃娃也不是父母相爱的浪漫小屋,而是当时当世最活跃的艺术家群体,他们教会了她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细节。当然还有危险的游戏。而关于她是何时开始她那著名的日记的,有据可考的还是从她十一岁那年说起。
  童年到少女时期,父亲一直是她的头号偶像。直到这个男人突然选择了抛妻弃子,投向另一位年轻女人的怀抱。母亲既气愤又不愿就此认输,带着阿娜伊斯·宁和她的两位弟兄离开了西班牙。
  母亲独立的个性让她不愿向背叛的男人屈服,而对于阿娜伊斯·宁来说,她只想夺回父亲。于是她唯一能做的便是一路在日记本上记下详细的行程故事,这日记是为父亲写的,希望下船那天能将信寄出,好让那个坠入温柔乡的男人在回头之时不会找不到他原来的家。虽然最终这封信还是没有寄出,但容易对年长男子动情的习惯却从此埋下了种子。
  阿娜伊斯·宁便是在这样一种情境下来到了纽约,那个新文艺复兴的中心城市。她在这里找到了最初的觉醒,这期间认识了不少有魅力的男子,之前对父亲的依恋得到了暂时的抚慰。纽约,是冒险家的乐园同样也是艺术家的梦幻岛,宁小姐在纽约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最初她选择了做画家们的专职模特,而后则发挥了家族的天赋,成为了一名专业的西班牙舞舞者。
  然而快速成长的物欲与无法实现自我背后的精神空虚,使她最终还是选择回到文化根基深厚的欧洲。只是她从一个总是生活于幻想之中的小女孩,一跃成为经历过新文化风暴洗礼的文艺女青年。
  阿娜伊斯·宁的长相极为精致,个子纤细,眼神里总透露着让人无法抗拒的孩子气。在她感兴趣的朋友面前,她会显示出某种小心翼翼的探索;而如果她觉着那位朋友堪为对手,又会显露大胆探索的个性和大地一般的母性,这让人对她陷入一种迷恋且迷惑的境界。
  虽然身体回到了欧洲,但精神上她还是保持了一份潜藏的、从纽约格林威治村带来的、破坏旧形式树立新自我的冲动。她选择了巴黎,这个以自由闻名的都市。
  
  我和另一个我
  
  “我身上至少有两个女人的影子:一个绝望迷惘,感觉自己在沉没;另一个只想给人们带来美丽、优雅和活力。在人前,在人生舞台上,掩饰着软弱、无助、绝望而真实的情感,而对世人却只想展示笑颜、诚挚、好奇、热情与兴致。”
  当阿娜伊斯·宁度过了那段自我确认期时,她与生俱来的生命卑微感和孤独感便席卷了心灵。从此她称她的日记为亲爱的朋友,日记成了她的毒品和麻醉剂。她既遵循生活又编造生活,她既热爱她的朋友又痛恨那不可割裂的联系,她专心致志,只是企图用日记重新拼凑那被生活和幻想搅乱了的灵魂。
  正是在巴黎,她结识了亨利·米勒等一大批落魄却野心勃勃的文人墨客,他们到这位好客的夫人家中做客,在主人引导下“不经意”间读到宁小姐的这本日记,这自然让座上须眉都叹为观止了一番:外表娇怯的宁小姐的内心竟然是如此丰富而大胆的。
  她对真理的狂热,对笔下人物如抽丝剥茧般的细致破析,既让人感到某种神秘的吸引,又让人阅读到她内心世界的危险。冷静的自省和毫不怜惜的自嘲,让人读出了一个女人自我确立的成长过程,当然还有一丝自恋自哀的隐秘情感。
  适时,风流才子亨利·米勒还默默无闻,身边却早有了身兼缪斯和供给之职的妻子琼。阿娜伊斯·宁既被亨利的才华和风流所吸引,又为琼身上与众不同的女性力量而倾倒。虽然在旁人看来,宁小姐不过是让自己又一次地置身于危险的游戏当中,但她身体中女孩子爱幻想的部分又让她在日记中构造出了三人和谐却混乱的关系。
  她在日记里大胆地表达了对琼的爱,甚至这种感情超越了琼的丈夫,一直受她经济和精神资助的亨利·米勒。像这种赞助人与落魄艺术家的情感故事,历史上还出现过另外的一次,与之不同的是,梅克夫人与柴可夫斯基的情感仅止于精神层面,美丽的寡妇热爱艺术更多于热爱艺术家,懂得衡量艺术与创造者之间的尺度,于是她以另一种方式达到了彼此的完满。
  而阿娜伊斯·宁从最初便选择了介入亨利·米勒的生活,介入他的家庭。就某种意义而言她并非一个纯粹的艺术赞助人,女孩子般戏谑的冒险游戏激起了她从物质到精神上双重驾驭对方的占有欲。
  无论是亨利·米勒还是他的妻子琼都默认了这个顽皮女孩的探险游戏,这也是构成阿娜伊斯·宁日记最终成熟或者得以降生人间的助因。也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顽皮到放任的女子遗留给人间的实在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对于那个逝去的女性个体复苏的时代而言,阿娜伊斯·宁无非是为世人展开了一扇观察二十世纪女性人文的后窗。
  
  日记背后的秘密
  
  事实上亨利·米勒真正的经济赞助人并非阿娜伊斯·宁,而是她的丈夫银行家休果。这位被美国导演考夫曼刻意隐没的阿娜伊斯·宁背后的男子,事实上是一位导演兼雕塑家,女作家的借口是为了保护丈夫敏感的自尊心。但若干年后,人们发现她隐匿的原因还有另一个理由——重婚。
  如若回溯两百年前,一个男人犯了重婚罪或许不会引起媒体或舆论的如此骚动,加之这个男人还稍许有些才华名声。而如此事件却发生在了一个女人的身上,并且她并不介意将自己内心生活甚至闺阁之爱坦然公众,这种对公众道德和意志的挑衅便成为了一个事件,人们企图为她的感情和生活加上道德的标签,但事实上她的故事最终成为一番笑谈。
  阿娜伊斯·宁,一位从小生活颠沛,经历丰富却又敏感探寻自我的女性,用母性的温存和宽容,发掘了亨利·米勒一般不同世俗的天才之处,也不经意间将人性的自私与丑恶暴露于人前,她活在幻想里却为我们展现出了一种更为不同寻常的人性的真实。
  最终那十一长卷本的日记还在陆续的出版中,昔日的话题女王已经隐没在了尘世的硝烟中,而那两位被人刻意模糊了个性的丈夫未然不是阿娜伊斯·宁另一种灵魂的展现,或许那两位神秘男子也在用一生做着冒险的游戏,只是他们追寻的乐园属于同一个名字——阿娜伊斯·宁。
其他文献
面对即将要来的夏季,不管你是中性、干性或是油性肌肤,都会遇过肌肤敏感的情况,特别是敏感肤质,在转季的时间,天气时而干燥时而湿闷,皮肤开始变得黯淡无光,泛红、脱皮、小疹子,这时就更要小心呵护你的脆弱敏感肌,防止肌肤出现敏感不适。解决方法无他——日常保养最重要。    敏感肌=/过敏——优雅女人别误会了    在英文字典里,sensitive(敏感)和allergic(过敏)不同,但我们却很容易将这两
期刊
“国进民退”,是最近出现率很高的一个词,而女人们的感受是“国进男人退”——那么多优秀的女子找不到与之般配的男人,最后不得已下嫁或落单。女人们认为男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或人品,和男人自认为的不一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可意料之外的是以下三位男士的看法,却与女人的需要如此贴合:现代男人更应该具有好奇心,会玩,并且具备中国传统的一些审美能力和品性……原来他们是知道如何让自己更“完美”的啊,只是只有极少数的男人
期刊
题头时尚风潮总是在絮絮叨叨地说着各种发色的流行,但不停地染、补染,终于有一天,你会发现,你陷入了一个陷阱。事实上,天生的黑发黑眼睛是最佳搭配,连型格超模Agyness Deyn都给自己换上黑发造型,你还等什么呢?    造型一:  对很多人来说,黑发的最大烦恼是由于发色太深而显不出发型的层次,但实际上,只要你的发质够强韧健康,富有光泽的头发一样可以打造完美的发型。以这一季大红大紫的装饰建筑风格作为
期刊
现代女性虽然已经习惯了去网上淘宝,但面对滞后的到货难题,总觉得还是逛街更为过瘾。可是,怎么才能说服你那个有“逛街抓狂症”的闺密一同出门呢?    出门逛街似乎变成一件很困难的事情,首先,自己逛街会觉得很孤单;邀约朋友去,还要先游说她;若逛街归来又毫无收获,那真是觉得“对不起自己”。因而患上“逛街后创伤综合症”。  据英国的心理医生研究发现每年临近节日或者打折季节,这类的病人就会非常多,并且女人多过
期刊
新世纪第二个十年模特的概念已经被改写,绝对不再是花架子加上会装酷的表情这般简单,在她们风风火火的台步里有对生活最本真的体会,与来自生活最真实的感受,体验限量版的华丽奢侈或者闪亮钻石的耀眼光芒,是工作中的一部分,只是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自己要什么,适合什么,她们的目标清晰而明确,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梦想,个个都难以被征服,春晓、莫万丹、单靖雅……,一群非凡的女子,因为她们是中国的超级模特。  
期刊
从25岁硕士毕业走出校门之后,她从未尝试穿平底鞋,或者不化妆出现在办公室,因为需要表现出对工作和客户的尊重,以及保持自信。    不,我不是意大利人,我是米兰人。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城市,它们不是首都,却掌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与文化制高点,比如纽约,比如米兰。意大利语里,所有的意大利人都叫做“Italiani”,但独独米兰人却叫做“Milanese”,和中国人“chinese”或法国人“Fra
期刊
优美的瓷器,仿佛是要给美好生活的一个“过度”诠释,生活中的点滴,都可凝固成瞬间,绽放出或热烈,或温馨,或甜蜜,或童真的优美姿态。  从生活扑捉艺术,也从艺术反哺生活,瓷器的隽永姿态,惹人遐思。    1.碎花糖罐 法蓝瓷  罐身繁点碎花,仿佛无垠天宇中闪动着夺目的星辰。水滴状的盖子,圆润又富有造型感,积美和实用性为一体。    2.海鸥糖罐 法蓝瓷  造型生动活泼,和海鸥慧黠的凝视后,也不禁会让你
期刊
“爱情里的承诺不过是甜品、下午茶、零食、消夜。没有了这些,生活便显得单调。”   遇到一个89女生,听到她一字一句,认真地从嘴里蹦出张小娴的文字,才知道,原来世界这个世界,还有很多女人依然在亦舒、张小娴之流的文字里打转。不是她们老土,不合适宜,而是,爱情,永远是每个人心底,最深不可测的问号吧。而张小娴她们,适时时地,24小时STAND BY ,扮演一个最好的解答者,虽然仅仅是在文字。    比较有
期刊
邵兵长着一张硬汉的脸,却生就一颗文艺的心,不管怎样的穿著打扮,自有一份属于他的独特风采无人能替代。  多方的尝试,呈现不同的风貌,不局限于某一个框架中,喜欢他的人自该欣赏他的百变造型及他每一次不同角色的演出。     Grace:为什么你喜爱帆船运动?  “我是中国杯帆船赛的特约运动员,同时为此次比赛演唱主题曲。许多时候,当朋友看见我密集健身或者划船出海时,就知道我是工作上遇见了一些事,心情郁闷。
期刊
她是爪哇“糖王”的掌上明珠  她的父亲富可敌国也妻妾成群  世界各地都分布着相见不相识的姐妹兄弟  精通六国语言又擅于交际礼仪的她  最终成为了中国第一外交官顾维钧的妻子  她是丈夫身后有力的贤内助  也是“远东最美丽的珍珠”    爪哇首富“糖王”便是我的父亲。    爪哇的荷兰赌场,烟雾弥漫,隐约看到张张人脸,每个人的眼中都充满了贪欲。一夜暴富者在这里鲜有听闻,而倾家荡产卖儿卖女的倒是不新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