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治到宪治

来源 :湖南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法治到宪治,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命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课题。从学理上讲,从法治到宪治,法治是前提与起点,宪治是中心与终点;法治是宪治的根基与先导,宪治是法治的极致与超越。从实践上讲,从法治到宪治,既是发达国家法治建设的宝贵经验,也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必由之路。在今日中国,无论是法治还是宪治,都是社会各界关注与讨论的热门话题。如,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安排学习宪法(2002年12月26日),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题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20
其他文献
捷列夫有句名言“我的书架比我的知识丰富,但它不是化学家,而我却是化学家”,我想这句话的关键就是体现了若想在知识的学习与问题的研究方面取得质的飞跃,除了要有知识量的积累,更
先进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先导和灵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定向仪,能够确保和谐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目标模
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来抓。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每一个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过程中,一直把党的先进性建设问题置于较高的战略位置,把保持党的先进性看作党解放人民群众、实现民族振兴的可靠保障。毛泽东本人虽未明确使
公民享有自然环境带给我们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同时又在日常生活中向大自然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公民应该主动承担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责任,形成低碳意识,践行低碳生活,成为低碳
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主要包含:一支既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训练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队伍;具备符合专业特色的、仿真性的实践教学基地以及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践
确定损害的存在是利用反倾销法制裁倾销行为所必须满足的三个蒂件之一。虽然反倾销协定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由于该问题的敏感性、在具体细化标准上缺乏明确规定以及主要
“舂游”构成了一种文学意象,具有“适性”、“和时”的特点,源自远古时代的“复活”信仰,也与“野合-春会-春游”原型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人类社会情、性、欲生态和谐发展
'绝地天通'作为中国观念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所反映的是中国原创时期的观念转型:从本源的生活感悟到形上的哲学建构.这种形而上学在形下的制度上的落实,便是汉代以来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时期.进入21世纪,许多研究者都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积极寻求新的理论生长点,以适应新时代迅猛发展的科技进步和学科发展的要求.使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