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常态蕴含着哪些新机遇?对发展改革工作又提出了哪些新要求?2015年的发展改革工作将向何处着力?2014年12月12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徐绍史在会上作了题为“改革创新 奋力开拓 努力做好新常态下发展改革工作”的报告,全面安排部署2015年发展改革工作。
“三个调适”指明新方向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
会议指出,新常态下蕴含着新的重要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障,客观调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创新驱动发展孕育着新的增长动力,经济结构调整催生出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带,特别是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会议对新常态可能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也进行了深刻分析。从2015年来看可能体现在三个方面:需求总体偏弱,通缩预期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新的增长点青黄不接,产业转型任重道远;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性债务、银行呆坏账、企业债务违约等潜在风险加大。
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发展改革系统对适应新常态提出了从理念、政策到方法的“三个调适”。
经济换挡不能失速,这一点至关重要。会议认为,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逐步转入中高速增长具有客观必然性,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发展改革系统思想理念要跟上,处理好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既抓住时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又防止经济增速惯性下滑,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调适政策方面,要加强政策创新,使多重目标、多项改革和各类政策之间联动协调平衡,同时兼顾适应速度变化、促进结构优化、利于动力转换等新要求。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会呈现出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因此也要及时调适方法,探索创新分析评价方法,探寻经济变量间的新规律。
会议强调,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适应新常态,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更要从当下入手,把新常态的新要求落实到2015的发展改革工作当中。
“八项重点”纵横布局
会议指出,2015年的发展改革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通过创新驱动加快转换发展动力,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为此,会议明确了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从稳增长、深化改革、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培育新增长点、协调区域发展、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规划编制等都做了部署,具体安排如下:
1、多管齐下拓展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依靠着力推进重大投资工程包建设和用好管好预算内投资,定向精准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二是多点支撑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三是调整优化外贸结构。
2、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改革新红利更多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为此,不仅要完成好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还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并加快推进项目核准制度改革和价格改革。同时,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下大力扩大对外投资合作,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3、加快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
主要包括深化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4、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不仅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还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高技术服务业。
5、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打造发展空间新格局。
培育壮大“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支撑带,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沿线地区互联互通、协调发展。继续支持特殊地区加快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
6、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尽快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7、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把改善民生与增强社会活力、经济动力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协调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8、加强规划编制,共绘“十三五”发展蓝图。
在全面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做好深化重大问题研究、科学设置目标指标、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强化规划工作创新等重点工作,研究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草案。
可以看出,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改革系统新一轮重点工作路线图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勾勒。为了保证这一路线图的顺利实施,会议也对系统转型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开辟新职能新领域,更加自觉地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风。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转变职能,强化创新型机关建设,改进党风政风作风,强化机关党的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机关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执行能力建设,加强上下联动,强化系统合力建设。
“三个调适”指明新方向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全面总结发展经验,准确研判当前形势和未来走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经济增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
会议指出,新常态下蕴含着新的重要机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保障,客观调控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创新驱动发展孕育着新的增长动力,经济结构调整催生出新的增长点和增长带,特别是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为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会议对新常态可能带来的新矛盾新问题也进行了深刻分析。从2015年来看可能体现在三个方面:需求总体偏弱,通缩预期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化解过剩产能任务艰巨,新的增长点青黄不接,产业转型任重道远;房地产市场、地方政府性债务、银行呆坏账、企业债务违约等潜在风险加大。
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发展改革系统对适应新常态提出了从理念、政策到方法的“三个调适”。
经济换挡不能失速,这一点至关重要。会议认为,经过多年高速发展,由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逐步转入中高速增长具有客观必然性,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发展改革系统思想理念要跟上,处理好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平衡点,既抓住时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又防止经济增速惯性下滑,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调适政策方面,要加强政策创新,使多重目标、多项改革和各类政策之间联动协调平衡,同时兼顾适应速度变化、促进结构优化、利于动力转换等新要求。
此外,由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会呈现出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因此也要及时调适方法,探索创新分析评价方法,探寻经济变量间的新规律。
会议强调,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适应新常态,既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更要从当下入手,把新常态的新要求落实到2015的发展改革工作当中。
“八项重点”纵横布局
会议指出,2015年的发展改革工作,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通过创新宏观调控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通过创新驱动加快转换发展动力,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为此,会议明确了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从稳增长、深化改革、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培育新增长点、协调区域发展、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到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规划编制等都做了部署,具体安排如下:
1、多管齐下拓展有效需求,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是依靠着力推进重大投资工程包建设和用好管好预算内投资,定向精准保持投资平稳增长;二是多点支撑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三是调整优化外贸结构。
2、更加积极主动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改革新红利更多转化为发展新动力。
为此,不仅要完成好中央确定的改革任务,还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并加快推进项目核准制度改革和价格改革。同时,深入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下大力扩大对外投资合作,进一步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
3、加快机制创新和结构调整,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
主要包括深化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
4、创新引领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不仅要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还要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支持云计算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融合发展,积极培育高技术服务业。
5、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打造发展空间新格局。
培育壮大“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支撑带,整合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推进形成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沿线地区互联互通、协调发展。继续支持特殊地区加快发展。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
6、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尽快出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7、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注重民生保障。把改善民生与增强社会活力、经济动力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协调推进灾后恢复重建。
8、加强规划编制,共绘“十三五”发展蓝图。
在全面评估“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上,做好深化重大问题研究、科学设置目标指标、加强规划衔接协调、强化规划工作创新等重点工作,研究形成“十三五”规划《纲要》框架草案。
可以看出,经济新常态下,发展改革系统新一轮重点工作路线图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勾勒。为了保证这一路线图的顺利实施,会议也对系统转型提出明确要求: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新路径新方法,开辟新职能新领域,更加自觉地转变管理理念、管理职能、管理方式、管理作风。具体来说,就是要加快转变职能,强化创新型机关建设,改进党风政风作风,强化机关党的建设,推进依法行政,强化法治机关建设,狠抓工作落实,强化执行能力建设,加强上下联动,强化系统合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