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窃电证据收集的几点探索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yangjin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窃电行为的存在不仅捣乱了正常的供用电秩序,而且违反了市场经济“公开、公平、公正”的严则,也给和谐稳定社会建设带来危害。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相应的窃电手段也是花样繁多,越来越隐蔽,给窃电的取证带来了很大的难处。本文通过结合平时的工作实践体会,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现场取证的注意事项,有效提高了打击窃电的水平。
  关键词:窃电;分析;证据;注意事项
  中图分类号:DF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98-01
  一、证据收集面临的问题
  由于电能有别于其他商品,其生产、运输和销售同事完成,因而电能被盗不同于其他商品被盗,有其独特的表现:
  (一)窃电现场几乎可以完全销毁,不留一点痕迹。
  (二)窃电工具小巧隐蔽,不容易被发现。
  (三)窃电的电能不需要运输、储藏和销账。
  (四)即使窃电者被现场抓获,有时也不能人赃俱获,供电企业也不可能马上查证被盗电能的数额。
  鉴于以上特点,供电企业一方面面临查证窃电数据难于取得的窘境,另一方面,已取得证据的可信度常在司法实践中遭遇质疑,因为司法机关在证据的采用方面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司法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难免受各种关系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偏向弱势群体和办案责任追究制的影响,使得供电企业千辛万苦的来的证据经常被轻易否决。导致的问题是:一方面使得供电企业的损失不能追回;另一方面窃电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制裁,更严重的是给全社会的用电秩序造成极坏的影响。
  二、证据的种类
  关于供电企业查处窃电收集的证据的实用依据:
  (一)根据国务院法制办批复以及国家经贸委复函(电力[1999]22号),供电企业查处窃电是一种民事行为,所取得的证据是一种民事证据。
  (二)根据《供电营业规则》规定,窃电嫌疑人对供电企业查处不服的,可以向电力管理部分提出异议。电力管理部门按照行政程序查处时,所搜集的证据是行政证据。
  (三)对于数额较大、已构成刑事犯罪的窃电行为,供电企业向公安机关报案后,由公安机关刑侦部分收集的证据,在刑事诉讼阶段,可以作为刑事证据使用。
  根据的种类据法律规定,证据有下列几种形式:物证、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7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依职权制作的公文书证的证明力一般大于其他书证,所以经过公证的证据法院可以直接采信。
  三、采集证据的注意事项
  在开展反窃电采集工作中必须做到:
  (一)现场检查不得少于两人。
  (二)到用户现场检查必须出示《用电检查证》,并叫用户派人随同检查。
  (三)依法开具《窃电通知书》让用户签收,并当场中止供电,但程序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证据必须真实、准确,对发现的物证,必须及时妥善地进行提取和固定。
  (五)对提取、封存物证要注意保持物证的原始状态。
  (六)处理意见书要全面,完整表达处理内容,并具有唯一性。
  (七)书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要注意保证连续性和真实性。
  (八)对于直接用于窃电的工具、设备,如窃电器、短接线、伪造的封印、改变变比的互感器等,和用户及第三方共同实施封存。
  (九)供电企业不能将窃电者带回供电企业内进行审讯或审问。
  (十)要当面揭穿其窃电事实,指出窃电的手段,让其承认窃电事实的存在并尽量让其留下书面认错记录或检讨。
  (十一)鉴定结论。主要有对封印是否被改动或者伪造进行鉴定、对改变接线的计量装置的更正系数进行计算确认、对窃电器等窃电工具的窃电能力进行鉴定等。
  四、结束语
  总之,反窃电工作应贯穿于客户侧管理的全过程,在取证过程中要注意取证的有效性、完整性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实践中,要追究窃电分子的刑事责任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涉及众多环节,司法机关对窃电时间、窃电量的认定是判断窃电分子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关键。这就要求供电企业在查处窃电时,一定要注意收集证据,对窃电分子窃电时间、窃电量的计算要经得起推敲,这样才不至于将本应刑事处理的案件民事化,确保反窃电工作处理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实现反窃电工作的长治久安。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分析海南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基本情况,探究其整体规划建设,以便于研究、建设与推广使用海南省图书馆数字资源。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资源;整体建设;推广使用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80-02  数字资源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信息资源不断更新增加的产物,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的特点,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数字资源作为建
期刊
摘 要:本文以近年来河南省不断涌现的返乡农民工为例,通过分析返乡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阐述了返乡农民工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并借助人口流动推拉理论对返乡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最后,分别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不同的主体层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返乡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对策。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推拉理论;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
期刊
摘 要:虽然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但制度创新才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并且相对于社会管理制度创新,其他所谓的社会管理创新仅仅只是“治标”,只有社会管理制度创新才是真正“治本”。  关键词:人的管理;制度的管理;好制度;坏制度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52-02  当今中国社会从总体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和社会等各项事业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日愈激烈,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减少。越来越多的人们对当今社会产生了诸多不适应,不能客观面对挫折和压力,对未来生活迷失方向,对自己、对生活、对世界失去信心。对于心理承受力较差的人如不能及时调整自己,就可能产生过激行为即自杀冲动。所以如今自杀已不仅是个人问题,上升为整个社会必须重视、解决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文主要分析过激行为中的自杀现象和其直接原因。  关键
期刊
摘 要:基于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公共信息政策已越来越深入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领域,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出台一项公共信息政策决非易事。本文基于美国信息政策研究专家Galvin的信息政策问题分类法理论及“绿坝”事件这一具体案例,来分析网络时代下我国公共信息政策领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试探究出制定成功的公共信息政策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公共信息政策;妥协;平衡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
期刊
摘 要:宗教渗透是西方敌对势力披着宗教外衣,利用宗教权利通过各种非法活动,妄图实现侵蚀人民思想的目的。不仅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对高校的消极作用也是十分明显的。宗教渗透以政治渗透、经济渗透、思想文化渗透等方式呈现。  关键词:敌对势力;宗教渗透;文化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88-02  “宗教渗透,是指境外宗教组织或者打着宗教旗号的
期刊
摘 要:本文采用“约束理论”原理,分析阻碍目前图书馆发展的三个问题,针对这些因素采取了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强化检索文献技能,加强数字资源整合、优化,借阅积分制的新型管理模式等措施,摆脱当前困境,提升了读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图书馆;瓶颈现象;读者服务;数字资源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63-02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新时期高
期刊
摘 要: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支配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种价值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根本要求,是当前严峻生态形势的客观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意识,转变传统生态观念,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由于国家生态规范不完善、社会生态环境宣传不力、学校生态教育存在不足、公民自身能力的缺陷,致使目前人们普遍存在生
期刊
摘 要:对生存权宪法上法性质的认识,直接影响生存权的司法实践。日本学界对生存权的法性质作了精深的研究和激烈的论争,形成了“纲领性规定论”(包括古典型“纲领性规定论”和“抽象性权利论”)和“具体性权利论”两种学说。前者不承认生存权宪法上的法性质,后者则予以承认,当事人可据此请求司法救济。这些理论已经或将对日本生存权的司法实践产生深刻影响。日本学界对生存权法性质的认真探究值得我们学习。  关键词:生存
期刊
摘 要:中职会计教育顺应经济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实践型人才。本文从中职会计教育的现状及前景出发,分析了目前教育模式存在的体制性弊病,并从教育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师资建设、实训资源等角度,提出了完善目前中职会计教育的模式的思路。  关键词:会计;中职教育;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33-02  一、中职会计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