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书法的特质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dhdhfdhsd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书法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不仅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和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表达其对生命形象的构思;而且进一步在形式美中蕴含意蕴美,体现出书家的精神气质和美学追求,还有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美学思想。
  关键词:全球化 主体性 表现性 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在传统社会语境中的书法本来是一种文人的余事,是文人用线条来表达个体情感意识及社会建构意识的一种载体。但在全球一体的化潮流下,社会、文化意识形态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使书法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价值和娱乐消遣功能;具有都市化、平民化、泛社会化的审美追求;具有与西方后现代文化及市场经济文化的契合性和呼应性。作为具有特殊意识形态的中国书法,如何规避困难与时俱进,如何同民众文化生活相渗透,如何扬长避短,构造和谐的书法生态环境和中国书法的本质观,如何促进书法健康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书法的主体性
   书法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一种特殊的精神产物,决定了书法必然具有主体性的特征。书法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的生活,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就可以的,而是要完全融入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主体性体现在创作和欣赏活动的全过程。
   书法创作的主体性。社会生活是书法创作的源泉。书法创作是一种开创性的劳动,书法家作为创作主体在书法创作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没有创作主体,书法作品就无法实现。比起物质生产劳动来,书法创作中的主题性要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它集中表现在书法家的创作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动性和独创性。书法作品作为书法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必然会打上书法家作为创作主体的鲜明烙印,它总是凝聚着书法家独特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还有书法家个人独特的主观色彩与艺术追求,体现出书法家鲜明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性。书法总是汇聚着书法家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和深刻领悟,渗透着书法家独有的审美思维和审美情调,体现出书法家别样的美学追求。
   每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都具有不可复制的艺术独创性,都要打上不同的主体性烙印。那么如何来体现书法的主体性呢?一是强化主体,就是确立书法家的主体地位。多元化书法时代的整个主体是以书法家为中心的,在整个创作活动中要充分发挥书法家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感知、揣摩和溶解书法,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和好奇心,从各种形式的书法展览活动中发现和获取书法的“力与美”,获得对时代特征和社会价值的再认知。艺术贵在个性,书法家的某种创作风格是书法存续最基本的历史表征,在深入继承传统的前提下,环境、文化、社会都不同程度的赋予了书法家历史的使命,是要不断创新,强化创作主体意识,强调作品创新意识。经过深思熟虑、澄心静气,渐次寻找到适合于自我性格气质、审美情调的路子,进而确立自己的创作风格,以其标新立异的书风特立于世。创作思路不为评委的好恶、展览的倾向所囿,发挥主题意识,独立创作,跳出时下书风的禁锢,以真性情自由自在地创作,在酣畅淋漓的表达中不断的完善自我。但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创作者不能对传统固有的创作、审美范式进行有意的践踏。因为有破坏意识、有刻意目的的创作,实际上发挥的是一个受外界条件束缚了的主观思维,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创作意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书法,应该从“大艺术观”的角度去深入,在深入继承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去开创尚未被发现或者说没有被认知的语言元素和文化内涵,给古老的传统书法赋予了当代文化的核心意义。
   书法欣赏的主体性。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和性格气质不同,导致每个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也就有所不同。每个欣赏者在审美感受上既有主观感受的特性,又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使欣赏者不得不打上欣赏主体的烙印。从心理上看,欣赏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有着极为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含着感知、理解、情感、联想、想象等诸多自由协调活动的因素,它不仅是主体对客体的感知,同时又是欣赏者对书法作品加工改造的过程。欣赏主体与书法作品之间,是一种相互作用的振荡关系。一方面,书法作品总是引导着欣赏者向作品规定的艺术境界运动;另一方面,欣赏主体又总是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感受来加工改造作品的形象。正是这种书法欣赏的主体性特点,很可能使得欣赏者实际获得的艺术感受与书法家原来的创作意图产生相当大的差距。如果具有较高书法艺术修养的欣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受不但与书法家十分接近,甚至比他本人有更丰富、更深远的想象。因此,欣赏者总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思想感情与审美理想,对书法作品的艺术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再创造、再评价,从而完成和实现、补充和丰富书法作品的审美价值,因此,同一幅书法作品,在不同的评委眼里往往会有不同的价值。
   二 书法的表现性
   书法艺术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使得它比其它艺术更加偏重形式,更加注重表现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境。通过色彩、线条、形体等各种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和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不断创造出新的形式规律,提高形式美的创造力和艺术的表现力。当代书法创作中所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特”等视觉冲击效果均与当代文化氛围息息相联。无论是工具语言还是外在表现,当代书法创作正悄然发生着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与视觉文化息息相关。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总是体现在笔法和笔意的结合上。是书法家精神气质的表现,是书法家通过笔画运转所表现出来的风格情趣,如用笔变化多端,笔势遒劲,在笔画运行上有起伏的节奏感,天然的布白,多变的结构和章法的天然潇洒。同时也有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乘兴而书、天性自然和消散淡远的风采。汉代文学家杨雄所说“书者,心画也”,就是说书法艺术作为写意的艺术,应当在作品中赋予书法家更多的创作活力,表现出书法家的情感、情绪和审美理想,使得他们的书法作品别具风采,从而使表现性和形式美得到高度统一。
   书法作品是书法创造的最佳表现符号,是展览效应的突出特征。如何使书法作品和创作更加彰显展览效应,使三者的高度融合?这就要求当代书法呈现如下的表现特性:一是作品形式展览风格的表现性;二是书法风格时代精神的表现性。展览要求和书法创作决定了作品外在形式的张扬度,作品外在形式当然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书法风格和时代精神。所以,当代书法的创作开始由“二王”,“唐楷”的传统书法向曾经受到冷落的明清及近现代书法转移,甚至出现了“学书宜师今”的论调;另一方面开始向未被人发掘或有少数人发掘的写经、残纸、民间书法学习,目的是求新、求异、求怪,从而表现自我,表现与众不同。前一种倾向明清行草书的学习,获得了表现上的雄强与博大,气势上的恢宏与奇肆,和与展览会宽阔空间的契合,张扬了作品的表现功能和冲击力。后一种特性则以光怪陆离来表现自己,展现历代书法的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有着一种与众不同的高雅与幽玄。以“新、奇、特”来表现作品与书法家,视主体性创作风格为生命、为作品续存的命脉,目的是在展览中突出书法家应有的份量与作用。
   三 书法的民族性
   中国书法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为后人传承与发展时,是带有一定的民族性的。因为书法艺术的特有价值,主要是基于书法艺术的民族性的,它总是呈现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文化与情愫,总要以独特的意象来表达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社会风貌,反映出一定时代和一定社会的审美追求与时代风貌,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呈现出鲜明的时代品格和艺术特色。
   首先,中国书法的民族性是由中国人独特的观察方式决定的。书法家在观察事物时喜欢面面观,“看山苦不足,步步回头。”反映在作品中是面面书,形成在中国艺术的特点是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远观其势,近取其质”。其次,中国书法的民族性还表现在注重节奏和旋律方面,以粗细长短、曲直刚柔、轻重缓急、疏密浓淡的线条为主要表现形式,形成具有节奏感与韵律美的作品。再次,中国书法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向艺术的民俗化、风俗化倾向。中国人宗教意识的淡薄给书法带来了丰富的题材。最后,中国书法的民族特征主要集中体现在书法与国画、篆刻和诗文的融合,丰富了书法的文化内涵。国画就是以书法线条为主,将其与诗文、书法、篆刻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使之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独有的特色。例如郑板桥的画《竹》,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靡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经题诗,使画意更深一层。中国画本来讲究的就是书法用笔,画家往往也是书法家,题款的书法之美丰富了作品的内容。篆刻一方,黑白天地,有篆书有刀法有布局的趣味,而且一印红章在画中起到点缀提神和均衡构图的作用。画与诗、书、印的结合,丰富了欣赏的文化内涵,也丰富了审美内容和审美情趣。
   书法家对书法民族性的建构最基本的就是贯穿于其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如道德、规章、礼仪等文化现象都体现了民族性。面对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一个时代总有一个时代特定的文化环境、社会方式和价值取向,每位书法家背后都有一个巨大的文化数据库,那些敏锐而富有想象力的书法家,通过娴熟的技巧以及特立独行的生命体验,将民族品格最大化地表现在了自己的作品中。从社会发展史的视觉来解读,那些烙上时代痕迹的书法作品和富有特征的书法家,都会从特定的时代艺术洪流中涌现出来,成为传统书法的一部分。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当代书法应当融会先贤们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和创新传统的书法,吸取他们广袤的智慧从而不断精进,在精通“四书五经”之后“用笔写我心”,在笔墨中展示自己的情感。同时要打破传统的旧有模式,借鉴西方的艺术手法,“一种文化的活力不是来自其本身,而是来自对抗的力量。文化的出走与文化的游牧就是要从异质文化中汲取新的活力”,虽然书法艺术没有这种对抗时代风暴的力量,但是我们要知道,正是这种拿来主义,使整个民族在一代代的笔墨中成长,形成更加贴近理性的求真精神和价值体系。展示出多元共生的局面,在各种有利的外力作用下以及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壮大中,中国书法就会逐步彰显出具有独立品格的时代特点,并最终赢得全人类的关注和认同,成为全球化时代艺术发展的“风向标”。只要找准自身发展的位置,确定自身发展的艺术独特形象,保持东方民族的特色和气派,具有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和开拓创新的激情,凭借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特质所反映出的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积淀;只要着力于对本民族的审美情感的把握,立足于东方灿烂文化的创造性继承,一定可以做到既是民族的又是东方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坦荡而勇敢地从封闭走向开放,也应当是中国书法的一种文化思路,和世界各国文化融合的大趋势。
   中国书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品牌,要在全球化语境的今天,在走出国门融入世界的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主体性、表现性和民族性,摒弃夜郎自大和固步自封的思想,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康庄大道”,这必然是中国书法艺术不断发展的大趋势和大走向。
  
   注:本文系书法家主持的教育部2010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当代书法艺术研究”(项目批准号:10XJA760001)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2] 王朝闻:《艺术创作与欣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3] [意大利]帕拉第奥:《艺术特征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年版。
   [4] 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 胡传海:《对频繁的书法展赛的忧思》,《书法》,2004年第11期。
   [7] 陈振濂:《关于当代书法创作“展厅文化”现象的综合研究》,《书法研究》,2001年第4期。
  
   作者简介:陈龙国,男,1969—,重庆大足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书法理论、书法创作,工作单位:重庆文理学院科技部。
其他文献
安东尼.卡罗,是过去六十年以来,英国最著名的雕塑家。这个赫赫有名的名字,在现代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卡罗出生于1924年,1944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获得了工程学学位,1946年开
西奥多·赛泽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改革家,是当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的主要代表人物.赛泽立足于新的时代要求,批判的继承前人的思想经验并基于大量的实地调查,逐渐形成
会议
目的 为了探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院在2019年3月~2020年4月收治了急诊患者共计114例,本次研究中将收治的病患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研究组
谈成绩:去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在国际上较亮眼对照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总结不难发现,2016年初所定的目标已基本完成。去年完成这样一个增长目标,外部和内部都有很多挑战。2016
教育生活叙事研究体系分为理论研究、文本撰写与实证研究三个方面,文本撰写是教育生活叙事的呈现形式,具有强烈的活力与深广性.教育生活叙事文本撰写从构思、萌芽、创作到完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出现了新类型的媒体艺术.本文首先分析了新媒体艺术设计的概念及其特征,并随后分析了 TouchDesigner这个倾向于构建实时互动体验,可用于创建新媒体艺术
法国热尔省农产品贮藏技术中心经过历时一年的技术鉴定,确认由法国卡莱纳公司和美国马克斯韦尔公司两家企业联合生产的强紫外线发生器,用其对农产品进行照射,可破坏农产品中残留
目的 分析倍数运算法在儿科静脉配药中的应用.方法 2020年8月-10月,本院儿科20名护理人员应用传统运算法和运用倍数运算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应用不同配药运
本刊讯2011年全国集邮业务工作会议3月17日在天津召开。会上,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和中国集邮总公司对在2010年集邮业务上取得突出成果的升级集邮公司进行了表彰。上海
目的 探究曲妥珠单抗应用于乳腺癌治疗中的疗效以及预后.方法 以简单随机抽样法选取本院62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2019年7月,截止时间2020年7月.以抽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