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市场该刮骨疗毒了

来源 :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i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十分清晰的事实是:近年来保险市场出现了“为快而快”的发展势头,导致了鱼龙混杂的现象。
  自2016下半年以来,保监会一再收紧闸门,严格规范万能险产品的发行。监管层也明确喊出了“绝不能把保险办成富豪俱乐部,更不容许保险被金融大鳄所借道和藏身”的口号,但保险市场局部性风险已经酿成,收拾已经来不及了。
  2013—2015年,保监会批准设立各类保险公司分别为6家、11家、13家。2016年,保监会批准筹建21家保险机构。虽然多建几家保险公司未尝不是发展保险事业的一个路径,但也须注意,在设立和审批程序、新设公司内部治理、资金活动范畴、金融秩序生态等方面是否存在野蛮生长、以大欺小、利益输送、扰乱秩序的问题。
  宝能系、恒大系、安邦系等财团靠万能险迅速“聚财”,然后到股市横冲直撞,到境外收购豪华酒店。这些怪相与保监会的监管理念、监管规则、监管力度存在重大缺陷,对“匪夷所思的险资举牌行为”猝不及防,防无可防,不能及时应对市场和监管矛盾,有直接关系。
  除了宝能系“强势入主”万科、试图把创业团队赶跑,“强势入主”南玻集团,赶跑了创业团队之外,险资“短炒”居然成为“光明正大”的事:恒大人寿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2016年9月28日起),大规模集中买进卖出栋梁新材、国民技术等6只股票,引发小机构和散户投资者追随,人为制造“險资短炒偶像剧”,影响恶劣。
  支持鼓励保险资金参与股市,本是改革的一个基本内容。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允许保险资金买卖股票,提高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比重,初衷是拓宽保险资金分享国家经济增长收益的渠道,促进保险资金保值增值,同时将保险公司的风险约束机制转化为上市公司外部约束机制的要件,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
  不少人认为,保险资金入主上市公司天经地义,不需要“额外约束”。这个想法是过于天真了,个别保险公司的大股东把保险公司当作融资平台,把保险人的钱当作保险公司的钱,把保险公司的钱当作大股东的钱。不仅损害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扰乱金融秩序,给社会公众造成有钱就可以使鬼推磨的印象。而一旦风险爆发,将不可收拾。
  因此,滥发万能险,并放任个别保险公司到股市炒作,到境外买豪华酒店,是一种祸国殃民行为。
  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保监会对个别保险公司及其股东,乃至股东背后的金主,大开绿灯,开渠放水,甚至涂脂抹粉、混淆视听,不能不让人担心有利益输送行为。
  一些线索已表明,个别监管干部与保险公司高管勾肩搭背,内外串联,侵蚀公众利益,丧失了监管干部应有的体面。可以说,保险市场之病,本质上是“行政失衡”之病,是“利益输送”之病。现在,到了刮骨疗毒的时候。
其他文献
患者男,4l岁,农民,因面颈、四肢起红斑、丘疹伴瘙痒4d,于2008年8月8日来本院就诊、入院前4d,因左手外伤,当晚自服“洛荚沙星”0.1g(盐酸济美沙星分散片,商品名:百夜星.赤峰生化制药有限
伴随着90后进入高校校园,网络文化与传统校园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并迅速相互融为一体,形成了特殊的校园文化——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作为一把双刃剑,或多或少对90后大学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