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音乐在动漫作品中的功能及艺术效果

来源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8297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动漫音乐是动漫作品中的“灵魂性”的一个环节,一首好的动漫音乐对一部动漫作品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仅能使作品本身变得充满魅力,更是作品中的灵魂或者说是标志物,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本论文通过对动漫音乐的功能分析,以动漫影片《你的名字》为例,来阐述动漫音乐为动漫电影中的气氛、地点和场景带来的艺术表现及效果。
  关键词:动漫音乐;艺术表现;你的名字
  动漫音乐是动漫中的“灵魂性”的一个环节,一首好的动漫音乐对一部动漫作品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仅能使作品本身变得充满魅力,更是作品中的灵魂或者说是标志物,并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天空之城》的主题曲《伴随着你》,《灌篮高手》里的《君が好きだと叫びたい》,《美少女战士》中的《想在一起》,乃至于近年来热门的动漫电影——《你的名字》,其主题曲《梦灯笼》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打响了电影的知名度,刷新了日本日本电影在华最高票房新纪录。现有的研究中,大多是以一部作品或者一个作者的作品来分析动漫音乐在其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及效果,当然也有少数是从地方区域性来分析动漫音乐所带来的独特的艺术表现及效果。在这里我将多数以一部作品或是一个作者的作品来分析动漫音乐在其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及效果进行了一个总结和分类。
  一、动漫《你的名字》相关背景介绍
  新海诚(Makoto Shinkai),1973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长野县,居住于埼玉县,大学期间攻读国文。1996年,新海诚在大学结业后加入日本Falcom游戏会社。在职Falcom期间,新海氏开始了个人动画短片创作。包括1997年的黑白短片《遥远世界》、1998年的3D短片《被包围的世界》、1999-2000年的黑白短片《她和她的猫》。2000年初夏,新海氏开始制作个人映像动画《星之声》。2017年因影片《你的名字》荣获第40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编剧奖及最佳导演奖和第11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编剧奖三项奖杯。
  《你的名字》在日本上映仅28天,票房即超过百亿日元。这是日本近年来第一部且是唯一一部非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的影片获得百亿票房的电影。截至11月28日,该片已经超过宫崎骏的《幽灵公主》,成为日本动画影史上票房第三的作品。该片是由新海诚执导的一部日本动画电影,由神木隆之介、上白石萌音担任主要配音演员,人设是由参与过《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的田中将贺担当,作画导演由曾创作过《千与千寻》、《幽灵公主》的安藤雅司执笔。该片讲述了男女高中生在梦中相遇的幻想故事。《你的名字》故事起源是Z会(日本通讯教育会社)《十字路口》的广告动画,是说了男女主人公相隔两地的故事。Z会希望描绘成中学生的故事,而导演新海诚认为人生中有应该相遇的人,也就是说“存在命中注定之人”,结合这个主题,为了更浅显易懂地表现主人公的怦然心动,所以故事的导入采用了现在这种形式。也就是说,身体交换是“互相了解”的手段之一。
  为了配合作品场景,RADWIMPS大胆地挑战自己平时不会使用的乐器,在创作上进行了一定的突破,创作出了种类丰富的乐曲。在《你的名字》中,RADWIMPS一共制作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乐曲:(1)以弦乐和钢琴等音色为中心,含有浓厚西洋音乐要素的配乐;(2)使用乐队演奏,但并没有明确的旋律的氛围系配乐;(3)以吉他为中心,强调乐队演奏的配乐;(4)乐队演唱的、可以被用作配乐的人声歌曲。
  确定了形式和主题之后,在故事构成上,导演希望在这部影片里,能够带动观众们的情绪,为了让人物剧情和场景更好的融合,新海诚导演特意请来摇滚乐团RADWIMPS担当音乐,RADWIMPS为电影创作了26首乐曲,其中包括四首人声歌曲。
  二、动漫音乐在动漫作品中的功能
  音乐在动漫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让音乐来增加动画的表达效果,进而控制影片中情节的节奏、烘托场景情绪、刻画人物性格、塑造整体风格。当音乐成为动画的一部分,在伴随音乐的烘托下,影片中的特效场景就形成了视觉上逐渐增强的效果。
  1.控制剧目情节的发展节奏
  经典的电影在镜头的转换上都会用音乐来调节剧目情节的发展节奏。即将一段合适的音乐放入两个剧情之间完美衔接,音乐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音乐在影片中的舒缓激昂,都与影片本身的画面节奏相互对应,成为影片的一把无形的钥匙,贯穿整部影片。这样既是对节奏的渲染,也更是加强整个剧情连贯性。音乐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画面贯串起来,使影片变得完整。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配合着音乐来表达出来,它所表达的艺术效果有时甚至比独白来的更加完美。音乐可以创作听觉形象替代直观形象达到交代事件,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目的,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片尾曲「なんでもないや(movie edit.)」,就因影片场景剪辑的需要,加入了大提琴的低音和吉他的跳跃声,再引入电吉他的颠倒+混响(reverser)、主电吉他单音和弦,使得影片中故事情节一步步的推进,更加温柔地配合电影结尾引出最后一波相遇的高潮。
  2.刻画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
  因为音乐有表达情感的作用,音乐也常常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思想感情、心理变化,体现内心潜台词等。观众通过音乐的叙述,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物,并唤起对于人物的爱憎,因此,常是动画音乐着重刻画的重点之一。针对不同的人物用符合他们性格的音乐来增强效果,让人实实在在的感受到特定人物出现时真实气氛。这样充分的表现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同时也加重了观众对人物的认识,也就使人物显得真实可感,也往往可以让人更全方位的体验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在《你的名字》这部电影中也能看到一开始女主单独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的时候响起了欢快、活泼又带着一丝丝俏皮的音乐,这就是在塑造女主是一个活泼、平凡的乡下高中生形象。
  3.烘托片中场景和表现气氛
  在电影史中电影曾经渡过了一段无声时代,这在我们如今的时代是无法想像的——在如今的时代下画面的精致和渲染是极其重要的,在失去了音乐之后的大片也就丢失了其大片的价值,因为丢失了渲染影片中宏大的場面和气氛的工具。   如动漫影片《妖精的尾巴》中的插曲《FAIRY TAILメインテーマ2014》由爱尔兰肘风琴、电吉他和打击乐合奏出一段雄壮强烈的音乐,代表着故事中主人公纳兹与敌人进行的那一场场让人热血沸腾的战斗。试想一下为了正义和同伴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动漫热血场景,若是没有相应的音乐来烘托,那显然影片的恢宏的气势,激烈的节奏,战争的扣人心弦等等这些的效果必然都会打不小的折扣。此外由于音乐可以加强画面的可信性和真实感,同时音乐则对影片的节奏、色彩等产生影响,决定了影片的情绪起伏。在《你的名字》这部影片在播放插曲《かたわれ時》时,女主和妹妹正在跳舞祭祀,老旧的播放器,火焰烧木炭所发出“兹拉兹拉”的声音,跳舞时手铃沙沙作响,这些事物在表达一种宁静、安详的气氛,使观众在一系列快节奏的剧情中得到一丝丝的放松,也让观众感受到乡下的深夜的美好,使人向往其中,也无形中增强了情景的真实感。
  4.塑造影片主题的整体风格
  这里提出的整体风格既指剧情的连贯性和影片基调的渲染,音乐是整部动漫影片基调的主要渲染元素之一。这里所说的整体风格是多元向的标准,既可以是奇幻风格,写实风格这样的画面感知上的区分,也可以是地方性的民族风格。音乐可以用某种特定音调、乐器音色、风格在影片的局部或整体中,作为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或强化特定的影片基调与气氛的手段。这时动画音乐加强了它的认知功能,把观众引入特定的文化情景之中。一些史诗大片更是擅长运用背影音乐来烘托,或者说是匹配其中的宏大的历史场面或者是活动。
  影片配乐《糸守高校》,旋律中出现了许多钢琴跳音,而大量的单音则运用于伴奏中,听起来十分的轻快、清新又带着一丝丝的俏皮感。既呼应了影片的主题,又作为片中重要场景——乡下的配乐来说是再好不过了,且将影片节奏维持在平衡状态下,既不会让观众处于高度的紧张的状态也不会让观众感到疲倦与无聊。
  三、动漫《你的名字》中音乐的艺术效果
  1.主题音乐与影片的契合
  无论是动漫影片或者动漫连续剧,主题音乐永远是动漫作品最好的包装,一个好的动漫不仅仅是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唯美画面的突出,更取决于它主题音乐的质量与数量。一部好的作品往往有一段或者多段令人百听不厭的音乐,不仅能使作品本身变得充满魅力,更是作品中的灵魂或者说是标志物。每当音乐响起,思绪就会把我们带回那段特定的画面中去。就像当人们唱起“如果我有机器猫……”,我们下意识回想起经典动画片《小叮当》一样,而在《你的名字》里一共有四首主题音乐,这四首主题也刻画了影片的主题风格。片头曲《夢灯籠》是一首中规中矩的日本歌曲,作为本影片的主题曲出现,以其轻快热血的节奏直白的告诉观众电影的主题——恋爱。《夢灯籠》中A段的伴奏是较为平缓的原声吉他,正好给了男女主角在内心的独白引出主题——梦中人,影片便由此正式开始,A转到B(A’)的过渡段。片中男女主角也随着充满动力的低音和鼓不断地加快脚步追寻彼此。此时失真电吉他加进来,进入副歌,其中电吉他也用了反复的手法,把录好的吉他音频反转,从音尾到音头播放形成一种渐强拉弓的感觉。结尾音乐在愈演愈烈时戛然而止,片中从未碰面过的两位主人公举起了双手,隔着遥远的距离想要握在一起,故事便由此展开。
  听完乐队的专辑,会发现他们喜欢在节奏上展现技巧。尤其喜爱用贝斯和地鼓带出休止拍,在休止拍时用镲、敲鼓边或者原声吉他闷音扫弦等清脆的声音,例如《Tummy》、《シザースタンド》等歌曲,使歌曲节奏明确,而且干脆清爽。例如《三葉の通学》开头的弦乐断奏、《糸守高校》的钢琴与弦乐拨奏、《デート》的钢琴跳音断奏、主题曲《スパークル(movie ver.)》中长时间的军鼓、贝斯、镲、弦乐拨奏的组合等,都充分地表现出作曲者对于节奏的把控,节奏感使歌曲干脆清新,而清爽的感觉也十分适合这部电影。
  主题曲《スパークル(movie ver.)》,在女主的突然消失而奏起,再加上男主渐渐忘了女主的名字,所以曲子在情感上极力展现出悲伤、痛苦。个人认为,这首歌的根音是在这个调上的3456,相较《かたわれ時》在它那个调上的6415,是没法更加激起悲伤情感的,因为根音在情感变换上有很大的作用,《かたわれ時》由6开始一小节的头,稳稳的悲伤基调。再加上《スパークル(movie ver.)》节奏感更强,比延续性的《かたわれ時》更加明快了一些。相较之下,悲伤的情感在《かたわれ時》进入了高潮,而没法在《スパークル(movie ver.)》得到升华,不过这首曲子只是相较之下没有更强的悲伤情感,整体的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其他的曲目也不错,有用原声吉他、钢琴等乐器,配合一些效果声渲染情感,是合格的电影配乐。
  2.背景音乐传达的影片效果
  《三葉の通学》:这两分钟的画面都没有音乐,相反,作者是用环境的虫鸣声,乡村的收音机,广场的高音喇叭,小电视机放出的声音来描写这个早晨。到6:40女Taki上学的时候插入了第一段配乐。是小提琴和吉他还有笛的编制。其中小提琴和吉他是愉快和清新,笛则充满了乡间宁静淳朴的感觉。旋律走向简单却十分有趣。《御神体》:在众多《你的名字》插曲中《御神体》一首少有的大气磅礴的曲子。歌曲烘托着宫水一家登入神殿,使画面大气广阔。随着镜头的将画面越来越广,丰富而周正的听感也更能带给观众磅礴宏远之势。整首歌根音变化不多,相比于其他的歌曲配乐来说,这一首歌全部是由弦乐组成,且主旋律是由延音演奏,饱满而恢弘;在延长声音的过程中,又加入高音、拨弦来点破它,丰富了音乐的层次性。开头的中低音弦乐二重奏到高音小提琴的渐入,再到拨弦的点破,再到中提琴拉响、小提琴与低音提琴合鸣,随着宫水一家登上御神体,情感也被激起至极。最后单由小提琴与中提琴齐鸣、引入低音提琴,延长声音以至结束,使人意犹未尽。《秋祭り》:这首歌在影片中只运用了一次——女主在看到陨石落下时所用的歌曲,为场景增添了凄美之感。歌曲开头用低沉的钢琴声铺垫了一种悲伤与凄凉,随着弦乐渐起,根音转换,是画面更加的立体。《飛騨探訪》:钢琴的跳音断奏配合弦乐拨奏,显得十分明朗轻快,再引入弦乐延音+钢琴,展现出男主在探寻时的用心与期待。《御神体へ再び》:看名字与之前《御神体》很相似,但是两首曲子却截然不同,《御神体へ再び》在根音上的变化很大。连续不断的钢琴配合着影片中的雨景,仿佛将人带入到了那场滂沱大雨中。而弦乐的延音更是激起人的情感,配合擦弦断奏打击着听感,使人陷入一种悲伤而紧张的情感。   《口噛み酒トリップ》:这首歌就是弦乐+电子合成的一个典型之一。敲击声和键盘合成器的声音相较混杂一些,配合影片中红结绳的拉长,提醒观众这是陷入了某段记忆,随着红结绳越拉越长,合成器混杂的感觉配合电影中断续的记忆展现,充分营造了一种支离破碎的听感。而当画面里的陨石落下时,出现了水滴声,就如墨水浸入清水中一般,此时渐入弦乐。而弦乐的周正又整合了这首曲子,使前段部分的支离破碎统一,这里的弦乐根音使用也十分能将人的情绪带入高潮。此后弦乐渐沒,由合成器演奏了一段,而弦乐统一了合成器,使其旋律性慢慢展现,不再过分破碎。再之后画面引入了三叶长大后的一段记忆,这时弦乐再现,由延音演奏,再一次激起情感的高潮。伴随弦乐多重奏和嘈杂的效果声一起,陨石在三叶头顶上下落。色彩鲜明、构图富有冲击力的画面配合弦乐高潮,使人久久无法从这段悲伤的情绪中脱离。《かたわれ時》:在上文中也说明这是一段戏内音乐,突出了一种宁静而安详的气氛。也为之后女主的想法做出铺垫——在深夜中,女主对着满天星辰大声喊出自己的愿望而回应她的只有虫鸣与山谷的回音。
  音乐进入动漫领域以后,成为这个领域综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了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动画人物之间感情、刻画人物性格、加强了作品的故事性与戏剧性、渲染动画的气氛方面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在融入动漫作品以后,在它的表现形式上也发生了相应的较大的变化。
  结语
  动漫是一个多文化、多元素的行业,是由导演、编剧、角色、场景、动画、录音、音乐组成部分,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动画就不存在。音乐与动画是不可分割的,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对动画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现代动画在重点关注角色场景及情节的时候,也不可忽视动画音乐这个至关重要的元素。音乐对于动漫电影,既可以很好的渲染影片的气氛,也可以恰如其分的控制剧中情节的发展节奏,同时对动画整体风格的塑造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音乐还可以拉近作品和观众的距离,是整个动画生产中一个重要环节。以此论文成果的发表,希望之后对于动漫音乐的研究能够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谭玲、殷俊:动漫产业/21世纪文化产业前沿丛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2]邓林:世界动漫产业发展概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3]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2.
  作者简介:肖志丹(1988.10-),男,湖南株洲人,湖南女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音乐表演、音乐教育等,发表论文10余篇。
  (湖南女子学院 长沙 410004)
其他文献
摘要:如今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土地资源作为我国重要的一种资源,在社会生活当中的地位十分的重要,随着社会发展的情况,在中国土地管理体制变革的过程中出现了多种选择。经济的发展令土地资源的价值被开发,但是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和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土地管理体制产生的问题原因进行分析,能够对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带来一些效果。  关键词:土地管理体制;变革路径;选择方向  引言:  在目前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
期刊
摘要:三峡移民精神是高校思政理论课的重要素材。将三峡移民精神融入到高校思政课中,可以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撑,提升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与实践性。另外,笔者提出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思想认识、运用互联网新技术等对策。  关键词:三峡移民精神;思政理论课课;高校  一、三峡移民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  (一)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价值性  三峡移民精神与社会主核心价值观都是以集
期刊
摘要:隨着5G时代的来临,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介导现实(MR)带来的视觉革命正在照进现实。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智慧校园的普及,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校园成果展示上也是当下越来越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创造出一种新的展现形式,优化展示的成果。体现在教学设计上和视觉传达设计影视动漫课程的教学改革上,提供了无限机遇。  关键词:混合现实;虚拟现实;5G时代  一、产业及产品服务的介绍说明  混合现实
期刊
摘要:传感器测量系统是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实验仪设计的,能够满足自动化相关专业学生学习和就业需求。毕业学生步入相关专业岗位,需要掌握智能传感器检测技术,所以我们的课程实施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计划,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我们设计的智能传感器检测系统适合中高职学校进行实践学习,模块化、项目式教学模式。智能传感器检测系统,由单片机采集传感器物理数据,对数据进行拟合处理,结合通信协议
期刊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尤其在地籍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够高效快捷构建地籍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促使地籍档案可以直接通过电子设备,随时随地进行查询和信息整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文主要对信息化技术在地籍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索进行浅析。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地籍档案管理;应用探索  引言: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促使地籍
期刊
摘要:2020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明确将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列入“理论武装体系”。[1]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饱含着优秀的革命传统和道德理念,不仅是广大党员干部的终身必修课,也是使广大青年努力成长为时代新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素材库。[2]学习“四史”是牢记党的
期刊
摘要:近年来,通过中国大学教育从精英式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大学生厌学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成为困扰高校教育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的厌学现象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厌学的各种来源。深入剖析了大学生厌学的内外部因素,从多个维度阐述了大学生厌学的深层原因,并且从多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办法。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心理;成因分析;对策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在三教改革的浪潮下,中职心理健康课如何坚持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引领,通过三教改革,落实课程思政,打好育人根基,培养适应行业需要的能够永续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三教改革;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快速发展和质量提升的重大机遇期和转型期,现在的职业院校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仅仅培养技术能力强的的人才,而是更注重培养能够支撑学生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
期刊
摘要: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两者之间不可分割也互相渗透,便像“骨组织”与“肌肉组织”的关系,一个难的艺术作品应当联系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达到“骨组织”“肌肉组织”的完美结合。在设计建设项目时候必须明确其设计初衷,合理结合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在遵照现代化规划设计观念根底上,有效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在将来发展中,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一体化方向发展趋向显著,因而必须做好二者之间的民族特色设计与一体化。该文主
期刊
摘要:文章以推进本科教育为核心,探讨公共基础课程的在线教育,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提出了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原则,提出了具体的课程实施以及评价方案,在具体的实践应用中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世界教科文组织统计,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的十六亿学生收到疫情影响,目前时至今日仍有三亿多学生不能在校学习,疫情对教育系统和传统教育模式造成了严重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