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靶向TLRs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来源 :中医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涉及免疫炎症发病机制,神经炎症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无菌性疾病如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免疫细胞中均有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能够识别各种外源性和内源性分子介导神经炎症的产生,因此特异性靶向TLRs可能是调节神经炎症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起效,在抗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以TLRs信号通路与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为切入点,对近些年来有关中医药通过干预TLRs信号通路治疗各种免疫炎症机制相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齿状突加冠综合征(crowned dens syndrome, CDS)表现为急性颈部疼痛伴活动受限,偶有发热,C反应蛋白和(或)红细胞沉降率升高.CDS在CT片上主要表现为枢椎齿状突周围沉积一层钙盐,以后侧多见,似齿状突上加有一顶“皇冠”,故以此命名.CDS最先由Bouvet等[1]在1985年提出,在急性颈痛患者中该病的患病率约为2. 0%,且大多数为老年女性[2].2021年1月我们收治了1例CDS患者,现将其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目的:研究青龙衣中6个化学成分对人胃癌BGC-823和人肠癌HCT-15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急性毒性情况.方法:采用MTT法对从青龙衣中分离获得的6个化合物胡桃醌、3-乙氧基胡桃醌、12β,20(R),24(R)-三羟基达玛烷-25-烯-3-酮、20(S)-原人参二醇、2α,3β,23-三羟基-12-烯-28-熊果酸、Juglanin A进行BGC-823、HCT-15细胞毒活性筛选,并采用寇氏法对上述化合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研究.结果:6种化合物对BGC-823和HCT-15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胡桃醌的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EICU和ICU诊断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生存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较高,病情较重,且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内科发生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人数较其他科室多.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
目的:探索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的可雾化浓度及其急性毒理作用.方法:从药物提取液原液开始,逐步递减浓度,探索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的最大可雾化浓度;用已知的最大药物雾化浓度多次雾化吸入,明确最大浓度和剂量的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是否产生明显毒副作用;比较不同雾化浓度对小鼠的影响.结果:80%的烈香杜鹃原液和60%的龙胆花原液雾化顺畅;急性毒理实验未检测出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雾化吸入的最大有毒剂量.结论: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的最大可雾化浓度分别为80%和50%;雾化吸入龙胆花及烈香杜鹃提取液对小鼠无明显
目的: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单侧肾切除手术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观察当归补血汤对本研究中DN大鼠模型的肾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灌胃脂肪乳及单次腹腔注射STZ(40 mg/kg),并结合单侧肾切除手术建立DN大鼠模型,观察建模期间受试动物的体质量及摄食量情况,分别在建模成功后的第4、6、8周检测各组受试动物的尿量、体质量,计算肾体比,计算UACR,检测相关血液生化学指标;造模成功的受试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4.2 g/kg)及厄贝沙坦组(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