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协商民主的兴起是民主理论的又一次发展和完善,他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决策形式,也是有效的政府组织形式和民主治理形式。如何建构与中国政治现实和民主政治发展相契合的协商民主
【基金项目】
: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推进中国协商民主建设与发展的路径研究”(YJSCX2016-157HLJU)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商民主的兴起是民主理论的又一次发展和完善,他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决策形式,也是有效的政府组织形式和民主治理形式。如何建构与中国政治现实和民主政治发展相契合的协商民主制度是我们当前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我国具有推进中国协商民主建设与发展的各种优势条件,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奠定的物质基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基础与制度优势,以及现代社会组织发展提供的社会条件等。当然也存在协商民主发展不充分、社会基础和公民协商意识相对欠缺、基层协商民主的法律定位与发展动力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推进选举民主与协
其他文献
马克思扬弃了传统形而上学对人的本质问题的看法,在继承了传统哲学对人的精神属性研究的同时,意识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并将其纳入人的本质之中。在《费尔巴哈提纲》中马克思提出“
张锡勤先生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文化思想史的研究,尤其关注其中的文化革命,著有《中国近代的文化革命》一书,主要探讨了中国近代文化革命产生的历史背景、道德革命、哲学变革、
2018 年,黑龙江省社科学刊出版呈现蓬勃发展的喜人态势,这主要表现为高扬时代旗帜,通过精心策划选题、开设重点栏目、组织高层次作者队伍、刊发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把传播习近
对话与反思,是理性教化的两种方式。苏格拉底开启了以对话引导人进入理性探索的过程,使灵魂改善而达到善这一生活的目的。而胡塞尔则是在面对现代科学危机的过程中,用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