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应用

来源 :山海经:教育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x1981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教育理念较之以往有了极大的发展和更新。幼儿园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已然成为新时代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也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幼儿园区域活动可以说是学前教育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各方面素养的发展。如何深度融合幼儿园区域活动和信息技术,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深入探索和研究。本文基于幼儿园区域活动,深入探讨了在区域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区域活动中教师观察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以期能够为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展开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随着各种工业民用电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供电的多样化,对DC-DC变换器拓扑的需求愈加丰富,DC-DC变换器拓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文中基于图论,提出一种S1D1L2C1型DC-DC变换器可编程拓扑搜索算法,其中S1D1L2C1表示拓扑结构中开关管、二极管、电感和电容的数量分别为1、1、2、1。所提出的搜索算法由非同构图的构建、环
目的探究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对兔膝骨关节炎软骨组织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0只兔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及治疗组,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检测软骨组织Runx2和Osteocalcin蛋白表达;TUNEL方法检测软骨组织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Wnt4a、MMP-1和MMP-1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软骨组织形态学病理变化明显,细胞凋亡水平升高,Runx2、Osteocalcin、β-catenin、Wnt4a、MMP-1和M
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讨论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锐利。”讨论法是语文课堂上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有效弥补了讲授法的缺点,通过讨论,使师生之间能够交流沟通,互相启发,相互促进,最后达到共识。课堂讨论是一个质疑和解疑的过程,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弱电网缺乏频率支撑能力以及引发接入风电机组振荡失稳的问题,该文给出全功率风电机组的一种电压源控制方法。网侧变换器根据直流侧电压的动态直接实现对电网的自主同步,省略了锁相环;机侧控制环路中附加惯量传递控制环路实现风电机组对电网的惯量响应功能。特征值分析结果表明,电压源控制下的全功率风电机组可在短路比为2的弱电网下稳定运行,加入惯量传递控制会降低风电机组弱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为了便于致稳控制策略的设计,采用“复功率系数法”,从阻尼特性的角度揭示附加惯量传递控制降低风电机组弱电网运行稳定裕度的机理。在此基础上
青年大学生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教育和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各界人士对幼儿教育工作又提出了极高标准。为了能够与幼儿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以及生活能力,那么教师就应该及时调整传统教育理念,将爱意时刻笼罩在幼儿身边,才能够调动幼儿学习意识的同时,为幼儿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7(Toll-like receptor 7, TLR7)基因对缺氧缺糖再给氧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根据TLR7 mRNA编码序列设计并合成干扰siRNA序列,转染入大鼠海马神经细胞中,实验分为4组:对照组(Control)、缺氧缺糖再给氧模型组(Model)、TLR7基因沉默组(Model+TLR7-siRNA)、转染阴性对照组(Model+NC)。qRT-PCR检测沉默TLR7基因情况,Hoechst33258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随着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提出,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而中小学美术的教育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艺术修养,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美术教学的革新。因此,本文就针对南雄市美术实践工作坊的建设进行简单研究,以此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希望可以为美术课程的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参考。
互动式教学理论是在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重点强调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情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能力,重视学生的个人素质发展,加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对于推动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详细论述互动式教学理论如何合理的运用到初中英语课堂中,并充分发挥互动式教学的效能。
注水开发是大多数油田普遍采用的开发方式,对水淹层电阻率变化的解释为后续开发采油阶段提供了重要依据,是油田整个开发过程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简略阐述了水淹层电阻率测井的发展历程,简单介绍了普通电阻率测井与侧向测井的基本原理,然后绘制出每口井的测井曲线图,并在阶段内与阶段间都进行了比较,得出不同开发阶段水淹层电阻率曲线变化特征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