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政策功能与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形成机制、度量与经济影响

来源 :管理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y_s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既是我国诸多经济问题的焦点,也是短期内与诸多经济问题适配的特色缓解机制.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来源、度量及监管政策的阶段性特征,探讨了源于国有企业的地方隐性债务形成机制和长期不确定性影响.主要结论是:(1)一般地方国有企业和转型后的融资平台,是我国地方政府目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内面临的更常态、更持久、更容易被忽略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来源.(2)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负债风险的切入点不在于切断企业与政府的联系,关键在于优化发展当地经济和提高企业效率.(3)在当前面临经济转型的下行压力、疫情冲击以及贸易环境不稳定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的外部环境下,处理好国企功能与隐性债务的矛盾关系,是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一环.
其他文献
基于“项目制”视角,阐释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制”合作治理机制,运用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公众参与和未参与情形下公共文化服务长期供给过程中公私部门决策过程,并进行数值模拟.结
现有文献主要基于各影响因素通过作用于管理层负面信息隐藏的动机或能力,使得投资者对于负面信息反应不足,进而影响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路径.基于行为金融学过度反应理论,投资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是影响大变局的重要变量,经济全球化退潮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是推动大变局的深层因素,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和大
中国式影子银行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游离于银行监管体系之外的非金融企业间的再放贷业务,受到了监管部门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标准普尔Compustat Global数据库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