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月工业经济延续企稳态势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wang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两个月,工业生产增速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企稳态势。装备制造业在汽车等行业拉动下,生产出现恢复迹象;原材料、消费品等行业生产增速稳中见缓,建材、有色行业增速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回落,食品工业增速回落幅度也较快;电子制造业保持较快增长。尽管海关统计的外贸出口呈现大幅增长,但工业品出口生产仍在低位运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降幅收窄,环比呈上涨态势。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
  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1月、2月份工业增加值环比分别增长0.6%和0.79%。工业增速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回落,主要是受去年前两个月基数相对较高影响,整体运行仍属平稳。
  轻工业增速同比回落幅度快于重工业。1—2月,轻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同比减缓3.6个百分点,比去年三、四季度分别回落0.1个和0.2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同比减缓0.7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口生产仍在低位运行,机械产品出口负增长。1—2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8%,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3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减缓3.2个百分点,低于工业销售产值增速5.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轻工、纺织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增长10.1%和7%,增幅比去年12月份加快2个和2.7个百分点。机械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由去年12月份增长2.6%转为下降0.5%,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下降0.4%和16.7%。电子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1.3%,增速同比加快3.1个百分点,但比去年四季度、12月份分别回落7.9个和7.3个百分点。
  另据海关统计,1—2月,外贸进出口总额6093亿美元,同比增长14.2%,增速同比加快6.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267亿美元,增长23.6%;进口2826亿美元,增长5%;贸易顺差442亿美元(去年同期贸易逆差47.8亿美元)。
  东部地区工业经济运行趋稳态势进一步巩固,中西部地区生产增速明显放缓。在去年同期较低基数基础上,1—2月,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增速同比加快2.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工业增速分别为10.2%和9.4%,同比减缓7.4个和7.2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回落0.6个和3.3个百分点。工业大省中,江苏、辽宁工业增速均为11.5%,山东、广东分别增长11.4%和8.3%,增速同比有不同程度加快;河南增长11.5%,同比回落6.1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增速持续回落。1—2月,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02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增速同比回落6.3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2.9个百分点;工业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39.6%,比去年全年下降2.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8524亿元,增长17%,增速同比回落7.7个百分点,比去年全年回落5个百分点;采矿业投资增长13.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19.2%,加快6.4个百分点。影响制造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是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四个行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6%、19%、8.4%和15.1%,增速比去年全年减缓12个、26.6个、24.4个和15.6个百分点。投资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业生产的平稳增长。据统计局数据测算,前两个月工业改建和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2.1%。
  产销率同比提高。1—2月,全国工业品产销率为97.9%,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产销率分别为98.8%和97.5%,同比提高0.9个和0.4个百分点。
  工业品出厂价格降幅继续收窄。1—2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去年同期为增长0.4 %),降幅比去年12月份收窄0.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4%,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7%。1—2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9%(去年同期为增长1.5%),其中黑色、有色金属材料类价格分别下降5.9%和2%;燃料、动力类下降2.7%。
  二、主要工业行业运行情况
  (一)原材料工业
  原材料工业生产增速波动下行,其中建材、有色金属行业回落速度较快。1—2月,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同比回落1.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减缓1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
  冶金:1—2月,冶金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增速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12月份分别回落1.6个和0.8个百分点。粗钢产量1.25亿吨,同比增长10.6%,日均产量212.6万吨,创日均产量新高,比去年日均产量(196万吨)高16.6万吨。
  钢材出口保持较快增长,进口量下降。1—2月,出口钢材916万吨,同比增长28.7%,增速同比加快1.3个百分点,较去年12月份回落1.7个百分点;同期,进口钢材200万吨,同比下降6.3%,降幅同比收窄13.1个百分点,较去年12月份收窄6.3个百分点;钢材、钢坯进出口折合粗钢净出口752万吨,同比增长43.8%。1—2月,钢材出口均价860美元/吨,每吨较去年12月份下跌7.6美元;进口均价1196美元/吨,每吨下跌46.4美元。
  铁矿石进口量下降,进口价格上涨。1—2月,进口铁矿砂1.2亿吨,同比由上年12月份增长10.9%转为下降1.5%。1—2月,进口均价124.8美元/吨,每吨较上年12月份上涨10.8美元。2月份铁矿石价格继续小幅上涨。2月末,国产铁精矿价格为987元/吨,比1月末上涨4.4%;进口铁矿石(粉矿)到岸价为151美元/吨,比1月末上涨10.7美元/吨,已连续3个月上涨。   钢材价格稳中见涨。受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主要用钢行业拉动,1—2月,钢材价格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回升走势,呈现波动上行态势。据钢铁协会统计,2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09.99点,比年初回升4.68点。其中长材价格连续2个月回升,2月末达到112.02点,比年初回升5.32点;板材价格连续5个月回升,2月末达到110.62点,比年初回升4.88点。2月末,高线(6.5mm)价格为3846元/吨,比年初上涨119元/吨;中厚板(6mm)价格为4454元/吨,比年初上涨159元/吨。
  钢材社会库存连续2个月回升。据钢铁协会统计,2月末,全国26个主要钢材市场五种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877万吨,比去年末上升689万吨,同比下降0.9%。
  有色:1—2月,有色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增速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减缓0.2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十种有色金属产量622万吨,同比增长13.5%;其中,精炼铜、电解铝产量分别增长11.9%和15%。
  铜材进口价涨量跌,铝材进口量价均跌。 1—2月,进口未锻造铜及铜材64.9万吨,同比下降27.8%(去年同期为增长49.8%);进口均价8291美元/吨,每吨较上年12月份上涨51.3美元。进口未锻造铝及铝材11.5万吨,同比下降47.5%(去年同期为增长39.3%);进口均价4800美元/吨,每吨较上年12月份下跌126美元。进口氧化铝84万吨,同比增长16.2%;进口均价355美元/吨,每吨较上年12月份下跌9.2美元。
  主要有色金属价格震荡上行。2月末,上海长江市场铜月度均价为58084元/吨,比去年12月份上涨1071元/吨;铅月度均价为14896元/吨,比去年12月份上涨1071元/吨;铝月度均价为14710元/吨,比去年12月份下跌352元/吨。
  建材:1—2月,建材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同比回落5.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12月份分别加快0.9个和1.1个百分点。水泥产量2.4亿吨,同比增长10.9%;平板玻璃产量1.3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0.1%。
  水泥、平板玻璃价格继续下行。据建材工业联合会统计,2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月均出厂价335元/吨,比1月份和去年12月份分别下跌4.23元/吨和7元/吨。平板玻璃月均出厂价60.91元/重量箱,比1月份和去年12月份分别下跌0.18元/重量箱和0.61元/重量箱。2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同比增长1.2%(去年12月末为下降11.6%);平板玻璃库存下降5.1%(去年12月末为增长4%)。
  化工:1—2月,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增速同比回落1.2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减缓0.9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乙烯增长2.3%,增速同比加快1.7个百分点;烧碱产量增长7.9%,增速同比加快2.8个百分点;纯碱产量增长2.2%,增速同比回落8.2个百分点。
  化肥产量继续保持增长。1—2月,农用氮、磷、钾化学肥料(折纯)产量1143万吨,同比增长6.6%,增速同比回落13.3个百分点,其中氮肥产量808万吨,增长5.2%。
  主要化工产品价格比去年末小幅上涨。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2月份,硫酸月均价为360元/吨,比去年末下跌50元/吨;尿素月均价为2190元/吨,上涨230元/吨;天然橡胶月均价25100元/吨,上涨2040元/吨;丙烯月均价10400元/吨,上涨200元/吨,同比增长6.1%。
  (二)装备工业
  装备工业生产略有恢复,但出口再现负增长。1—2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同比加快1个百分点,比去年三、四季度分别加快1.4个和1.6个百分点,呈现回升迹象,但仍低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0.9个百分点。出口未见起色,同时由于装备制造业长周期生产特点,前两个月情况还不足以说明趋势。1—2月,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0.5%(去年同期为增长9.1%),降幅比去年四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汽车、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2%和17.5%,增速同比加快5.3个和8.8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加快4.6个和4.9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2%,船舶行业增加值同比由去年12月份增长5.6%转为下降4.2%。
  农用机械生产升降互现,整体呈下降趋势。1—2月,饲料生产专用设备产量同比增长2.4倍,大型拖拉机产量下降24.9%,中、小型拖拉机产量分别增长5.9%和15.3%,收获机械增长30.4%,农产品初加工机械产量下降22.6%。
  受投资增速放缓影响,部分投资类产品产量下降明显。1—2月,起重机产量同比由去年12月份增长33.5%转为下降0.5%、混凝土机械产量增长5.7%,增速同比减缓36.9个百分点;挖掘机、装载机产量同比分别下降42.2%和17.8%,数控金属成形机床下降14.6%;铁路机车下降44.9%。
  汽车产销开局平稳。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1—2月,汽车产、销量分别为331万辆和339万辆,同比增长14.1%和14.7%,主要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去年同期同比分别下降4.93%和5.96%)。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273万辆和284万辆,增长17.8%和19.5%;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下降0.5%和5%。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有所提高。1—2月,销售中国品牌乘用车123万辆,同比增长20.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2%,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轿车销量增长占比增加。1—2月,销售1.6升及以下轿车146万辆,同比增长25.7%,高于轿车整体增速6.5个百分点;占轿车销售总量的比重为75.2%,同比提高3.9个百分点。汽车出口势头良好。1—2月,出口汽车14.1万辆,同比增长19.1%;其中出口乘用车和商用车分别为8.8万辆和5.3万辆,同比增长29.6%和4.9%。   除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同比小幅增长外,造船其他主要指标未有好转。1—2月,全国造船完工量56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6.5%;新承接船舶订单量50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9%,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77.6%。截至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0629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7.4%,比去年底手持订单下降0.6%,其中出口船舶占总量的85.5%。
  (三)消费品工业
  消费品工业运行生产增速同比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出口形势有所好转。1—2月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12月份分别回落0.1个和0.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8.8%,同比加快5.2个百分点,增速比去年三、四季度分别加快1.8个和1.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回升态势。
  轻工:受食品等行业增速回落影响,整个轻工行业增速出现较大幅度回落。1—2月,轻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增速同比回落3.4个百分点,比去年三、四季度分别提高0.2个和0.6个百分点,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5个百分点。轻工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提高6.5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加快2个百分点。
  食品行业增速同比大幅回落。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同比回落7.8个百分点;食品制造行业、饮料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2%和10.6%,同比回落5.6个和6个百分点。前两个月,整个食品工业增加值占轻工行业比重为49.2%,其增加值增速同比回落对整个轻工行业增长贡献率降低10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食品行业对轻工行业增长贡献率为49.4%,去年同期为59.4%)。
  大部分家电产品产量保持增长。1—2月,15种主要家电产品中有12种产量同比保持增长,其中5种产品产量增速超过20%。列入节能家电补贴政策的产品中,空调产量下降3.7%;家用电热水器增长1.7%;洗衣机产量增长6.9%;电冰箱增长7.6%。
  纸浆进口量价齐跌。1—2月,机制纸及纸板产量同比由去年12月份同比增长8.5%转为下降2.1%。另据海关统计,1—2月,进口纸浆245万吨,同比下降10%(上年12月份同比增长0.7%);进口均价667美元/吨,每吨较上年12月份下跌33.7美元。
  轻工产品出口增长较快。据海关统计,1—2月,家具、塑料产品和箱包出口额分别为88.1亿美元、49亿美元和44.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0.2%、57.4%和74.7%;灯具和鞋类出口额分别为32.9亿美元和88.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1倍和49%。
  纺织:生产增速回落。1—2月,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减缓0.3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纱、布产量分别增长11.3%和8.4%;服装增长26.3%。
  出口有所恢复。1—2月,纺织行业完成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7%,增速同比加快5.4个百分点,比去年三、四季度分别加快5.6个和0.8个百分点。另据海关统计,1—2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纺织品出口额为151亿美元,同比增长26.3%(去年同期为下降2.6%);服装出口额为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5.3%(去年同期为下降2.5%)。
  棉花价格小幅上涨。2月末,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价格为19325元/吨,比1月末和去年12月末分别上涨54元和124元;钱清市场纯棉纱价格为25955元/吨,比1月末和去年12月末分别上涨121元和213元;涤纶短纤价格为11450元/吨,比1月末下跌160元,但仍高于去年12月末;涤纶长丝(DTY)价格分别为13000元/吨,比去年12月末上涨150元。
  医药:1—2月,医药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同比减缓0.3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化学药品原药产量同比增长12.4%,中成药产量增长11.6%。
  烟草:1—2月,烟草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同比减缓8.3个百分点,比去年12月份减缓10.5个百分点。
  (四)电子制造业
  电子制造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1—2月,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8%,同比加快2.9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1个百分点,比12月份减缓1.5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长11.3%,增速同比加快3.1个百分点,比去年四季度减缓7.9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同比增长7.3%,其中笔记本计算机增长7.3%;手机增长35.1%;彩电产量增长6.8%,其中液晶电视机增长1.7%。
  计算机制造行业市场基本平稳。1—2月,计算机制造行业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2.9%,增速同比加快0.5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增长10.8%,加快0.4个百分点。
  (五)能源保障
  煤炭: 进口大幅增加。1—2月,进口煤炭5385万吨,同比增长34.3%,其中2月份进口2330万吨,增长13.4%。库存处于高位。据煤炭工业协会统计,2月末,煤炭企业库存为8000万吨,环比增加300万吨,同比增长21.2%;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230万吨,同比增长11%,存煤可用25天。主要港口存煤4717万吨,环比增长7.5%,同比增长9.3%。价格保持低位稳定。截止3月11日,秦皇岛5500大卡优混煤平仓价为620元/吨,同比下跌145元/吨,比年初下跌5元。
  电力: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757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比去年12月份减缓4.2个百分点。工业用电保持低速增长。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快报统计,1—2月工业用电量为5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轻工业用电量增长14%(去年同期为下降3.9%);重工业用电量增长2%,同比回落4.6个百分点。
  石油:1—2月,原油产量同比增长2.1%(去年同期为下降1.1%);原油加工量同比增长3%,增速同比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汽油增长14.4%,柴油下降0.5%。据海关统计,进口原油4593万吨,同比下降2.4%;进口均价为798美元/吨,同比下降1.7%,但比去年12月份上涨10.5美元/吨。
  国际油价先涨后跌。2月份布伦特原油月度均价达到116.3美元/桶,比1月份和去年12月份分别上涨3.3美元/桶和6.9美元/桶。近期原油价格下跌,截止3月15日,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为113.5美元/桶。
  三、交通运输情况
  铁路:据铁道部统计,1—2月,铁路日均装车17.1万车,同比增长0.5%;完成货物发送量6.49亿吨,同比下降0.5%;其中,煤炭运量3.87亿吨,下降1.9%。
其他文献
新疆有47个民族聚集,总人口2208.7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60%,多元文化在此汇聚。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7500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258亿元,增长35%。其中,社会发展领域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80亿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准确把握,科学谋划社会事业发展  “十二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工作理念。在编制社会发展行业规划时
期刊
一、2012年社会发展工作情况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社会发展工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把保障民生与扩大内需、调整结构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深化社会事业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有利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政策体系和制度安排,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  (一)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  一
期刊
党的十八大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战略机遇期我国产业发展所处的新阶段,以及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以创新为动力,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经济发展受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强,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还很突出,同时随着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以及信息化
期刊
近十年来,在美国掀起了一场气势浩大的能源革命,就是页岩气的生产量提升了十多倍,正在成为美国天然气的主力,并使美国在2009年超越俄罗斯而成为世界第一大天然气生产国。从人类历史看,每一次能源结构的变革都带来一轮新的经济繁荣。页岩气革命,为美国再工业化提供新的动力,也将给世界工业版图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看待页岩气革命对美国再工业化的影响,以及我国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这一新变化,是本文需要回答的问题。  
期刊
2012年12月27日,正值北京的隆冬季节,美国华资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伍启伦博士专程奔赴北京,参加国务院新闻办主管的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与华网商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京举行的“中华生态公益基金”启动暨合作签约仪式。这意味着这项有益中国千家万户的公益事业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基金成立第二天,本刊记者采访了这位热心中国公益事业的加籍华人伍启伦博士。他告诉记者,这次除了中华生态公益基金之外,还成立了另外两
期刊
2013年2月5日,《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出台。为什么要在此时出台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有什么背景情况,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什么,提出了哪些保障机制和措施。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强。  一、请介绍一下《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为什么要提有序健康发展?  制定和出台《指导意见》,充分考虑了物联网发展的国际、国内形势。  在
期刊
党的十八大为我国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我国城镇化发展即将进入质量与速度并重,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阶段。我国城镇化的动力主要有:政府、企业和个人、市场机制、产业聚集、农村剩余、效益、制度变迁、产业结构变革、外资、制度创新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等。实际上,城镇化的动力呈现阶段性差异和地区性差异,在城镇化的初始阶段,农业是城市化的基础条件;在城镇化的中期,由于工业化的集聚性,决定了工业的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
期刊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出台,对指导和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问: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有哪些重大意义?  答: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作为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面临
期刊
志丹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西北部,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将军的故乡,被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石油工业是该县的支柱型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超过90%,对经济实力的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依靠“卖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发展也无形中被资源所“绑架”,发展也向现实提出了拷问:没有了资源怎么办?对此,县委县政府领导也意识到这一点,及时提出了“工商兴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在狠抓石油龙头
期刊
民生问题,事关亿万民众的切身利益,历来为社会各界关注。今年两会,民生问题备受会内会外关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过去的五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我国胜利完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