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信息港:全面深化融通多领域平台 筑中国—东盟“数字丝绸之路”

来源 :中国-东盟博览(政经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和东盟国家有着发展数字经济的广泛需求和巨大潜力,而中国—东盟信息港正是处在数字经济时代浪潮下,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总体布局要求,由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建设,共筑“数字丝绸之路”的重要平台。
  2020年,作为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的重要活动,第4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于11月圆满举行。论坛以“数联东盟 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推进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往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的举办已积累丰硕成果,影响力持续扩大。在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构建中国—东盟信息港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俨然成为双方建立互信、深化合作的平台,成为东盟乃至世界认识广西、了解广西的重要窗口。
  中国—东盟信息港与数字广西各领域相互支撑、相互融合
  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最有力的引擎,互联网支撑创业创新、助力产业升级的作用日益增强,效果不断凸显。中国—东盟信息港的建设让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能够更多分享到数字经济发展红利,让互联网更多造福中国和东盟国家人民。
  中国—东盟信息港自2016年6月成立以来,就始终按照《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规划方案》要求,围绕基础设施、经贸服务、技术合作、信息共享、人文交流等五大平台,立足广西,面向东盟,推进中国与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东盟信息港已打下合作互利发展的良好基础。截至2020年11月,中国东信已与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柬埔寨及越南9个国家在数字政府、数字企业、数字产业、新型通信等领域开展了20多个项目的对接及落地合作,将中国互联网应用领域先进技术和成熟商业模式在东盟国家进行合作推广,助力东盟国家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中国—东盟“数字丝绸之路”。
  此外,在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领域,中国—东盟信息港进一步促进国内外通信企业深度合作。信息基础设施按照“1-3-10-5-7”进行规划建设,部分项目已建成投产,其中国际通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已建成亚太直达、南亚中东—西非—欧洲5号、亚非欧1号三条国际通信海缆,已建成中越凭祥、中越东兴、中老孟纳、中缅秘鲁四路国际陆路光缆,实现中国与越南、缅甸、老挝等东盟国家的对接。其他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中国—东盟信息港信息基础设施“大通道”的建成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论坛释放新动力 为构建中国—东盟信息港添砖加瓦
  中国—东盟信息港和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两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论坛为双方共商共建共享搭建对话交流平台,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交流和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
  本届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包括1个主论坛,5G网络建设与应用论坛、人工智能峰会、电子商务论坛、北斗应用与产业发展合作论坛、鲲鹏数字新生态产业论坛、人工智能文化教育发展论坛、数字丝路产业合作论坛等7个分论坛,以及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展览。主论坛立足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和信息技术发展最前沿,着眼促进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凝聚合作新共识,推进互联网经贸服务、人文交流和技术合作,推动“一带一路”、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开创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创新发展新篇章。
  2019年,广西数字经济总量达6593.27亿元,排名全国第18位,高于同期GDP全国排名1位。数字经济已成为领跑广西经济体系的重要经济支柱,数字广西则是中国—东盟信息港的核心支点。
  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发布《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广西建设白皮书》,白皮书全文包括建设背景、双循环互促共进、中国—东盟信息港成效、数字广西成效、展望与建议五大部分。为绘就中国—东盟信息港美好蓝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使“数字广西”建设有迹可循。
  5G论坛还发布了《广西5G网络建设与应用创新白皮书》,详细介绍广西5G产业发展情况、取得的亮眼成绩及对未来的展望。此外,论坛还促成一大批项目合作协议签订,发布项目建设系列成果。
  线上同步举办的中国—东盟数字技术展览积极应对全球疫情,让无法现场参展的嘉宾也能云逛丰富多样的高科技展览,线上体验最新IT技术与创新应用,见证中国—东盟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展览搭建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5G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与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与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线上展厅,邀请西门子、华为、阿里、腾讯、移动、联通、电信、浪潮、讯飞、紫光、大疆、天融信、迪普、祥云等一批知名优秀企业线上参展。
  愿景变现实 未来更可期
  2020年11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的重要致辞中表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一道,在提升科技创新,深化数字经济合作上携手合作。在智慧城市、5G、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大数据、区块链、远程医疗等领域打造更多新的合作亮点,加强数据安全保护和政策沟通协调,为双方经济社会发展培育更多新动能。建设中国—东盟信息港,打造“数字丝绸之路”。
  眼下,中国—东盟信息港清晰的建设规划路径已铺展,中国—东盟信息港的未来可期。下一步,中国—东盟信息港与数字广西的发展讲继续夯实五大平台建设,夯实数字通道信息枢纽,构建中国—东盟合作基石;深化信息交融合作共享,培育国际数字要素市场;激活数字贸易发展动能,开创共建共享共赢局面;加强技术创新服务集聚,构建出海东盟服务高地;拓展数字经济合作空间,应用创新缩小数字鸿沟;加强区域合作机制对接,助力形成双循环新格局。将继续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增进中国和东盟国家互信、對话和交流,进一步凝聚建设共识,推动信息港从愿景变成现实。
其他文献
“广西是中国面对东盟开放的前沿,有助于我们企业进一步辐射东南亚,扩大销售。没有市场,就没有落地的可能。”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道。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带动的步步上涨的市场需求催生了玖龍纸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玖龙纸业)扩大生产的需要,这一次,玖龙纸业选择了广西。  在2020年12月举行的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助推“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大会签约仪式上,中国造
期刊
随着脱欧谈判过渡期届满,英国与欧盟的脱欧协议持续陷入僵局。但是,英国及时调整方向,把眼光放到了亚洲,积极开拓自贸谈判,目前已经取得与新加坡、越南两个国家签订自贸协议的重要进步。  英国国际贸易大臣Liz Truss:与新加坡和越南的双边自贸协定,是英国广泛战略投资的一部分,不仅将带来几十亿英镑的贸易额,也为未来的数字合作伙伴关系,和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奠定基础。  新加
期刊
千百年来,她是渔人赖以生存的生命线,是商人跨海营生的大商道,是信徒追寻经典的朝圣路,是使者交流文明的舞台。世界史上恐怕再没有一条航路,像海上丝绸之路那样,用千年丈量时光,用万里丈量跨度,历久弥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自2000多年前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就已有密切的经贸、人文往来,在基因传承中,历史与今天不期而遇。今天,如何做好区域内文化遗产保护,让中国与东南亚的友好往来得到延续,是我们需要从海上丝绸之路发
期刊
美国当地时间2020年12月14日,美国选举人团共538位选举人按照各州选举结果投下选举人票,正式选出美国总统和副总统,确认民主党人拜登赢得美国大选,成为新一届美国总统。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许多国家期待美国在拜登政府领导下发挥国际领导力,一起合作克服全球所面对的挑战,尤其是眼前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危机;除了新加坡,东南亚有许多国家欢迎美国加强参与亚太区域事务,拜登政府可以继续把新加坡视为伙伴和朋
期刊
尽管中国与东盟地区的经济在逐渐复苏,甚至在贸易合作方面保持着逆势上扬、稳步前行的势头,但每日仍在增长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人数,不断新添的防疫措施指令等,仍让人们意识到:口罩还未能摘下,抗击疫情依然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大背景。  当前,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主的传染病防控仍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的重要任务,而双方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开展的诸多合作,正是这份“考卷”得以被打上高分的诀窍。中国—东盟博览会(以
期刊
从中国的莫高窟到柬埔寨的吴哥窟,从中国的昆曲到泰国的孔剧,中国与东盟国家山水相依,文化共通,拥有诸多的文化遗产。这份宝贵的历史财富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而如何推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开发始终是双边需共同聚焦的问题。  近期,第15届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桂林市圆满落幕。来自中国、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以及中国各省市专家、学者等国内外嘉宾出席论坛,围绕
期刊
As night falls, Nanning, a metropolis situated on the banks of the Yong River -- the chief southern tributary of the Xi River, begins to reveal her true colours. With lights brilliantly illuminated ev
期刊
“中国具有实际经验和经济影响力,能极大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数十亿生命。”在谈及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如何影响世界卫生健康领域发展时,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曾如此表示。在短短的十余年时间里,中国对全球卫生治理的参与经历了从融入者到支持者再到倡导者的多重角色转换,为了能在其中更好地彰显中国担当、贡献中国力量,“健康丝绸之路”的提出顺理成章。  近年来,加强卫生健康合作是中国—东盟多领域合作中的一
期刊
“当前全球已进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数字经济时代。”在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举行的中国—东盟5G网络建设与应用论坛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说道。而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正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本次论坛上,我们不仅能看到5G技术本身的巨大发展潜力,也能看到中国—东盟对发展5G技术的期待及已经取得的合作成果。  5G赋能千行百业,造就数字经济新引擎  中国工
期刊
在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世界经济遭受重创的当下,“数字丝路”为中国—东盟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在2020年“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年”中,数字产业合作更是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  作为第17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框架下的重要论坛之一,2020中国—东盟信息港数字丝路产业合作论坛如约而至。中国与东盟国家数字经济主管部门官员、知名企业家、权威专家“云相聚”广西南宁,共同探讨中国—东盟如何在数字经济领域深度合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