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伴无功能肾合并肾盂癌的漏诊分析

来源 :西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ags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肾结石伴无功能肾合并肾盂癌的漏诊原因。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4例肾结石伴无功能肾合并肾盂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70~78岁;肾结石病史11~16年。4例患者均出现腰痛、血尿及合并泌尿道感染,其中2例合并发热,静脉尿路造影、彩超及CT等检查均未发现肾盂癌。1例患者因合并输尿管下段结石及膀胱结石,遂行肾输尿管切除及膀胱切开取石术,其余3例行单纯肾切除。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原发肾盂腺癌1例,肾盂尿路上皮细胞癌2例,肾盂鳞状细胞癌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lncRNA TUG1对哮喘患儿气道平滑肌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和非哮喘患儿气道平滑肌组织;分离培养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将其分为si-NC组、si-TUG1组、miR-mimics-NC组、miR-326-mimics组、si-NC+miR-inhibitor-NC组、si-TUG1+miR-inhibitor-NC组及si-TUG1+miR-326 inhibitor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
目的探讨JAK-STAT信号通路及其抑制剂在脊髓损伤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0只SD大鼠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在手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只,A组在造成脊髓损伤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B组在造成脊髓损伤后腹腔注射JAK-STAT信号通路抑制剂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在治疗后的运动功能障碍评分、脊髓损伤行为学评分(BBB评分),HE染色检测两组脊髓损伤的病理变化、Ki67免疫组化染色检测两组的细胞增殖表达情况,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核凋亡状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建立脊髓损伤模型后,生理盐水组运动功能
目的观察内质网应激反应(ERS)对哮喘大鼠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黏蛋白5AC(MUC5AC)的作用。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卵清白蛋白(OVA)组、小干扰RNA(siRNA)组、阴性对照(NC)组及4-苯基丁酸(4-PBA)组,每组10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采用OVA建立哮喘模型。相应干预后,比较各组Penh值;计算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百分比(%);检测BALF中白介素(IL)-4、干扰素(IFN)-γ水平;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检测Sec6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
目的探讨水飞蓟宾对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45只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水飞蓟宾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大鼠使用硫代乙酰胺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水飞蓟宾组大鼠按照75.6 mg/kg的剂量给予水飞蓟宾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大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1次/d,给药6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酶联免疫吸附
目的比较刮除灭活内固定与瘤段切除重建两种术式治疗膝关节周围CampanacciⅢ级骨巨细胞瘤(GCTB)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评价、局部复发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42例膝关节周围CampanacciⅢ级GCTB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辅助行走时间、末次随访下肢功能MSTS及AKS评分和肿瘤复发情况。对比两种手术方式对CampanacciⅢ级GCTB患者肿瘤转归及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
目的探讨经旁骶尾入路改良手术治疗成人骶前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2010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9例成人骶前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改良手术方式:将传统的俯卧折刀位经旁骶尾入路改为左侧卧位右下肢屈曲的经旁骶尾入路,传统切除骶尾骨增加显露的方式改为完整保留骶尾骨,对部分肿瘤与周围致密粘连的患者在致密粘连区行肿瘤内层上皮切除,所有患者肿瘤切除后重建肛尾韧带及盆底肌,完成盆底解剖复位。结果9例患者全部保留骶尾骨及完整重建盆底;7例完整切除,2例大部切除+局部肿瘤内层上皮切
目的对1家系2例X-连锁低血磷性佝偻病(XLH)的PHEX基因突变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致病机制,为XLH的早诊早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收集1个家系2例XLH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并与相关数据库对比得到PHEX基因突变,应用QPCR对突变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该家系2例患者均存在PHEX基因拷贝数变异(CNVs),PHEX Exon10-11 del,先证者Ⅱ:1为半合子突变,患者Ⅱ:2为杂合突变。应用磷酸盐合剂和骨化三醇治疗后,先证者Ⅱ:1的身高SDS由原来的5.6 SD升至2.8 SD,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例关节镜下松解臀肌挛缩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刘玉杰臀肌挛缩分型:条索型6例,扇型3例,混合型2例和阔筋膜张肌挛缩型1例;均在关节镜下射频松解挛缩带,直至屈曲、内收、内旋髋关节弹响消失。通过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臀肌挛缩功能量化评分、髋关节运动评分(HOS-sport)及髋关节日常生活评分(HOS-ADL)评估疗效。结果术后有2例出现局部血肿,经局部加压包扎后2~3 d血肿吸收;无切口感染以及坐骨神经损伤;平均
目的探讨三维(3D)打印PSI导板辅助单髁关节置换术(UKA)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1月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科收治的膝关节内侧骨间室关节炎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D打印个体化导板组(PSI组,n=40)与传统UKA组(CON组,n=40)。PSI组中,患者年龄50~68岁,平均(58.5±11.5)岁;CON组中,患者年龄55~72岁,平均(61.5±23.6)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ROM)
目的探讨去铁胺(DFO)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因此对脊髓损伤修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对40只SD大鼠进行脊髓损伤造模,并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10只,对照组10只,DFO 30 mg/Kg腹腔注射组(DFO 30组)10只以及100 mg/Kg腹腔注射组(DFO 100组)10只。术后观察大鼠行为学功能,脊髓病理学改变以及HIF-1α/VEGF表达情况。结果术后1周开始,DFO两组大鼠行为学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均P<0.05);而术后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