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生命之书的地质工程师

来源 :求学·志愿填报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vxq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小贴士·
  从业者:金园
  从业年限:1年
  一句话感受:永葆热爱,专注当下
  从业地点:北京
  对口专业:地质学、采矿工程、地质工程
  从业门槛:本科
  能力要求:拥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地质研究能力、外语能力
  晋升路径:地质工程师→矿产评估师→地质合资格人/企业高管
  薪资水平:10万—20万元/年
  入职提醒:从事这份工作学习能力要強,要善于沟通
  根据国家卫健委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 岁。如果活着的生命体都有寿命,那地球上的非生命体呢?如果它们也有寿命,我们可以预估它们的生命周期吗?如果我们能预知自己的生命周期,我们可以合理规划每一天,尽己所能,去提升生命的价值;如果我们能预知非生命体的生命周期,那我们又该如何有效规划运用它们,尽其所能,延长它们的寿命?
  想了解这些,不妨先来了解我的工作:探究矿山生命及延续其生命线的地质工程储量估算师。
  矿山也有寿命
  矿山也有寿命,因为矿产资源是有限的,现有的矿藏总有一天会被开采殆尽。
  在中国,有近百座老矿山被称为“危机矿山”(寿命不足15 年),这些矿山开采时间长,浅部资源都消耗殆尽,我们亟须向深部勘探,延续其现有的生命线。但深部有没有矿,深部矿体展布如何等,这些问题,传统的地质勘探方法解答不了。此外,所有正在开采或尚未开采的年轻矿山也要提前“关心”自己的寿命问题:矿产资源还有多少储量,还能开采多久……这些问题,肉眼观察不到。所以,我们地质工程储量估算师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给矿山数字化的一天
  根据矿山现有的开采数据,统计矿石的品位,建立矿体的三维模型,运用地质统计学等方法估算矿石的储量,从而预计矿山的开采年限,试图延长它们的生命线,就是矿山数字化。
  矿山是一手资料数据的源头,与矿山打交道是我们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我们从矿山处获得的一手地质资料一般包括各种图件(平面图、剖面图等)和数据表格(矿石品位、岩性分布等)。再根据需要,将数据整理成规范的格式,进而建立地质数据库。
  然后,我们会和相关人员沟通具体的工业指标,用于建立矿体、岩体三维模型。模型建立后,我们便可以在三维空间中,直接观察到矿体的空间分布情况、形状。矿体是否会向深部延展?哪里是矿体产出的有利空间位置……这些都可以通过三维模型得到基本的解答。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判断哪些区域适合布置工程,有利于找到新的矿体。
  接着,我们会选取合适的统计学方法,根据矿山现有的品位数据,估算矿山还有多少吨矿石可供开采,依据现在的开采速度,矿山还可以开采多久,即矿山当前的寿命有多长。
  在得知所有数据之后,最后一步就是将数据成果文字化,向公司提交文字报告。得到审核认可后,数字化的工作才算真正告一段落。
  基于工作的性质,捧着一台电脑,在室内建模是我的工作常态。不同于一线的地质勘探人员常年在野外,室内才是我们的天下。如有工作需要,偶尔我也会被派到矿山进行技术交流,但这和上山下井的一线地质工作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室内的辛苦不能与出野外的辛苦相提并论。
  不懂地质的室内建模人不是好的估算师
  地质工程储量估算师要求“一专多长”。“一专”指地质知识。我们出野外少,并不代表可以不懂地质,相反,好的地质工程储量估算师基本上是地质相关专业出身。“地基不牢,地动山摇。”地质专业知识是地质工作的“地基”,基础不牢固,就无法准确建立模型。除这“一专”外,我们地质工程储量估算师还要有“多长”。
  “多长”之一,是数据分析能力,它是数字化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包括基本的Excel 数据处理、函数运用能力,还有更高级的Python技能。想起以前我面试时,在简历上“大言不惭”:写着“精通Excel”,结果到实际工作中,连最基本的“批量插入空白行”都要问问“度娘”,才发现在学校学到的Excel 知识根本达不到工作的要求。为此我特意找了Excel 知识的网课来学习,以便针对性地补短。“多长”之二是数理统计知识,包括基本统计学、距离幂次法、克里格法等。在后期的储量估算中,数理统计知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正确地选择估算方法,如何精确地估算储量等,都要用到数理统计知识。数据分析能力和数理统计知识就如同两条腿,有一条“营养不良” 就会跛脚,职业之路便走得不顺不远。
  除此之外,采矿学知识、报告撰写能力、多语种(英语)能力都是加分项,长处越多,在职场的竞争力越大。在全球化的今天,在行业的大背景下,多掌握一项技能,也许我们就能比他人更快地适应潮流的变化。
  敢问路在何方,路要自己“走出去”
  作为地质工程储量估算师,发展方向在哪儿?国家对地质工作者的要求是要“走出去”,推进“数字化”。“走出去”意味着要和国际接轨,“数字化”意味着要推动传统地质向数字地质转型。
  在大数据智能化时代,“智能矿山”“数字矿山”是以后的发展趋势,运用更先进的智能技术指导矿山开采、维系企业运作、进行三维模拟,在国外已经实现。尤其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矿山数字化发展已有几十年,他们掌握先进的地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所以“走出去”与国际接轨,是行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地质工程储量估算师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
  我们可以作为海外矿产资源评估师,对即将进行矿产采购的海外矿山,进行资源储量的评定,判断资源并购的风险;我们也可以作为合资格人,主导矿山项目的开采、估算;我们还可以转战管理层,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等等。未来职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单一,我们在同一起点上,可以奔向不同的道路。
  如果你还不知道哪条是你向往的道路,那么就专注脚下,去发现路吧。毕竟现在任何一条被称之为“路”的道路,在之前都不是路,也许你可以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而非踏上现有的轨道。作为一个刚上路的职场新手,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往哪个岔路口走,哪个方向才是我坚定追求的目标,所以我就先从自己手上现有的项目开始,把当下储量估算的工作做好,从中掌握新的知识、方法和思路,并训练新的技能。在自己所能接触的工作范围内,不断发现创新点,寻找价值点,一点点地积累经验,慢慢地找到自己的志向所在。我相信,点点滴滴的收获,终将积少成多,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推动我迈上新的台阶。
  所以别问路在何方,路一直在脚下。愿我们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撰写属于自己的职业生命之书。
其他文献
在传统观念中,大家都认为民族类院校学生毕业后必须返回原籍分配就业。但这几年,民族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方式与普通院校已无二致——自主择业,双向选择,读研、考事业单位、考公务员、进企业、自主创业……同样精彩纷呈。  虽然在就业方式上,民族院校与普通院校没有太大区别,但在就业的其他方面,民族院校自有特点。民族院校专业设置大都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这为毕业生在当地就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广西民族大学
期刊
没有哪个专业能永远火热灼人,也没有哪个专业会一直冷若冰霜。相同的十年时光,迥异的进化速度。有的专业应社会发展枝繁叶茂,有的根系发达稳中有升,而有的只能在优胜劣汰中萎缩(详见下表)。而专业就业率,也在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更迭中沉浮起落。    2007年与1998年高校专业设置概览  (本表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08年教育部发展规划组编著的《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7
期刊
对于民族院校我们有太多的不了解,有太多的道听途说,这些都足以让我们对民族院校心存偏见,甚至在选择高校时对其不甚关注。但当我们真的走近,才发现,原来民族院校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办学理念的坚持,更有培养方式的更新与惊喜。    求学:民族院校是我国高等院中校比较特殊的类别,您认为它与普通院校的区别主要在哪里呢?  欧书记:民族院校与我国特定社会背景的关系决定了它与普通高校最本质的区别,即办学宗旨的不同。普
期刊
  
期刊
作者简介:张春知,男,清华大学教育管理学硕士。现任职于新疆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1711、1662、1733,这是2008~2010年度教育部公布的审批同意设置的高校本科新增专业数量。除此,2010年7月底,教育部又公布了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140个本科专业。  “未来环境”“人类生活”“新兴产业”是这140个新专业的共同标签,纳米技术领域、能源技术领域、物联网、新
期刊
专业选择过程中,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做到百战不殆;要想做到百战不殆,就必须知己知彼;要想做到知己知彼,就必须对专业进行深入细致的、具有前瞻性的研究和思考,以便制定最佳选择策略。    一哄而起的事情,结局往往是一哄而散。  近十年,生物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技术是21世纪的摇钱树”的说法获得了诸多专家的认同,生物技术专业也受到了考生前所未有的青睐,连续数年
期刊
1895年12月28日,在巴黎的嘉布欣大道上的咖啡厅地下室里,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放映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火车到站》,这是一部由仅有55秒长的镜头组成的电影,当时蒸汽火车在镜头里从远处缓缓驶近时,在场的贵族们以为它要冲出来了,吓得东倒西歪。他们大概没有想到,这些逼真的活画面后来真的翻天覆地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从百到个”凝练的精品  有人说图片摄影是在做减法,因为是在选取事物最具表现力的东西并呈
期刊
花无百日红。在专业的世界里,没有一成不变的热门与冷门。今日的冷门,也许会在明天爆冷成为专业王国的黑马,成为考生争相报考的热门。140个新兴专业的强势加入,究竟是老树发新枝还是新瓶装旧酒?会不会搅动专业的冷热格局?在它们之中又会诞生多少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    2010年7月,教育部公布同意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名单。此次新增设的140个专业(部分新增专业与开设院校名单见下表)
期刊
恐龙早已灭绝,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博物馆的白骨架。而1993年的一部《侏罗纪公园》,让恐龙在现代社会有血有肉,还要追着猎杀人类……原来是电影工作者在恐龙仅存的骨架上,通过数字技术的方式,给它造了一副“肉身”。  电影《2012》中排山倒海尾随的地壳崩塌和下陷,淹没所有陆地的灾难性洪灾,让人紧张得寒毛直竖,电影特效营造出的末世景象久久还在脑海中徘徊。这些为了满足我们的视觉快感,用想象力勾勒的奇景,就
期刊
人的一生当中常偶遇千奇百怪的事情,有人仅把它当作奇谈怪事在茶余饭后付之一笑,有人认真思考现象背后的原理,于是乎他们改善了人类的生活和自己的人生轨迹——这就是普通人与大师的区别。  “懒汉”弗莱明发现青霉素  “适度懒散法则”用来形容一些意外(通常指糟糕)的事情,却最终成为了对人类有益的发现。最有名的例子就是亚历山大弗莱明的经历,他两次在实验室里获得的意外发现都对人类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一次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