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野生鲶鱼有“钱”图(二)

来源 :农村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_mosquito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稻田放养。放养野生鲶鱼的稻田应选择水源充足,能排能灌,天干不旱,洪水不淹,水质良好无污染的地方。田块面积以667平方米(1亩)左右为宜。放鱼种前,要加高、加厚田埂,开挖鱼沟和鱼坑,要建好进、出水口的拦鱼防逃设备。投放的鱼种规格要选用每尾8厘米以上的鱼种。每667平方米放种苗1500~2000尾,并用50克/升的食盐溶液对鱼体进行严格消毒。可以混养一些鲤鱼、草鱼鱼种。在饲养过程中,可投喂从其他水域中捕获的野生杂鱼或采购廉价低值鱼作为饲料,或将这类小杂鱼用绞肉机绞成肉泥,混合其他植物饲料,以面粉黏合制成混合饵料投喂。如果养殖规模较大,则须使用全价颗粒饲料才能满足大面积生产的需求。平时应常注水和更换新水,保证水质肥、活、嫩、爽。野生鲶比其他许多鱼类的抗病能力更强,所以常见的疾病并不多。相对而言,野生鲶在苗种阶段的鱼病稍多些,常见的有白嘴白皮病、小瓜虫病和出血病等。成鱼阶段易患肠炎病、打印病、鲺病等。这些病害发生的原因,往往是鱼池清塘消毒不好,苗种放养密度过大,水质变坏未能及时改善,投喂的饵料带来病原体等。
  四、网箱饲养。
  1.网箱架设。网箱应架设在相对开阔、向阳、有一定风浪或有缓流的水域,水深5米以上,透明度1米左右,全年22℃以上的水温有3~5个月。一般常采用三级网箱养殖。放养4~5厘米长的鱼种,先在0.6~0.8厘米网目的一级鱼种网箱中培育,长到一定规格后,转入1~1.5厘米网目二级鱼种网箱饲养,最后转入2.5~3.5厘米网目三级鱼种网箱养殖。
  2.鱼种放养。一级网箱饲养的密度,以每平方米用4~5厘米的鱼种400~600尾,饲养15~20天后,清箱过筛,大小不同的分箱饲养,达8厘米以上的鱼种按每平方米300~400尾的密度另箱分养,当鱼种规格达到16厘米左右,转入二级鱼种网箱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200~250尾。当其尾重达25克左右时,转入成鱼网箱饲养,这时的密度为每平方米120~150尾。如果投放尾重400克左右的隔年鱼种,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控制在30~50尾。
  3.合理投喂。成鱼养殖饲料配方中蛋白含量为35%即可,其中鱼粉25%、花生仁粉18%、酵母粉5%、鱼油1.1%、玉米粉10.4%、复方氨基酸2%、预混料2.5%。加工中要注意原料尽可能粉碎得细些,并且黏合剂质量要好,以保证饲料颗粒在水中1天左右不松散,以提高野生鲶摄食利用率。网箱内必须设置饲料台,一般每10平方米设1个,悬挂在箱内离网底20~30厘米处。投喂时将饲料撒在饲料台上方水面,在饲料颗粒逐渐下沉的过程中被野生鲶吞食。投喂量:当野生鲶全长5~10厘米时,日投饵率为鱼体重的8%~10%,日投喂3~4次;野生鲶全长10~13厘米时,日投饵率为4%~6%,日投喂2~3次;全长在23厘米以上时,投饵率可降为1%~3%,日投喂1~2次,每天最后1次投饵可安排在晚上22时左右进行。(全文完)(江西省贵溪市鸿塘鲶苗场 徐理炳 邮编:335409 电话:13907010866)
其他文献
在畜禽生产中,为预防和控制疫病,消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检消结合”的重要手段。要使消毒药达到及时杀灭病原体,有效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应注重以下几点:  1.消毒剂的选配要得当。选择消毒剂要根据不同的消毒对象、要求和环境条件等,使用当地兽医防疫部门推荐的消毒剂。选购时要检查其标签和说明书,以确定是否兽医药监部门批准生产、销售的合格产品并在有效期内的消毒剂。选择价格低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饮料广告无处不在。喝饮料的孩子越来越多,喝"白开水"的却越来越少。这实际上是一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不良倾向。营养专家认为,经常喝饮
期刊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年所有时间、任何年龄的人群均可发生此病,但以5岁以下的小儿为多见。病初起时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几天后热退,而咳嗽加重,尤以夜间明显加重。2~6周后出现特殊性的痉挛性咳嗽,咳时表情痛苦,面红耳赤,涕泪交流,舌向后伸,口唇发紫,甚至大小便失禁,一声接一声地连咳并伴发出“鸡鸣”似的吸气声,直至吐出黏液性痰或胃内容物为止,严重影响患儿睡眠,使之精神疲倦。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