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叶坪推开历史之门

来源 :小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区新貌 漫步在叶坪,犹如走进一幅秀丽的田园画卷,美丽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

   走进江西省瑞金市叶坪社区谢家祠堂,仿佛推开了一扇历史的厚重大门。
   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宣告成立崭新的国家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首次以国家形态登上中国政治的舞台,开始治国安民的伟大预演。
   叶坪革命旧址群位于瑞金市叶坪镇叶坪社区,现存“一苏大”会址、中共苏区中央局、红军烈士纪念塔等革命旧址和纪念建筑物共23处。
   历史在这里回响,伟业在这里启航。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预演到建党100周年,始终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不断延展的是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壮丽征程。

人民當家做主的基层实践


   叶坪素有“共和国摇篮第一村”的美誉。如今,走进风景如画的叶坪,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和谐新景,处处能见到农村的新面貌,时时能感受到老区人民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叶坪有着光荣的历史。1931年11月7日,古樟掩映的叶坪张灯结彩,鼓乐喧天,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召开,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人民委员会主席。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处于被分割状态的各根据地的中枢指挥作用,在政治上也产生了很大影响,推动了各根据地的政权、经济、文化教育和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曾经表示,“这是一个国家的雏形,麻雀虽小,肝胆齐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实行工农兵代表大会制度,选举产生各级苏维埃政府,广泛吸收工农群众代表参加政权管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瑞金市万年青水泥公司职工黄文生曾经说道:“工农群众登上国家议政殿堂,正是从这里开始。”
   党史专家表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一次预演。“这个政权已具备新中国的基本特征,在很多地方是相似的。”中共瑞金市委党史办主任刘前华说。
   昔日红都迹尚留,为民本色传千秋。
   80多年后,叶坪社区一本红色封皮的会议记录本,见证今天人民当家做主的基层实践。
   两年前,叶坪改造600多亩农田发展蔬菜产业。叶坪社区党总支书记钟子平回忆,当时所有村民小组都开会,在家的派代表,不在家的打电话,“必须征得村民同意”。
   坐在自家小楼里,59岁的村民谢佰林说,2012年,在政府补助下,家里推倒老房,盖起小楼。
   80多年前,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
   80多年后,随着201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精准扶贫的实施,群众住房难、喝水难、行路难等问题基本解决。
   中共赣州市委党史办主任胡日旺表示,从苏区时期帮群众盖房到如今赣南300多万农民告别土坯房,民生优先的理念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过程中一脉相承。

红色旅游,特色名片


   近两年,叶坪紧紧抓住产业、就业两条主线,补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带来的短板,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一是积极培育产业致富带头人。从扶贫企业、经营主体中确定了3名产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了34名贫困户务工就业、发展产业,可以实现每年平均1.5万元的增收。
   二是积极发展扶贫经营主体。打造“一村一品”,高标准推进大棚蔬菜建设,目前已完成230亩,流转9户贫困户土地,年均租金800元/亩;依托金叶蔬菜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带贫益贫模式,与贫困户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基地吸纳了2名贫困户种植大棚蔬菜或长期在基地务工,拓宽了经济收入来源渠道。
   三是鼓励贫困户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对贫困户宣传种粮每亩300元补助政策,激发贫困户种粮热情,确保贫困户良田不撂荒、有收成。
   四是积极申报有业可扶项目。为20名贫困对象申报了有业可扶项目,共发放1.36万斤有机肥料,总资金3万元,扶持产业发展。
   五是积极创办扶贫车间。在原有一个扶贫车间(锐俊鞋业)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新纪元鞋业申报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在此务工。
   初夏时节,村民谢益柱家的院子后面,一簇簇竹子格外茂盛,竹子旁的空地上植起了草坪,还修建了几个石凳子、一张石桌子。种竹子的地方原来是村民的旱厕,这些旱厕在征得村民的同意后,推倒种上了绿草、翠竹,变成了大家休闲的地方。
   在叶坪社区,每隔20米远就有一个垃圾分类箱,每户人家门口都摆放了一个垃圾桶。垃圾处理一直是社区里的一大难题。为让村民更积极投身到家园美化中来,一户人家领取一个固定编号的垃圾桶,村里专门的保洁员每天将金属、纸、玻璃、塑料、废旧家电等垃圾回收变卖,将分出的剩饭馊菜、落叶秸秆、果皮果壳等有机垃圾进行堆肥处理,余下的渣土砖瓦、沙石等建筑垃圾进行填埋。
   在村民朱晓凤家,干净整洁的厨房、卫生间和城里人家没两样。“前年,政府补贴了1000多元‘改厨改厕改栏’,我家用上了沼气后,来了个大变样。”围绕农村沼气池,叶坪已形成了“猪—沼—果”“猪—沼—稻”“猪—沼—菜”等多种循环经济链条。沼气的使用为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开辟了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村里规模种植无公害蔬菜达20种,村里的蔬菜基地还获得“全省无公害蔬菜基地”称号。
   村子美了,游客来了,今年上半年,叶坪社区接待游客逾10万人次。村民都说,这得益于大家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桃花深处春光好,古樟树下有人家。如今,漫步在叶坪,犹如走进一幅秀丽的田园画卷,美丽乡村的气息扑面而来。
   社区里,一排排靓丽的小洋楼和桂花树、樟树等各色花草树木相互掩映;红军广场上,村民带着孩子们在休闲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村民谢火生说,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村民泥土房大多破烂不堪。此前,政府出资200多万元帮助叶坪建设新村,统一规划设计,配套完善了道路、文化活动室等相关设施,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犹如生活在花园里……
   随着红色旅游的大发展,在叶坪社区,许多农民办起“红军餐馆”等实体,吃上了“红色旅游饭”。瑞金还把叶坪不少村小组与革命旧居旧址连为一体进行规划,建成旅游新景点,加快村民增收致富步伐。
   新村新景新生活。如今的叶坪成为瑞金最大的商品蔬菜生产和供应基地,成为赣州产业发展“明星村”、红色旅游新村。家家盖起小洋楼,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同时,通过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叶坪建起了一流的敬老院和希望小学,营造了“10分钟医疗服务圈”,新农合覆盖率达98.3%……
   村庄变美吸引了人才的回流,很多在外务工的村民看到家乡的变化,纷纷表示愿意回来创业、发展;村庄变美了,新的业态也在萌芽迸发,一些村庄的劣势转化为发展的优势,如臭水塘的水变清了,村民养上了“黄金”草鱼,既可高价贩卖到市场上,也可发展休闲垂钓、农家乐。
   利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独特的产品内容整合,将教育培训、景区观光、文化展览、酒店餐饮等融为一体,叶坪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其他文献
中国南亚热带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迅速,环境破坏严重,区域生态系统退化加剧。种植人工林被认为是减少水土流失、实现植被快速恢复的有效措施之一。目前对生态恢复过程中的人工林土壤养分含量、蓄水量、土壤酶活性等已开展了较多研究,但基于实测数据对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估的研究较为少见。以广东鹤山10树种混交林(10 species mixed plantation,10NS)、16树种混交林(16 species mixed plantation,16NS)2种人工混交林,尾叶桉纯林(Eucalypyus
电梯作为一种特种设备,具有机电一体化特征,极易受到多项因素的影响,因而对于运行的安全性存在较高要求,为有效规避安全隐患,必须要做好特种设备电梯的安全管理。本文就特种
本文指出在创造性评判过程应当注意技术特征拆分、技术启示的判断及公知常识的说理几个方面,并结合审查实践案例进行辅助说明,以期更加深入且客观地进行创造性判定。引言创造
一、前言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在新形势、新要求下提升体育教师培养质量。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举办第二届
要致富,先修路。乡村振兴,交通先行。2021年初,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对乡村建设行动作出全面部署,指出要提升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   现阶段,我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情况如何?存在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如何实现与乡村振兴的同频共振?带着一系列问题,《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交通運输部科学研究
文章基于多维贫困理论,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AF方法对西部地区农村老龄人口多维贫困展开动态测度及分解,提出应继续完善西部农村老年人补贴制度;加强老年人口的再教育,同时加强后代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以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建立由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的农村健康服务供给体系;探索在西部农村地区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鼓励农村老龄人口参与乡村治理等政策建议。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中国通过消除疟疾认证。继夺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大战略性成果之后,国民健康体系又赢得了对一项重大传染病的根本性胜利。   一部消除疟疾史,是中国与贫困现象的斗争史。据不完全统计,最高峰时,疟疾每年发病人数达到3000万以上,死亡率高达约1%,发病人数居各种传染病之首。疟疾是继天花、脊髓灰质炎、丝虫病、新生儿破伤风之后,我国消除的又一个重大传染病。这些疾病有一个共同名称:“
山乡巨变 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了人气,带旺了旅游,更带富了百姓。   “这都不像农村,更像是城市的小区!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完全想象不到农村可以发展成灵潭村这样。”今年3月,张志辉通过南雄市村级组织员的选拔招聘后,分配到灵潭村任村级组织员。刚到灵潭村,张志辉就发出这样的惊叹。   在中国大地上,灵潭村这样的村庄不在少数。众多村落正走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道上,推动着农村发展日新月异。 给钱给物不
在中国,叫“古镇”的地方很多,甚至它根本就是一个统称,泛指历史文化悠久的古老小镇。但是广东省中山市的古镇不同于其他,它的镇名就叫“古镇”,准确的全称应该叫古镇镇。其他古镇,得益于“古”,而这座古镇的亮眼之处,卻不在于“古”,且恰恰相反。   这是一座被誉为“中国灯饰之都”的小镇,全中国超过70%的灯饰品产出于此。古镇的灯,集中国灯产业之大成,一路领先,日新月异。   走进古镇,会情不自禁发出感
错落有致的格局、白墙黛瓦的小院、古色古香的老街……走进浙江省义乌市分水塘村,一幅美好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这里有一口小小的水塘,水从两边分流出去,东南一路留在义乌,西北一路流入浦江县境内,分水塘因此得名。   这里孕育了一个影响现代中国命运的人物——《共产党宣言》的翻译者陈望道。 追寻“千秋巨笔”的足迹   在分水塘村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1919年底,29岁的陈望道带着原版的《共产党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