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huait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3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40例,其中50例采用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术,PLIF组),40例采用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术,TLIF组),50例采用改良术式(改良术组)。术后3和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及影像学检查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改良术组手术时间最短(135.5±42.5)min,术中出血量最低(260.2±86.2)ml,TLIF组次之[(147.5±41.4)min和(300.2±80.1)ml],PLIF组手术时间最长[(170.6±25.6)min],出血量最多[(430.1±46.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02和9.20,均P<0.05)。PLIF组、TLIF组和改良术组的优良率分别为90%(45/50)、92%(37/40)和90(45/50)。TLIF组和改良术组均无并发症发生,PLIF组出现2例脑脊液漏。JOA评分:3组术后3和6个月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改良术组为10.66、TLIF组为9.68、PLIF组为11.03,均P<0.05);3组间术前评分、术后3和6个月评分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23、1.32和0.79,均P>0.05)。VAS评分:3组术后3和6个月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改良术组为8.61、TLIF组为8.86、PLIF组为12.32,均P<0.05);3组间术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P>0.05),术后3和6个月改良术组和TLIF组评分改善优于PLIF组[术后3个月分别为(4.9±1.2)、(4.5±1.0)和(3.9±0.9)分,术后6个月分别为(6.1±1.4)、(5.9±1.2)和(5.1±1.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0.02和9.46,均P<0.05),TLIF组和改良术组评分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椎间融合良好。

结论

改良术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明显,相比PLIF及TLIF术,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疼痛减轻明显。

其他文献
上海市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9名规范化培训后全科医生进行入职后临床培训,培训内容与形式包括专科再轮转、全科专家教学门诊学习及其他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等;培训结束后,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和临床能力的自评价。结果显示,所有医生均能顺利完成接诊,有系统的临床思维模式,基本掌握社区专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且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技能,临床能力达到预期水平。提示该临床培训模式可行并取得了一定效果。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男性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社区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2013年2—4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805名18~75岁的男性进行吸烟行为的问卷调查;采用尼古丁依赖程度测量量表(FTND)评价其尼古丁依赖程度;尼古丁依赖的相关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男性就诊者的现在吸烟率为44.8%(361/80
对浙江省2011年11月22日至2013年5月24日完成全科骨干师资培训的150名全科骨干师资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运用柯氏四级评估法从反应层面、学习层面和行为层面构建绩效评价指标,进行评估。共回收有效问卷141份。有效回答问卷的141名学员中,对培训内容满意的占92.2%(130/141),对培训教师满意的占94.3%(133/141),对培训环境满意的占87.9%(124/141),认为培训内
期刊
精准医学借助基因组学等组学技术与其他先进的医学科学技术,将有助于加深对糖尿病病生理机制与过程的理解,从而使患者的疾病能够在分子水平得到精确分类,并准确预测其进程与并发症,为精确的治疗方法选择提供依据。本文介绍精准医学理念对糖尿病诊治模式产生的推动作用。
期刊
分析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8例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存在与体位相关的发作性疼痛,发病前多有轻微脊柱受力史,查体病变椎体或椎体旁有压痛,通过脊柱X线片、CT和MRI检查可确诊,患者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后腹痛均得到缓解。提示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体格检查是避免脊柱源性腹痛误诊的关键,进一步结合脊柱影像学检查有利于确诊。
期刊
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下降,绝大多数患者最终需启动胰岛素治疗来维持糖代谢稳定。基础胰岛素起始方案和预混胰岛素起始方案均是常用的安全有效的胰岛素起始方案,但它们又各有特点。两种起始方案的降糖疗效相似或预混方案略优,预混胰岛素方案较基础胰岛素方案的低血糖风险稍高,治疗期间体质量增加更明显,每日胰岛素剂量更大。因此,胰岛素起始方案的选择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2012年12月—2014年10月住院因妇科恶性肿瘤接受手术治疗的14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间歇充气压力泵(IPC)和低分子肝素(LMWH)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治疗。结果IPC组发生DVT 7%(5/71), LMWH组9%(6/70)(P=0.735);均无致命性不良反应发生。IPC与LMWH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DVT的临床效果相当,均无不良反应
回顾分析47例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跟骨定量超声检测资料。T2DM患者超声传播速率、宽频超声衰减值及刚度系数水平分别为(1 015±170) m/s、(84±14) dB/MHz和45±8,显著低于30例正常对照者的(1 403±232) m/s、(111±18) dB/MHz和66±12(均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是T2DM患者定量超声指标的独立相关因素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