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英语课与中学英语课的阶段性区别

来源 :校园英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122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英语课和中学英语课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区别,如何在高职教育中顺利的实现英语的教与学,本文将加以浅析。
  关键词:高职英语课;中学英语课;阶段性区别;教与学
  高职英语的教学手段和模式和中学英语不同,分属不同的学习阶段,其教学侧重点也不同,为处理好这个学习环境的过渡,本文从分析高职英语学习及大学英语学习的阶段性区别入手,激发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动力。
  一、高职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区别
  1、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目标简析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和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学生的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教师授课以语法、词汇、阅读为主,而让学生练习口语的机会很少。
  2、高职阶段英语教学目标简析
  高职英语的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的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所以高职英语既要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英语语言知识,也应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有关涉外业务工作的能力。
  二、高职英语与中学英语教学方式的区别
  1、中学阶段英语教学方式简析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要采取讲授法、机械操练法、复用练习法。使学生抓住句子结构的框架,进而生成语言,为理解、表达打下基础。通过这些训练提高强化训练的效果,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熟练程度。
  2、高职阶段英语教学方式简析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教师主要采取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独立学习法、嘉宾讲座法的教学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问题理解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实际运用的能力,教师起指导、监督的作用。
  三、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新生在英语学习观念上存在的问题
  很多高职新生把英语语言的学习看成是语法和词汇的学习,习惯于跟着教师的指令学习。而高职英语教育注重英语的实用性,要求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以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操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些同学会认为语言交流活动与考试考级无关,忽略了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
  2、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多数高职学生,除了听课、背单词,并不知道怎样学英语。一些学生在中学时英语笔试很好,而在高职阶段成绩不突出,很大一部分是高职阶段评分标准与中学阶段不同所致。学生的笔试、课堂操练等都占一定比例。导致这部分学生心理上产生失落感,逐渐影响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而英语基础或口语本来较差的学生在英语课堂活动中跟不上节奏,不能很快适应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
  四、顺利实现英语教与学的策略
  1、帮助高职新生渡过入学后的不适应期
  学生进入高职后,其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辅导员和任课教师都应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了解高职学习的专业性和职业性。要让学生了解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注意和中学英语学习的差别所在,使他们改变中学时重语法、轻语用,重考试、轻交际的学习观。
  2、高职阶段学习方法的培养及教师的明确指导
  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高职英语学习和中学英语学习的不同,但是对于新的教学模式和要求,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甚至于不知道自己在英语学习上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予明确的指导,使学生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并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今后学习顺利进行。
  3、培养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学生应该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而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较低,英语学习兴趣不高,英语听力、口语能力难以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查漏补缺,真正意识到学习是靠自己而不是教师。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其综合能力。
  4、高职英语教师教学方法的逐渐过渡
  高职英语教材的内容多、难度大,抽象概念多、形象思维少。因此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课堂上教学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并尽量使高职学习内容与中学学习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滚动式教学。要注意由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进行难易不同的要求和指导,充分和及时地肯定他们学习上的成绩,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外语的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能力。
  5、高职英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跨文化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及丰富大众文化来辅助教学
  在教学中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讲解, 还应注意对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强调对语言体系的学习,还要注意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能力。英语教师都应铭记,学习目标语文化和学习目标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高职学生作为一个年轻的群体,是最多接触、传播乃至影响大众文化的人群。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需要合理应用,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可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韩秀丽.实现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目标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
  【2】王晓芳.中学英语向大学英语阶段性过渡的重要性【J】.科技息.2007.
  【3】孙凌新.对中学英语教学目的和特点的认识【J】.考试周刊.2011.
  作者简介:续莉(1987—),女,本科,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助教,高职教育及英语教育。
其他文献
从共混增韧、共聚增韧、新型催化剂增韧以及纳米粒子增韧四个方面综述了阴离子聚酰胺6(APA6)的增韧改性方法和增韧机理,并分析对比了四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对开发综合性能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