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光旦先生和他的《中国民族史料汇编》

来源 :历史档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ssf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12月,我从内蒙古呼和浩特回北京探亲,到中央民族学院教职工宿舍去看望费孝通先生,费先生直截了当地问我:"你能不能回来整理潘先生的遗稿?"并且专门谈到我父亲潘光旦①所摘录的民族资料卡片.不久我就被借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开始收集父亲的遗稿.
其他文献
珲春副都统衙门既是清代八旗驻防的军事组织,也是清政府在东北地区成立的一个行政机构,在长期政务活动中形成珲春副都统衙门全宗档案。这些档案曾经被沙俄掠去,1956年由前苏联政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学取得的发展和进步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发展和进步表现在:研究视野的拓展,研究领域的扩大,新资料的发掘整理,新的研究成果的大量涌现,中外史学交流的积极开展,新的
商标不仅是商品身份的证明,也是一种特殊的工商权利.因此,保护商标是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也是保护公民物权的一种表现.近代我国商标保护始自清末新政,是为初创时期;民国继其
石建国先生在<陆征祥与巴黎和会>(见本刊2003年第1期)一文中,针对史学界已有研究成果中存在的或轻或重的"贬陆褒顾"倾向,对陆征祥在巴黎和会中的表现及作用发表了自己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