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能力探究

来源 :大众汽车·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ming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汽车在此种背景下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社会的发展带动了人民物质水平的提升,其生活质量也获得大幅度的改善,对于汽车数量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交通行业和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于此同时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持续攀升,不仅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危害人民的人身安全,于社会发展而言产生非常消极的影响,所以需要提升汽车驾驶员对安全事故预防的能力。
  关键词 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能力;提升策略
  1 探讨提升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能力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汽车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造成此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汽车驾驶员事故预防能力较低。因为其在驾驶过程中无法对各类事故进行有效预防,遇到引发事故因素时也无法对其进行规避,进而造成安全事故,究其根本是因为汽车驾驶员缺乏相应的事故预防能力,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其进行有效提升,旨在最大限度确保汽车驾驶员的人身安全。
  2 分析驾驶员主观方面预防事故能力的提升策略
  2.1 驾驶员要全面了解驾驶汽车的相关信息
  第一,对于汽车驾驶员而言,要做到对汽车安全控制系统的熟悉掌握。通常情况下自动操作系统与驾驶员的手动操作系统组成汽车的整个安全控制系统,对于不同的道路条件和不同的天气状况而言,操作过程和操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作为汽车驾驶员要对不同路面条件和不同天气条件下相应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过程有充分认识和深刻记忆,并且做到对汽车安全装置的全面了解。在上述各项因素的有效沟通、互相影响和交互作用下有效提升汽车安全性能,对于特定条件下交通事故的预防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作为汽车驾驶员十分有必要全面了解并熟练掌握汽车的安全控制系统,进而可将车辆的操纵稳定性有效提高,于驾驶员预防事故能力的增长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第二,培养良好的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习惯是驾驶员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且是确保车辆安全行驶的基础保障。准确预测影响天气和道路因素是驾驶员必须具备的一项能力,在路况较差或者天气因素不好时要格外小心,进而可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对于驾驶员而言,需要努力提升自身驾驶技能,并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此外,驾驶员还需了解掌握现阶段有关交通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利于驾驶员安全驾驶技术水平的提高。
  2.2 驾驶员要提升信息熟悉度
  第一,确保可对驾驶信息进行有效处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要对路况、信号灯等各类驾驶信息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可在交通事故发生可能性降低的基础上对自身驾驶技术进行完善。对于汽车驾驶员而言,要在驾驶过程中有效分析相关驾驶信息,有利于避免驾驶过程中各类失误驾驶现象的出现,于驾驶员安全驾驶技能的提升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汽车驾驶员可以将驾驶信息作为根本依据将驾驶过程中的干扰因素进行有效排除,并做到对驾驶过程中潜在危险的合理分析,进而可做到对交通事故的有效避免。
  第二,可及时发现有可能造成危害的信息。毕竟驾驶员对信息处理的能力相对有限,再加上驾驶员的视觉注意力经常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强烈干扰,所以驾驶员如果无法处理可能造成危害的信息会直接引发交通事故。如汽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要对路面状况、驾驶速度等一般信息进行及时、准确且有效的处理,进而发现周围环境中隐藏的可能造成危害的因素,达成规避交通事故发生的目的,于交通系统和交通环境的改善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所以,对于汽车驾驶员而言,要及时处理可能造成损害的各类信息,进而达成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
  2.3 驾驶员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第一,有效提升驾驶员的思想素质水平。汽车驾驶员的思想素质水平对驾驶的安全性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汽车驾驶员应该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谨防安全驾驶受到不健康思想和坏驾驶习惯的影响。汽车驾驶员不仅需要具备准确把握是非的能力,而且要具备道德观念和责任观念,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后果有深刻认识,进而可由自身安全和他人利益出发对驾驶标准进行评判,提升自身安全驾驶的意识,进而思想素质水平得到增长。
  第二,提升驾驶员的身体素质水平。综合来看汽车驾驶,其应该被纳入体力劳动的范畴内,所以汽车驾驶员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身体素质。驾驶员的身体素质水平对驾驶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良好的反射神经可帮助驾驶员对各类可能引发交通事故的因素进行有效规避,而且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基础,由此可见驾驶员必须对自身身体素质进行有效提升。此外,驾驶员如果疲劳驾驶极有可能会引发血压不正常的情况,严重影响驾驶的安全性,夜间驾驶时此种情况的发生机率更大,所以汽车驾驶员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的通过适当锻炼对自身身体素质水平进行提升,进而降低身体素质对驾驶安全的影响,最大限度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驾驶员还应严格杜绝酒后驾驶的情况,酒后驾驶的驾驶人员更加粗心,而且其反应能力会大幅度下降,行驶过程中无法及时有效的对行驶信息进行判定和处理,进而提升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这也是酒后驾驶多发生超速行驶相撞事故的直接原因。
  第三,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的反应能力和操作技巧是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基础条件,此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极易遇到各类恶劣的路况或者天气,如驾驶员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大幅度提升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所以对于汽车驾驶员而言要有意识的对自身心理素质进行锻炼,进而可持续提升自身心理素质水平,为安全驾驶打下良好基础。
  3 探究提升驾驶员预防事故能力的客观因素
  3.1 增强交通设施的质量水平
  汽车驾驶员可借助行驶过程中的各类驾驶信息的有效收集,准确判断行驶区域的路况以及天气,进而可及时调整驾驶技术。高质量的交通设施可切实提升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信息收集和信息判断的有效性与精准性,进而其驾驶行为的准确性大幅度提升。此外,高质量的交通设施有利于车辆和路面稳定性的提升,可切实降低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率,于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3.2 严格培训并考核驾驶员
  对于驾驶员而言,除了要接受严格的培训之外,还需接受相应的考核,进而达成对其驾驶操作正确性进行提升的目的,于其安全驾驶意识的增强有积极作用。国家有关部门借助驾驶员严格训练和考核推进驾驶员对车辆性能和事故预防措施的掌握熟练度。此外,严格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车辆保持正常状态的基础上降低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驾驶员接受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可切实提升其交通安全教育水平,可提高我国道路环境的通畅性,進一步推动交通行业的发展。
  4 结束语
  综合上述所言可以得出,我国社会水平的发展致使汽车数量越来越多,一定程度推进了我国汽车行业和交通行业的发展,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于此同时造成了大量的交通事故,不仅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所以相关部门越发重视此问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直接影响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所以十分有必要对其预防事故的能力进行提升,进而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推进我国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冬.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的策略探讨[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8(2):108,110.
  [2] 蒋业银.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的途径分析[J].时代汽车,2016(10):42.
  [3] 姚建伟.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J].科技风,2014(7):234.
  [4] 楼大成.浅谈如何提高汽车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J].企业技术开发,2012,31(13):96-97.
其他文献
提出了一种滑模等式约束的广义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将广义预测控制与离散滑模控制结合起来用于具有大惯性、大时滞、时变和非线性的热力站换热机组的供水温度控制系统中,并采
<正>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朱玲撰文指出,乡村贫困人口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欠缺就业和创业能力,这使得他们在市场竞争的起点上便处于劣势。入世后就业和生存环境因而更加严
摘 要 随着近几年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市政道路桥梁建设也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而当今,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对市政道路桥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时代的原因,一些旧桥、旧路或者是危桥需要加强维护与保养。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新道路桥梁建设的同时,更需要对已存的道路桥梁加强维护与加固。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道路桥梁假设进行探讨,研究道路桥梁结构加固的方法。  关键词 市政道路桥梁结构;加固方
<正> 人们普遍关心的小康实现程度,在进行统计时分为三大步骤。第一是小康内涵的界定。小康涵义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一般包含三层意思,即物质生活状况,主要内
我国法制建设中的主要矛盾是依法治国的迫切要求同各级领导干部总体上法律素质不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我国走向法治国家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枢纽和交汇点,已成为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因素进行量化处理,构建评价模型,可为高职院校识别、培养、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微型企业是中小企业的摇簸,是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是减少贫困的有效途径,是培育社会经济发腱的新动力。如今包括重庆市江北区在内的全市各区县都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微型企业,微
储蓄倾向:储蓄倾向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表示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在整个经济中,储蓄总额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称为平均储蓄倾向。一定时期储蓄的增减额占国民收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