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成品到跨媒介r——技术演进对装置艺术表现形式的影响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ie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至今,装置艺术已经从诞生之初的边缘艺术发展为当代艺术门类中举足轻重的一支.随着科学技术的迭代更新,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及呈现效果也随之变迁.装置艺术由材料装置为主的早期表现形式逐步演变为糅合影像、动力机械、交互、融合投影等新兴技术手段的多学科融合、跨媒介、跨维度的表现形式.
其他文献
摘要:何海霞先生的画作常常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在其刻画伟丽雄浑的西北地域风貌的作品中更能体现出来。本文通过整理何海霞先生的生平记事与代表画作,探究何海霞先生艺术创作中地域性特征的表现,从构图、笔墨、技法的变化等方面对何海霞艺术作品进行深入了解。  关键词:何海霞;艺术创作;地域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近年来,地域性
超现实主义是一种萌芽于18世纪末,产生于20世纪的文学艺术流派,后风靡于各个艺术领域,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中受到启发并以此作为该流派的重要创作理念,主张艺术创作需要
摘要: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创作技法和思想内涵表达上拥有独特之处。本文试图从视觉艺术的视角出发,探索中国画中表现出的艺术审美思维,对视觉艺术审美中的文化生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析中国画蕴含的艺术审美思维,希望从视觉艺术的角度对中国画展开全新的认知分析。  关键词:视觉艺术;中国画;艺术审美;审美思维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
摘要:徐三庚、赵之谦是清末继邓石如之后在小篆书写上风格独特、勇于创新的书法大家。他们早年取法邓石如,擅长魏碑,并以北碑笔法入篆隶,所以在篆书风格方面有很多类似之处。本文从二人篆书风格产生的原因、篆书形式的创新和篆书书风对后世的影响等角度展开对比,旨在对这两位清代碑派书法家有更清晰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徐三庚;赵之谦;篆书艺术;碑学书法  中图分类号:J2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
摘要:泽州,被誉为“煤铁之乡”,自古就是煤铁的重要产地,出产的铁器曾畅销全国。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铁壶、铁锅、铁勺等铁货逐渐被质地轻薄的铝合金和不锈钢制品取代,民用铁器一度失去往日风采。本文通过对泽州冶铸技艺的历史追溯,还原传统手工工艺流程,挖掘其社会价值,并对当代传承状况进行调查,试图为传统技艺与现代需求搭建对接桥梁,实现其发掘利用与活态流传。  关键词:铁货;铸造;文化;传承;价值  中图分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食品包装也在不断创新,唯有如此,才能在消费时代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在相似的食品中,包装作为产品的门面,优先进入消费者的视野。重视食品的包装特点及包装形式,满足用户的情感体验需求,才能更大程度地吸引消费者,使用户与食品包装产生良性互动。  关键词:食品包装;交互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TS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2-0-02
摘要:崇文、尚学是江南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特质也是上海文化、上海设计文化内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艺术为表征的上海设计艺术文化中,它主要体现为讲究科学,重视理性,追求设计艺术与客观实际的紧密结合,设计以实用性与实效性为先,同时彰显出深厚的人文精神,具有浓郁的文气、文雅、雅化的审美意蕴等等。如果说海派文化是上海设计的灵魂,那么江南文化中崇文、尚学的特质便是上海设计精神不可或缺的根基,这种文化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并且对城市公共安全有一定威胁的公共卫生事件,我国缺少高效的应对措施,在城市规划方面也缺乏对于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重视,因此城市系统中出现了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广告翻译在企业的海外业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生态翻译理论主张从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展开翻译活动,为广告翻译提供了较为全面的视角.
摘要:针对城市礼品设计研究中设计结果单一、缺乏创意的问题,本文运用参与式设计方法进行探究,使城市礼品设计符合市场需求。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参与式设计方法和城市礼品的研究现状,将参与式原则对应城市礼品设计过程,得出设计原则和设计流程,结合城市礼品设计过程提出相应的对策,确保参与式方法能够有效运行。  关键词:城市礼品;文化礼品;参与式设计;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