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它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能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还能促进家园联系,更新教师教育观念。那么如何使此项工作的效益最大化,如何将之与原有的工作进行整合,如何减轻老师们的工作量,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探讨、值得研究的问题。我通过多年的实践操作,将从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意义、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具体实施和注意事项等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意义
1.实现家园教育“零距离”。
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是利用文字、照片、幼儿作品来记录幼儿成长与发展足迹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描述着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记录着每位孩子的成长历程。老师在填写时,一方面将幼儿近期内突出的进步与提高、最新收获的成绩和精彩瞬间记录其中,另一方面委婉地提出需要注意与改进的方面。家长阅读后,对于幼儿在幼儿园的真实表现能一目了然,便于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引导;而老师阅读家长的反馈信息,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还能收集到家长在引导孩子方面的良好方法和困惑问题,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幼儿成长记录手册,实现了家园教育“零距离”。
2.更新幼儿教师“评价观”。
填写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过程也是老师、家长为幼儿保留的珍贵礼物。将每册装入幼儿的成长档案,待孩子们长大后,再翻开阅读,一定会勾起一段美好回忆。实践证明,运用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来评价幼儿,彰显教育内涵,凸显审美价值,且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评价策略。填写“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过程也是我们调整教育理念、拓展教育空间、更新教育评价的过程。把幼儿教育由幼儿园教育拓展到家庭、老师、家长用发展的眼光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在自信中进步,在快乐中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具体实施
1.精心确定框架内容。
(1)确定框架结构。
在建立成长手册之前,首先要确定手册的框架结构。明确是半年一册还是一年一册,每册共有多少个栏目,每个栏目有几页,教师对于此项任务的工作量要有一个总体概念,了解每一年龄段有几个主题活动,该收集哪些资料作为重点。
(2)确定内容板块。
①根据办园理念与特色确定内容。成长手册的封面内容由各级组成员讨论商量,并统一设计画面,各个年龄班不同,其中每个年龄段的“我的学习生活”一栏里都要有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内容。如:我园的象棋特色,每个幼儿都要有精彩的剪影部分。
②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确定内容。如第一页共同的栏目都是“我的个人档案”,而各个年龄班记录的侧重点却不同。小班:姓名、性别、小名、我的标记、我的好朋友;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增添了我的小组成员、我的邻居、我住的地方。大班:增加了血型、我居住的城市和家庭住址、民族、我班的同学、我的弟弟妹妹。
③根据幼儿的个性实际确定内容。如有价值的照片和幼儿作品、个人探索实验的记录表、童言稚语和个案观察分析,教师都会在相应的内容旁边加上文字说明或点评。
2.形成有效策略。
(1)运用适当的工具。为了节省制作手册的时间,我园各个班都配备各色各样的花边剪刀、质量较好的彩笔,便于教师快速地将幼儿的美工作品、作业单、教师的观察记录文本等根据排版和版面的需要,裁减成各具特色和符合需要的花边,用彩笔在旁边相应的图案中做装饰,这样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又美化了画面内容。
(2)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大家在一起商量,哪些内容可以整合在一起。如:根据每个主题选取重点且有代表性的内容收集起来,收集来的材料必须体现多样化。有诗歌、画画、手工、计算、科学记录表、在活动中的剪影个案等,版面粘贴时要注意艺术性,布局合理、大小适中、色彩鲜艳、富有童趣。
(3)采取分工合作。我们将幼儿成长手册的制作水平和完成质量,作为班级组考核的内容之一。每个班成员都要合理分工,让教师、保育员等都投入到制作与观察幼儿、提供事例和事件、设计画面等过程之中。有时我们还让中、大班孩子参与进来。
3.不断提高构建水平。
(1)突出主题。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进行一次研究活动,每次围绕一个重点进行展开讨论。
(2)相互学习。引导教师学习如何将别人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来。
三、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注意事项
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是家园联系的沟通和桥梁。它有效缩短了幼儿、家长、教师之间的距离。在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时,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师写幼儿成长手册时,首先要对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心中有数,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在园的表现都要有针对性的说明,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或歪曲事实。针对幼儿的进步要多给予鼓励,针对幼儿的后退要多给予希望,不要直接给予批评。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多鼓励幼儿。
2.诚心评价,做幼儿的引路人。
教师在写手册时,要避免用直接的语言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评价语言要讲究艺术。比如在评价调皮孩子时,我这样写道:可爱调皮的你,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和你交往。可爱的你,就像个小哥哥,总是让伙伴们先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调皮的你,又像个小弟弟,上课时和左邻右舍打闹玩耍。如果上课时能找到你明亮的小眼睛,看到你积极开动小脑筋举手发言,那该多好呀!老师相信一定能看到的,对吗?
3.真心倾听,做家长的知心人。
积极查看家长的反馈,针对家长教育孩子的困惑,要及时给予家长教育上的配合与帮助。孩子有时会不听家长的话,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听老师的话,这时你就要做家长的配合者,正确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比如我班马军小朋友的家长在反馈中这样写道:“感谢教师对孩子的教育,现在我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上都有了提高,尤其在自我表现上,自信了很多,可是,最近我在教育孩子睡觉的问题上出现了难处,在家我怎么说他都听不进去,想通过你们想想办法,让孩子能独立安静地睡觉。谢谢!”看到家长的反馈,教师商讨教育对策。我们决定在所有小朋友中间选出独立睡觉的小朋友,并佩戴小红花。多鼓励幼儿,让幼儿养成独立睡觉的好习惯。这样让小朋友互相比较,不勇敢的孩子也变得勇敢独立了。
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是沟通家园的重要渠道,要让它留住孩子童年的精彩瞬间,绽放出异样的美丽。一线的老师们要利用空余时间不断学习、不断探讨,用实际行动来关注孩子的成长,用浓浓的爱意来陪伴孩子的成长,让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真正放飞出孩子童年的梦想,将幼儿成长记录手册进行到底。
一、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意义
1.实现家园教育“零距离”。
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是利用文字、照片、幼儿作品来记录幼儿成长与发展足迹的一种评价方法,它描述着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记录着每位孩子的成长历程。老师在填写时,一方面将幼儿近期内突出的进步与提高、最新收获的成绩和精彩瞬间记录其中,另一方面委婉地提出需要注意与改进的方面。家长阅读后,对于幼儿在幼儿园的真实表现能一目了然,便于进行有效的配合与引导;而老师阅读家长的反馈信息,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幼儿,还能收集到家长在引导孩子方面的良好方法和困惑问题,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教育方法。幼儿成长记录手册,实现了家园教育“零距离”。
2.更新幼儿教师“评价观”。
填写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过程也是老师、家长为幼儿保留的珍贵礼物。将每册装入幼儿的成长档案,待孩子们长大后,再翻开阅读,一定会勾起一段美好回忆。实践证明,运用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来评价幼儿,彰显教育内涵,凸显审美价值,且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评价策略。填写“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过程也是我们调整教育理念、拓展教育空间、更新教育评价的过程。把幼儿教育由幼儿园教育拓展到家庭、老师、家长用发展的眼光捕捉幼儿身上的闪光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在自信中进步,在快乐中发展,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具体实施
1.精心确定框架内容。
(1)确定框架结构。
在建立成长手册之前,首先要确定手册的框架结构。明确是半年一册还是一年一册,每册共有多少个栏目,每个栏目有几页,教师对于此项任务的工作量要有一个总体概念,了解每一年龄段有几个主题活动,该收集哪些资料作为重点。
(2)确定内容板块。
①根据办园理念与特色确定内容。成长手册的封面内容由各级组成员讨论商量,并统一设计画面,各个年龄班不同,其中每个年龄段的“我的学习生活”一栏里都要有体现幼儿园的特色内容。如:我园的象棋特色,每个幼儿都要有精彩的剪影部分。
②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确定内容。如第一页共同的栏目都是“我的个人档案”,而各个年龄班记录的侧重点却不同。小班:姓名、性别、小名、我的标记、我的好朋友;中班在小班的基础上增添了我的小组成员、我的邻居、我住的地方。大班:增加了血型、我居住的城市和家庭住址、民族、我班的同学、我的弟弟妹妹。
③根据幼儿的个性实际确定内容。如有价值的照片和幼儿作品、个人探索实验的记录表、童言稚语和个案观察分析,教师都会在相应的内容旁边加上文字说明或点评。
2.形成有效策略。
(1)运用适当的工具。为了节省制作手册的时间,我园各个班都配备各色各样的花边剪刀、质量较好的彩笔,便于教师快速地将幼儿的美工作品、作业单、教师的观察记录文本等根据排版和版面的需要,裁减成各具特色和符合需要的花边,用彩笔在旁边相应的图案中做装饰,这样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与精力,又美化了画面内容。
(2)进行有效的整合。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大家在一起商量,哪些内容可以整合在一起。如:根据每个主题选取重点且有代表性的内容收集起来,收集来的材料必须体现多样化。有诗歌、画画、手工、计算、科学记录表、在活动中的剪影个案等,版面粘贴时要注意艺术性,布局合理、大小适中、色彩鲜艳、富有童趣。
(3)采取分工合作。我们将幼儿成长手册的制作水平和完成质量,作为班级组考核的内容之一。每个班成员都要合理分工,让教师、保育员等都投入到制作与观察幼儿、提供事例和事件、设计画面等过程之中。有时我们还让中、大班孩子参与进来。
3.不断提高构建水平。
(1)突出主题。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进行一次研究活动,每次围绕一个重点进行展开讨论。
(2)相互学习。引导教师学习如何将别人的经验应用到自己的实践中来。
三、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的注意事项
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是家园联系的沟通和桥梁。它有效缩短了幼儿、家长、教师之间的距离。在建立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时,教师还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师写幼儿成长手册时,首先要对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心中有数,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每一个孩子在园的表现都要有针对性的说明,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或歪曲事实。针对幼儿的进步要多给予鼓励,针对幼儿的后退要多给予希望,不要直接给予批评。教师要善于抓住幼儿的闪光点,多鼓励幼儿。
2.诚心评价,做幼儿的引路人。
教师在写手册时,要避免用直接的语言反映幼儿在园的表现,评价语言要讲究艺术。比如在评价调皮孩子时,我这样写道:可爱调皮的你,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老师和小朋友都喜欢和你交往。可爱的你,就像个小哥哥,总是让伙伴们先拿到自己喜欢的玩具;调皮的你,又像个小弟弟,上课时和左邻右舍打闹玩耍。如果上课时能找到你明亮的小眼睛,看到你积极开动小脑筋举手发言,那该多好呀!老师相信一定能看到的,对吗?
3.真心倾听,做家长的知心人。
积极查看家长的反馈,针对家长教育孩子的困惑,要及时给予家长教育上的配合与帮助。孩子有时会不听家长的话,但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听老师的话,这时你就要做家长的配合者,正确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比如我班马军小朋友的家长在反馈中这样写道:“感谢教师对孩子的教育,现在我的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上都有了提高,尤其在自我表现上,自信了很多,可是,最近我在教育孩子睡觉的问题上出现了难处,在家我怎么说他都听不进去,想通过你们想想办法,让孩子能独立安静地睡觉。谢谢!”看到家长的反馈,教师商讨教育对策。我们决定在所有小朋友中间选出独立睡觉的小朋友,并佩戴小红花。多鼓励幼儿,让幼儿养成独立睡觉的好习惯。这样让小朋友互相比较,不勇敢的孩子也变得勇敢独立了。
幼儿成长记录手册是沟通家园的重要渠道,要让它留住孩子童年的精彩瞬间,绽放出异样的美丽。一线的老师们要利用空余时间不断学习、不断探讨,用实际行动来关注孩子的成长,用浓浓的爱意来陪伴孩子的成长,让幼儿成长记录手册真正放飞出孩子童年的梦想,将幼儿成长记录手册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