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装

来源 :网球俱乐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球俱乐部》杂志(TCM)新生一年了。
  感谢全国网球球友的支持, 年来,TCM时尚、大众的定位博得满堂彩。越来越多以前不看网球杂志的球友加入了我们的读者行列。
  和丰富的信息、多彩的内容相比,今天再回过头来看,一年前有些匆忙亮相的Logo多少显得有点不甚相配,因此,经多方论证,设计比稿,从本期开始《网球俱乐部》将以新形象重新示人。
  新Logo加大了杂志的中文字份量,而其中中英文的“杂志”二字直接在Logo中出现也并非蛇足,因为总有可爱的网者会问:你们是哪个网球俱乐部的?我们还希望“享受网球生活”这个口号能成为我们Logo记忆的一个部分,当网球成为“生活”的个形态而不光是一种“运动”的时候,网球就成了种享受,这种感觉真正的网球迷应该不难理解。
  TCM换装之后,我们的探索还将继续。在中国网球将迎来一个新的爆发式增长之际,球友们需要本怎样的杂志?或者说一本怎样的杂志能够推动这种增长的速度?做一本对球友有价值,并且能够推动中国网球运动发展的杂志,是我们永远的标准,也是我们不断努力发展的方向。这个过程中少不了读者的参与和帮助,就像中国网球进步的脚步离不开每一个网民一样。
  随着大师系列赛扎根上海,中网升级,2009年的10月注定会成为中国网球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在这个月里,北有中网公开赛,南有上海大师系列赛相继举行。众星云集的北京和上海让中国球迷的神经也被大大地刺激了一把。中国大地上的网球赛事用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欧美国家网球赛事近百年的道路。中国快速发展的大背景、网球明星的出现、网球人口的增多、网球氛围的日渐浓厚推动着中国的网球全方位地迅速发展。但同时,我们的赛事和欧美国家的赛事还是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同样也是全方位的。如何看待这种差距并使之改变?本期策划专题《追赶传统》试图稍作解答。
  有关赛事的全面报导,下期更好看。
其他文献
教练亲自上阵    说起欧洲俱乐部的预备队,国内媒体习惯于将其称为“xx青年队”,毕竟在很多人的意识中,“预备队”和“青年队”是一个概念。可事情却没有这么简单,所谓“预备队”固然主要由俱乐部内部的年轻球员组成,但偶然出现几个成年甚至中老年也是在所难免。  在今年10月进行的英超预备队联赛中,由于伯恩利预备队连遭伤病打击凑不齐阵容,一队主教练科伊尔只能亲自上阵,现年43岁的他与一群可以当自己儿子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