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丽的沉影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华丽的沉影,一个旧上海的传奇,我们或许津津乐道故事中范柳原与白流苏演绎的双城记,但是更多的时候透过这重重的帘幕,可以听到作者对人性的一声慨叹,她对世俗的淡漠讥讽,带着洞察世情的无奈与悲哀。张爱玲是“镜子派”的作家,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完成了“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留给我们一个华丽的沉影,一个美丽的倾城之恋。
  【关键词】《倾城之恋》 张爱玲 人性 视角
  传奇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它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华丽的沉影,一个旧上海的传奇,我们或许津津乐道故事中范柳原与自流苏演绎的双城记,但是更多的时候透过这重重的帘幕,可以听到作者对人性的一声慨叹,她对世俗的淡漠讥讽,带着洞察世情的无奈与悲哀。她曾说:“因为是写小说的人”。“把人生的来龙去脉看得很清楚。如果原先有憎恶的心,看明白后,也只有哀矜”。
  当时的一位评论家谭正璧曾这样评价张爱玲的小说:“选材尽管不同,气愤总是相似。她的主要人物的一切思想和行动,处处都为情所主宰,卢斤以他或她的行动没有不是出于疯狂的变态心理,似乎他们的生存是为着情欲……作者是个珍惜人性过于世情的人,所以她始终是个世情的叛逆者,然而在另一方面又跳不出情欲的奴隶。”《倾城之恋》恰恰是张爱玲这种写法的典型代表,她笔下的主人公都不是完美的人,都有人性的弱点。他们想要逃脱世情,但是又无法摆脱世情对自己的控制,他们的身上体现了矛盾的人格。
  流苏与柳原是“不彻底的人物”,而这来源于作者“不彻底的”人物观。张爱玲拒绝采用“过分简单化的黑白划分”,在小说中对人物未置臧否,也不对其进行道德评判,而是在“参差”自然呈现出普通人性的软弱、退缩和愚妄:情感态度上,作者没有分明的爱憎,而是在淡漠的嘲讽中带着一丝怜悯,铺陈叙述都带着一份超然冷静的旁观者心态。对于批评者的意见,张爱玲不承认这种处理方式会将人物“过于仓促的送走”或是“典型的中和”,而是认为自己采取更真实的方法塑造“疲惫”的现代人。在她看来,“参差的对照的写法”才能“写出现代人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唯有如此,才能超越古典小说“单纯、绝对”和“斩钉截铁”的写法,开创出新的风格。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她“参差的对照的写法”,金斯伯瑞(Karen Kingsbury)认为这个术语“不仅是勾画主题和角色的手法,它也作用于叙事风格层面——叙事人那揶揄的语调:徘徊于自嘲和放恣,梦幻和现实,讽刺和同情之间”《倾城之恋》虽名为“倾城”,却不存在美色与倾城的关系,虽有爱恋,却不是纯粹的真心付与,而更像是一对精于算计的男女在博弈后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相对于大时代的战乱,大城市的倾覆,流苏与柳原的情爱与婚姻,又有了另一层面的参差对照——“升格嘲讽”(high burlesque)。小人物的爱恋冠以“倾城”之名,似乎暗喻着这一场爱恋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夹杂着太多世俗利益算计的东西。追究起这场爱恋的开始,柳原无非是寻找一份有别以往的刺激,流苏则是寻找一个稳定的经济依靠。范柳原“把女人看成他脚下的泥”,从不对女人认真:而白流苏则是为了逃离离婚之后寄食娘家遭人白眼的处境。这两个人都是“精呱呱”的,范柳原的目的很明确,将流苏当成寻欢的对象,调剂自己的生活:自流苏则是为了一份更好生活。流苏算的很清楚,这是对自己残余青春的一场赌注,赢了,她或许会得到“范太太”的头衔:输了,不过是“声名扫地,没有资格作五个孩子的后娘”。而香港的陷落,将这两个人绑在了一起,原有的格局被打破。流苏在那一瞬,真切的感觉到“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于是,在那个特定的时刻,“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然后有了“仅仅是一刹那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
  恰如张爱玲在《烬余录》里说:“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为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暮。像唐诗上的‘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可是那到底不像这里无牵无挂的虚空与绝望,人们受不了这个,急于攀住一点踏实的东西,因而结婚了。”这段话恰是留院和流苏结婚时心情的写照,为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匆忙抓住现世中的东西。
  从表面上看,香港的陷落成全了流苏,她终于如愿以偿的当上了范太太,然而柳原不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别的女人听”,完全把她当成“正言顺的妻”,流苏难免有一丝怅惘,这一纸婚书,终究没有成就自己的一份爱情。而从更深层面上来看,香港的陷落成全了柳原,战争使他撕下自己惯于“装假”的面具,回复了一个男子原本的面貌,不再逃避婚姻,他的身上那种“彼得潘”的特性虽未随着婚姻的到来而改变,但是他战胜了自己对婚姻的恐惧。这两者的得到与失去。又构成了一个参差的对照。
  除了流苏与柳原的对照《倾城之恋》中还有一人与流苏形成了对照,她就是萨黑夷尼公主,她名字中的“黑”与白流苏的“白”恰好是一对反义词,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就是白流苏的反衬,也是作者精心安排的一个形象投射,仿佛《红楼梦》中贾宝玉与甄宝玉一般。萨黑夷尼在小说中一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背面出场,“披着一头漆黑的头发,直垂到脚踝上,脚踝上套着赤金扭麻花的镯子,光着脚,底下看不仔细是否假着鞋,上面微微露出一截印度式的桃红皱褶窄脚祷。”第二次是正面,“玄色轻纱氅底下,穿着金鱼黄紧身长衣,盖住了手……她的脸色黄而油润,像飞了金的观音菩萨,然而她的影沉沉的大眼睛躲着妖魔。”第三次流苏见到她时,她已经落魄了,“黄着脸,把蓬松的辫子胡乱编了个麻花髻,身子不知从那里借来一件青布棉袍穿着,脚下却依旧假着印度式七宝嵌花纹皮拖鞋”。反观流苏的出场,一开始就是“脸庞原是相当的窄,可是眉心很宽。一双娇滴滴的清水眼……依着那抑扬顿挫的调子,流苏不由的偏着头,微微飞了个眼风,做了个手势”,而后她“向左走了几步,又向右走了几步,她每走一步路都仿佛合着失了传的古代的音乐的节拍”,第二次则是“她自己月光中的脸,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近情理,美得渺茫”,而第三次则颇有些蛮霸之气,“流苏慢腾腾摘下了发网,把头发一扰,扰乱了,夹叉叮铃当郎掉下地来。她又戴上网子,把那发网的梢狠狠的衔在嘴里,拧着眉毛,蹲下去把夹叉一只一只拣了起来。”这一对照,萨黑夷尼的形象仿佛是印度教中的飞天魔女,而流苏则像是中国古典戏剧中的花旦。关于流苏这一点,柳原也有所发觉:“你不像这世界上的人。你有许多小动作,有一种罗曼蒂克的气氛,很像唱京戏。”关于她们的命运,张爱玲很清楚的在《传 奇·再版自序》的指出“将来的荒原下,断瓦残垣里,只有蹦蹦戏花旦这样的女人。她能够夷然地活下去,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里,到处是她的家。”所以,萨黑夷尼虽是流苏追逐范太太头衔路上的劲敌,但是终究敌不过善于演戏的流苏。即使她们最初都被命运拨弄,然而她们应对世事变化截然不同的态度。早就决定了她们之间的胜负。流苏善于及时应变,像一个出色的演员一样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而萨黑夷尼则像是尘封在历史中一个雕像,始终活在过去的时代中,因而也就造成了她们之间跷跷板式的升降沉浮。
  《倾城之恋》的结构是反传统的,相对于传统话语中单向、直线、偏重因果逻辑的事理观照和时间认知,张爱玲的模式更类似是“锯齿”加“螺旋”式的。男女彼此既进且退的态度,颇似“锯齿”。而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出而复回,却又岔开原点,又似“螺旋”。张爱玲的“参差”就是“锯齿”,她的“对照”就是“螺旋”,而这“锯齿 螺旋=张氏风格”。这种风格衍生出的小说美,具有错综回映的多重唱式观感,并以此展演出琐细幽微的人生万象。
  《倾城之恋》的结局多少有些不合传统的“大团圆”结局,颇类悲剧底色上打上的一点喜色。读者或许习于中国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对于张爱玲设定给范柳原和白流苏两人的结局感到一丝不满。它更像是经历了一场谈判后双方达成的协议,而不是一个幸福的结局。对此,张爱玲曾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陈诉自己的观点:“《倾城之恋》里,从腐旧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将她感化成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为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也只能如此。”《倾城之恋》中这种凄清苍凉的基调,源于张爱玲对生活的看法,她觉得人生充满了悲凉感和无力感,“生命如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布满了虱子”,“看到我们缩小又缩小的,怯怯的愿望,我总觉得有无限的感伤”
  不可否认的是,张爱玲是世俗的,她自己也承认“不知从哪来的一身俗骨”。她也一向被评论家认为是“彻底的都市的”、“代表了上海的文明”、“具有城市血液和城市本能”,原因就在于她作品中流露出的实用的世俗态度和相应的思维方式。但张爱玲的倾向世俗化,并不是说她媚俗,纯粹的迎合大众。她是“镜子派”的作家,既如实反映人性的世俗形态,同时又对世俗的人性保持着审慎的距离,保持了自己独特的一份位置。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完成了“在传奇里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留给我们一个华丽的沉影,一个美丽的倾城之恋。
其他文献
[摘要] 小津安二郎是一代著名的电影大师。《东京物语》是小津的代表作。小津安二郎的电影通常着眼于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小津电影有着打动人心的悲悯情怀,他作品流露的达观、豁然人生态度至今仍散发着迷人之彩。    [关键词] 小津安二郎 《东京物语》 内容主题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2.003    《东京物语》是小津安二郎拍摄于1953年
徐峥自编、自导、自演的《人再囧途之泰囧》,作为华语片票房冠军,被誉为“年度最好笑的喜剧”,深受观众追捧。影片以充满浓郁异域风情的泰国为背景,讲述了为利益由友变敌的商业精英高博和徐朗,为争夺油霸的授权,在泰国进行的跟踪与反跟踪的故事,而王宝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完美的融入了这场混战,更是和徐朗上演了一幕幕惊险搞笑的囧途之旅,这部喜剧引发我们深思利益与友谊、信念与感情之间的关系,笑过之后使人受益
[摘要]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作为我们传统节日的典型,寄寓着国家的身份认同和集体信念,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当前的消费社会中,难免打上了消费文化的印迹,成为大众追逐的流行时尚,破坏了其艺术层面的记忆符码。龙年春晚的一系列革新又让我们看到了回归文艺本质的希望。由此,我们主张从美学角度增强春晚的文化内蕴,重构影像审美的文化空间。  [关键词] 文化记忆 怀旧 春晚 影像符码  do
[摘要] 湖南卫视自制剧自2006年第一次萌芽般的播放到2011年的大量生产,虽然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嘲讽和揶揄,但它们带给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掀起的话题是有目共睹的。以奇怪出位的方式博得观众注意虽然不值得我们学习,但湖南卫视的成长和它对观众和市场的定位的准确把握是值得所有编剧及媒体从业人员学习的。  [关键词] 湖南卫视 古装剧 穿越 观众定位 播放机制 审美  湖南卫视于2006年
[摘要] 女性视角和关照现实一直是李玉电影的特色。李玉从纪录片转入独立电影领域的第一部电影《今年夏天》就展示了女性的悲剧命运以及探讨造成这种悲剧命运的原因。通过电影,她为我们展示了这种命运如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最终如何被坚不可摧的因素所打败。  [关键词] 李玉 《今年夏天》 女性悲剧  《今年夏天》是女导演李玉从纪录片转到独立电影领域所拍摄的第一部电影,也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描写女同性恋的电影。
[摘要]电影《其后》是一部基于夏目濑石原著小说的改编的文艺片佳作。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包含了导演对原著主要情节,叙事方法,人物性格等的调整,唯美镜头与超现实画面的加入,色彩感的处理等。无论是电影的气氛和节奏,还是色调及画面的捕捉,都反应出了其感性唯美的文艺手法。对《其后》的改编,反映出森田芳光对原著的成功阐释。  [关键词]《其后》 森田芳光 感性唯美    小说《其后》最初创作于1909年
[摘要]宫崎骏的动画电影具有浓厚的生态意识,他在《天空之城》里依托飞行石来思考文明和自然的关系,在《幽灵公主》里展开对于人类与自然共存的命题的思考,创作过程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漫画版《风之谷》更是宫崎骏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环境保护”到“人类对自然尊重”的不断深入思考的结晶。宫崎骏在他的动画电影中,积极的实践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关系的描写,认为人只有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才能使生命获得有意义的
[摘要] 虽然影片《老男孩》属于极小的制作成本,但影片表现了真诚、纯洁、梦想、激情等一个时代的烙印,唤醒了无数观众的回忆,并进而产生共鸣。同时,主人公在现实面前的不屈抗争、对梦想无奈但又执着的追求,又带给人们一种感同身受的深切感动。  [关键词] 细节 道具 青春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这是由筷子兄弟创作的歌曲《老男孩》,如同歌曲一样,一部反映青春、梦想的网络电影《老
[摘要] 《基督山伯爵》,《肖申克的救赎》,《越狱》三部影视作品都设计了“越狱”的情节,三部片子在观众对越狱的认同,越狱的进行主体,主体的伴随“他者”,越狱的动机和形式这五个方面有着可比较之处。  [关键词] 《基督山伯爵》 《肖申克的救赎》 《越狱》 情节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08.025    《基督山伯爵》,《肖申克的救赎》,《越狱》在放映后
现今,纸质媒体面临电子媒体,尤其是网络的巨大冲击,举步维艰,有的甚至面临倒闭。纸质媒体还有春天吗,还有人会愿意在纸媒上做广告吗?答案是肯定的。2012年9月拥有121年历史的全世界最领先的时尚杂志《VOGUE》在其辉煌的历史中创造了新的辉煌:Lady Gaga做封面的九月刊达到了创纪录的916页,杂志厚度超过3厘米,差不多有4斤重。今年9月份的开季大刊又创造了665页的鸿篇广告。几百页的广告不仅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