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甄别及服务策略研究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r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00后”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的价值冲击,承受着强大的求学和就业的竞争压力.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心态调节和情绪管理能力不足,大学期间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情感处理等方面的挫折使那些抗挫能力弱的大学生无法承受,从而产生心理危机.本项目旨在从高校辅导员的视角阐述如何甄别潜在的心理问题学生,以及怎样为心理问题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服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临床上针对老年癌患者的止痛治疗目前还存在一些障碍,包括病因及病情复杂、评估不足、实际生理年龄变化认知不足以及阿片成瘾恐惧。因此,治疗中应重视老年患者器官老化、合并
今年以来,房价突飞猛进带动投资趋势再度抬头,投资需求猛增令供不应求的市场更加紧缺。房贷的增长速度随之不断加快,年初宽松的金融政策给正在回暖的房地产市场添了一把火,仅
  报告一例发生于额面部的线状盘状红斑狼疮。患者男,62岁,左侧额部和面颈部带状红斑伴瘙痒1年。皮肤科检查:左侧额部和颈部见一纵行的带状红斑,面部红斑为一横行走向,表面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加快,反映当代社会热点的各种思潮也不断产生,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历来都是各种社会思潮传播、思想碰撞之地.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影
中国题材非虚构小说的频繁出现构成了新世纪美国非虚构文学的新转向。这一文学现象与中国持续发展的时代语境及作者的人生际遇关系密切。从叙述学的角度来看,为了取得"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平衡,此类小说大都选择采用显性叙述者"我"讲故事来奠定小说的真实基础,并且征用地图辅以叙事,但偶尔也会使用拼图叙述去克服显性叙述者的视野局限,重构事件发生场景。在人物塑造和事件选取上,作者倾向于从现实中挖掘塑造典型,以此来提喻式地解读中国。不过,在对典型的取舍刻画中,作者自身的形象也会展示出来,小说水平的高低也由此得以体现。
  患者女,52岁,因“面部、手背部水肿性红斑1月余”就诊。当地医院诊断 “过敏性皮炎”,予得宝松针肌注及外用药物(具体不详),皮损明显消退,2周后面部、前臂及手背水肿性红
气候变化小说作为环境危机话语中的新兴文类,专注于气候变化及其人类世成因的文学想象。当代美国作家保罗·巴奇加卢皮的《水刀子》勾勒了一幅美国的近未来因为极度缺水而导致的生态崩溃、政治涣散、人性沦丧、环境不公的反乌托邦城市图景。作家利用空间并置突破气候变化书写的时空阈限,强调气候变化的全球化影响;运用身体叙事呈现弱势群体在气候灾难中的生存困境和环境资源分配不均问题;通过文化记忆,以水权档案等记忆文本的形式为小说的气候叙事创设了历史文化语境,凸显气候灾难形成的政治历史背景;新闻公告、论坛跟帖等生态媒介贯穿小说的始
“哈尔滨”之名的出现,已被《哈尔滨考》一书定论,认为“哈尔滨”三字是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哈拉宾”正式改名而来的。其实早在同治六年(1867年)“哈尔滨”就以地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