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不忘危的效力

来源 :中国减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z_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治水道路可谓一波多折。从大禹到李冰,从孙叔敖到范仲淹,从王安石到郭守敬,古人的治水范例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然而,再好的治水思想,仍无法消止水灾,每年要面对的洪水成了政府和民众的心头之痛。
其他文献
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不仅要在第一时间直接面对灾害,也要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灾害。中外巨大灾害的救助实践证明,社区的作用不可低估。在最初的救援和急救中,社区扮演并发挥着独
伴随着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回望刚刚过去的2008年,我们心中充满了难以述说的复杂情感。从许多意义上说,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都是非同寻常的一年,百年奥运、
2008年是在一场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中开始.2009年则在几十年不遇的旱灾中起步。两种灾害虽然不同,但都给我国社会经济造成严重损失,也给我们灾害应急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正】人添志气虎添翼,雪舞丰年燕舞春。在北京一场历史罕见的大雪中,我们挥手告别牛气冲天的2009年,一脚踏进了虎虎生威的2010年。放眼望去,一个新年的起点,一个十年的起点,
经历12个年头,人们久盼的《自然灾害救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终于于2010年9月1日起实施。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灾害救助条例,《条例》的出台是我国灾害管理的重大突破,是救灾
灾害不仅给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方面造成损失,对社会功能和社会系统的破坏也十分严重。灾后相伴而生的贫困、心理等次生性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处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就极有可
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8级大地震,瞬间将这里变成了人间炼狱。四川汶川,北纬31度、东经103度,瞬间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汶川大地震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
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导致我国极端天气频频出现。面对发生巨灾风险机率的加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安全的需求更加强烈。因此,如何让防灾减灾的意识融入人们的生活,让
"两年援建情,一生亲兄弟"。这句诗出自一位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援建者之手。两年虽短,情谊永存。回眸两年前:汶川大地震留下了满目疮痍,灾区人们的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家园
汶川地震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全国上下紧急行动起来,形成了协同应急的巨大合力,发挥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