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莫三嗪早期联合硝基安定治疗儿童失神癫痫的临床效果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观察拉莫三嗪(LTG)早期联合硝基安定(NZP)与丙戊酸钠(VPA)单药治疗儿童失神癫痫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通过典型临床表现和视频脑电图确诊儿童失神癫痫患儿52例,将其分为VPA组26例及LTG+NZP组26例,分别给予丙戊酸钠单药或拉莫三嗪早期联合硝基安定(服用第4个月开始1个月内逐渐减停)治疗,随访1年,观察患者的发作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VPA组和LTG+NZP组患儿服药1个月时完全控制的分别为12例(48.0%)、10例(41.7%);3个月时分别为14例(56.0%)和12例(50.0%);6个月时分别15例(60.0%)和14例(58.3%);12个月时分别为17例(68.0%)和16例(6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PA组和LTG+NZP组患儿治疗后1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8.0%和66.7%;治疗后3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72.0%和66.7%;治疗后6个月总有效率分别为76.0%和75.0%;治疗后12个月分别为84.0%和7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莫三嗪早期联合硝基安定治疗儿童失神癫痫疗效与丙戊酸钠相当;拉莫三嗪早期短时联合添加硝基安定治疗儿童失神癫痫,能兼顾疗效和起效速度.
其他文献
目的 针对软骨缺损难以自行修复的临床难题,探讨miR?30b调控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软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潜在机制,为软骨修复提供新思路.方法 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流式细胞术和双向诱导分化实验鉴定细胞;CCK?8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在不同CoCl2浓度下增殖能力和HIF?1α表达变化情况;构建稳定表达miR?30b的细胞株,Western blot检测其靶基因SOX9和Wnt/β?catnein信号通路的表达;在低氧环境中成软骨诱导分化,21 d后Western blot
目的 探讨LncRNA SNHG14/miR?148a?3p/PODXL轴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qRT?PCR法与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正常皮肤组织、瘢痕疙瘩组织中SNHG14、miR?148a?3p、PODXL的表达量;Pearson法分析瘢痕疙瘩组织中SNHG14与miR?148a?3p的相关性,以及miR?148a?3p与PODXL的相关性;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si?NC、si?SNHG14分别转染入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TT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Transw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C?反应蛋白/白蛋白(CRP/ALB)与老年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感染病情程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75例老年CRKP患者,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n=32)、生存组(n=143),比较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发病至入院时间、病情程度、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TNF?α、NLRP3 mRNA、CRP/ALB水平,比较不同病情程度者TN
目的 评价Acotec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427例经DCB治疗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患者,平均年龄为(67.3±9.97)岁,其中男329例,女98例,共481条下肢有528处闭塞性和(或)狭窄性病变.分为两组,股腘动脉组(n=351)与膝下动作组(n=76).每隔6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随访,主要评价终点包括晚期管腔丢失(LLL)、靶病变再狭窄、靶病变血运重建(TLR)和严重临床事件.结果 技术成功率为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