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历史创新教学的有效实施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tm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国家前进的动力,民族进步的支柱,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关注和重视的焦点,对于学生创新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引导作用,而创新教学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主导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方式。初中历史教师肩负起承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任,构建自主创新的平台,运用新颖独特的教学手段和措施,遵照新课程改革对历史学科的要求,利用创新性的教学原则,更新教学理念,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从而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历史;创新教学;有效实施
  面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学科的课堂教学,特别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越来越受重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促使广大的教育者深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研究创新教学,促使其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和推进。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突出创新教学的有效实施,精心地设计创新性问题,构建民主、和谐的创新环境,彻底扭转传统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落后状况,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养的主阵地和重要场所,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的创新思想得以释放,不再束缚学生的思维和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无拘无束的创新和探索。
  一、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有效地融入创新教学模式
  教育教学理念是课堂教学行为的灵魂和基础,是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实施的先导,对于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起到重要的指导和统领作用。只有广大的教育者积极地转变和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融入先进的教学思维,不断地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才能为全面推进改革提供重要的思想保证。目前初中历史教学尚未摆脱应试教育的阴影,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化为素质教育。然而,新的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强调历史教学要致力于学生历史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我们应尽快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及情感体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学新理念。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分强调教师“教”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手段,这已不能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师要尽快树立并适应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起“学生中心”的新理念。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课习惯于“一言堂”。要求学生对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念。
  二、 构建科学的知识线索,逐渐地渗透创新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中的知识线索,犹如一种知识网络,为學生学习历史知识提供清晰的脉络,在知识网络图的引导下,历史知识可以一目了然,清楚地展现在学生们的面前,这就需要教师逐步地渗透创新性教学策略。初中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比如,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列出大事年表;以空间的转移为线索,按一定的地点、区域或国别范围来讲授历史;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无论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往往贯穿了整个时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与孙中山、毛泽东的名字几乎密不可分;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就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论原理来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就会发现一切历史事件都是由一定的社会矛盾引发的,而历史事件又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必须同一定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如评价历史事件的性质要看其主要方面,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
  三、 建立温馨和谐的师生关系,全面地推进创新教学的实施
  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无法与时代发展的步伐相协调,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十分地被动,不可避免地对课堂、对教师产生厌倦心理,致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持续下降,而创新教学的有效实施和推进,可以改变课堂被动的局面。因为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地服从。这种师生关系压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师生关系紧张,有时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和学生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首先,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是朋友,教师和学生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师生关系。”其次,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尊重学生,树立平等和民主意识,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协作。最后,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核心,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独立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样才能满足初中历史教学新形势的要求。
  总而言之,创新教学是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一致的,是与时代紧密相连的。初中历史教师采用以上方式,融入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认真地研究教材,发现教学内容中的创新素材,充分利用高效的教学资源,展示学生的创新智慧,挖掘学生对课堂教学创新潜能,营造创新性的学习氛围,构建规范、科学的知识体系,促使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海军.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2016,(S1):124-125.
  [2]蒋旗.小议初中历史课堂中创新教育的实施和推行[J].成功(教育),2017,(06):142.
  作者简介:
  蒋小军,重庆市,重庆市忠县忠州中学校。
其他文献
邹承鲁,中国生化界的泰斗级人物,年轻时曾经参与了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人工胰岛素合成,近些年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勇敢地站出来抨击很多科学界的不良现象。在人们的心中,这位八旬
语文是一门强调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按照目前新课改的要求,必须要将语文课堂建设成为开放而且具有活力的课堂。但是,形式大于内容这一误区,是目前实
国华电力公司2018年供应商大会近期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华电力公司施工总承包、设备监造、主辅机供应商、生产物资供应商、生产业务外委承包商,以及集团物资管理部、国华电力公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让学生生成学习情感,学生才能在苦学的学习活动中坚持下来;让学生明了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数学家的研究过程,学生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习体验,拥有更多的学习方法。由此可见数学史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并非人们想的那样毫无用处。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学生们极为理性,数学史中的思想意义、探究方法对于他们的影响更为突出。本文中笔者就对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种利用空气动力原理实现悬浮的新型列车目前正由中日双方共同研发。这种列车时速可达400~500公里,且能耗仅为磁悬浮列车的约1/6,因而可完全利用清洁能源运行。这种列车2001
据调查实践和对既有研究成果的分析可知,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教师及时地调整课堂的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改进工作作风八个方面的要求,以及陕西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认真开展“三排查、三落实”工作的通知》精神,陕西省财政厅召开党组会议,提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最重要的动力,得到了教师广泛的重视。通过以兴趣为出发点,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欲望,实现学生的自主式学习、探索式学习。尤其是
教学过程要着眼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语言学科的教学,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以服务考试为目的,过多重视语法、做题效率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
本文分析比较了传统化学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化学教学这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特点,得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化学教学模式具有更加实用和高效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现代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