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族国之精粹到英烈血之山河

来源 :世纪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jiushishashou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时代,中国的发展必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文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要把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科学地把握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充分理清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时而异,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资源管理机制,融入到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加强大中小学教育中的学习考评力度,真正将弘扬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落到实处。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关系,弘扬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0-0026-02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缔造着伟大的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留下了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是中华国家精粹即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挥新时期红色文化资源价值,真正实现通过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科学把握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
  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在特定历史时期所留下的宝贵文化资源与精神文化财富,学术界对于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本文首先理清两者的核心内涵。
  (一)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
  对于红色文化资源这一概念,主流观点认为:红色文化资源并不是红色、文化和资源三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它们的有机整合。红色概念规定了红色文化资源的主体和年代;文化概念界定了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活动及其结果;资源概念则揭示了红色文化具有资源属性,可以开发利用并因这种开发利用而产生满足人们需求的新效用或新价值。[1]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不断深入挖掘其核心內涵,不断加大了对红色文化资源中蕴藏的红色文化的学习。我们党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界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建设社会主义和进行改革开放时期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而狭义的红色文化资源则是专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具有资政育人功能的历史遗存。[2]
  (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国家之精粹,学术界对优秀传统文化概念的界定也颇有不同,界定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有纵向定义与横向定义等不同的分类。有一种观点认为,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3]
  当下国内一致认可的观点认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4](P.24)
  我们党一向将优秀传统文化置于很高的历史地位,毛泽东同志早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研究中国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要进行科学的总结,继承这一份宝贵的遗产”。[5](P.533-534)在当时的革命环境下我们党是如此重视,自改革开放时至今日,习近平总书记谈到,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6](P.186)
  二、正确认识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
  红色文化资源形成于近现代中国历史之中,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于漫漫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之中,红色文化资源正是在近代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中充分继承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后所形成并保留下来的,同样,优秀传统文化也为红色文化资源注入了“根”与“魂”。
  (一)红色文化资源继承并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红色文化资源中所包含的爱国统一精神正是继承与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以来,西方殖民侵略者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国破家亡之际,民族危亡之时,中国共产党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爱国统一精神,奔走呼吁,主张全民族统一团结,团结各民族争取民族解放,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这正是继承并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之中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
  第二,革命者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抑强扶弱之心也是继承并发扬了优秀传统文化。在革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怀着赤诚之心,开始不断探索如何实现社会进步,民族独立等重大问题,这也是继承并发扬了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强烈社会责任感与忧国忧民之心,正是有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伟大中国共产党人才矢志不渝,坚持斗争,百折不挠,终于迎来了全国解放,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二)优秀传统文化为红色文化资源注入了“根”与”“魂”
  优秀传统文化为红色文化资源注入了“根”。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所蕴含的“大同思想”正是历代人们所苦苦追求却始终未能如愿的理想社会模式。马克思做出了回答: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无产阶级专政,这仅仅是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一条道路。正是有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这个“根”的历史存在,才使得中国人相信和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
  优秀传统文化为红色文化资源注入了“魂”。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精神正是为红色文化资源中所包含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正是有这种精神的注入了,才使得身在前方后方的每一位革命者无私无怨地去献身革命,为国家、民族与人民奉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习近平总书记也谈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7]伟大“抗战精神”也正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威武不能屈”的精神继续传承并发扬光大。   三、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更艰巨,我们要高度重视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丰富的价值和作用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一)建立健全红色文化资源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管理机制
  一是要建立领导协调机构,各地分别建立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党委办公室,主抓思想工作,同时建立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管理办公室,主抓综合事务管理,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开发利用的宏观管理和指导。推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8]
  二是要进一步加大红色文化资源与优秀传统文化财政经费投入的力度。加大财政上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加上民间募捐设立专项基金来筹集长期有效的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学会充分利用市场对资源配置所起的巨大作用,全面构建新型全方位多元化的投资体系。
  (二)融入大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
  一是要纳入大中小学培训教材。各大中小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专题会议,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弘扬中华優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8]。所以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地方史知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教材中,不但使得教材内容丰富多样,令人耳目一新,而且还可以使培训效果显著增强。
  二是要深入大中小学培训课堂。坚持教学班次、内容、课时的“三个落实”,其课堂学习可以丰富多样,不必千篇一律。可以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就是利用红色教育基地,邀请地方党史办领导与传统文化学者到各校讲解当地抗红色文化历史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就是组织大中小学生到红色文化资源基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内容更可以丰富。
  (三)强化大中小学教育考核测评机制
  一是要在各大中小学单位进行理论考评。理论考评主要是对于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当地红色文化史,优秀传统文化掌握情况进行考核。知识理论考评可以采用定期考试与抽查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从而达到使学员们随时随地不可放松理论学习的效果。
  二是要在各大中小学单位进行互动议评,互动议评一般以各学习单位互动进行,时间相对集中,一般半年进行一次,设立区域学习监督委员会,由委员会对各个大中小学进行的红色文化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进行议评。
  优秀传统文化是国之精粹,民族瑰宝,红色文化资源是革命英烈们用热血筑成的精神遗产,革命丰碑,是我们世世代代学习并传承的宝贵文化财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极为重要的。尽管时代变迁,但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内涵,无论在任何时期下都能够供我们学习并指引我们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张泰城.论红色文化资源[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15,(1)
  [2]张泰城.论红色资源与干部教育[J].中国井冈山干部 学院学报,2012,(6).
  [3]张伟.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价值[D].山东:山东大学,2010
  [4]赵洪恩.中国传统文化通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16.
  [7]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年9月3日)
  [8]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01-25.
  [责任编辑:褚永慧]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党和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政策,尤其是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邓小平的扶贫思想是我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习近平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发现,当下扶贫工作基本原则与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必须摆脱贫穷》中分析的社会主义摆脱贫穷的根本原则具有深层的内在一致性。本文主要基于对邓
期刊
【摘 要】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硬,综合国力在世界之林中稳步提升,我国各大城市举办大型活动的几率与频率也随之大幅增加。政府传统的公共安全管理资源在公共安全管理需求急速增长的情境下日显捉襟。在此大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型活动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从社会治理理论视角出发,围绕法律法规建设、分级管理规范设计、指导培训强化等重要模块,构建社会治理模式下的大型活动管理模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吸收西方德育教育理论以及国内德育“转化说”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德育是教育者根据德育对象特点组织适当行为,从而提高他们自我道德水平,并能指导个人生活实践的教育活动。具体从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澄明,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遮蔽,中学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合理回归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德育教育;德育功能;澄明;遮蔽;合理回归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 要】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报告中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但这6000万的留守儿童存在着普遍“污名化”的现象,在公众的认知里“留守儿童”就等于“问题儿童”,在这样的“刻板印象”之下,他们不仅不能得到父母的关爱,还要受到社会看法带给他们的压力。致使他们一方面不被教育者所重视;另一方面,他们在这一压力之下变得更加自卑敏感、自我效能减弱甚至内化“污名化”标签。帮助他们去“污名化”
期刊
【摘 要】志愿服务是现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哈尔滨商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以专业为依托、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激励行动”项目为平台,深入哈尔滨市儿童医院、黑龙江省社会福利院等多家单位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中践行着敬业、诚信、友善、尊老爱幼、友爱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连,将爱国志与报国情相联系,将学科优势继续运用到推进社会
期刊
【摘 要】建瓯市扎实开展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工作,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互融互促、同频共振,取得了明显成效。针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需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现状,助力精准扶贫,打赢扶贫攻坚战。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精准扶贫;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73-03  建瓯全市36
期刊
【摘 要】对于达斡尔族历史的研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仍有所欠缺。在研究达斡尔族历史时,应注意近代是一个重要的时期,要借助多学科理论与方法,还应注意对民族世居地的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还可以着力研究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政治变迁过程,政治与社会的互动,黑龙江地区达斡尔族社会变迁过程。  【关键词】达斡尔;历史;政治;社会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
期刊
【摘 要】本文着眼于“高校与农村”两个舆论场的现状,以温州“新青年下乡”作为研究的实践模板,研究和探讨“高校与农村”两个舆论场的双赢互补对接模式,分析该模式的运行机制、目前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在此实践研究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阐明“高校和农村”两个舆论场的双赢互补对接模式的推广价值所在,并就该模式的完善和推广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校;农村;舆论场;对接模式  【中图分类号】D66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的城市融入,需要系统性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为此,要在把握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中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通过夯实他们城市融入的现实基础、完善制度保障、优化人文环境和提升主体素质,加速他们的城市融入。  【关键词】新生代进城务工人员;城市融入;制度;政策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11-0073-03  新生
期刊
【摘 要】在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陷入瓶颈阶段,“土地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体制混乱、职责不清、管理缺位”的弊端。伴随着城乡统筹发展、基层居民身份结构的多元化及利益诉求的多样化,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逐渐挤压了基层活力和创造力的发挥,南海区“政经分离”的推行,为中国的基层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本文基于合作治理理论来分析广东南海的“政经分离”案例,总结经验,发挥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