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育桃李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a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神中学校 四川 青神 620460)
  【摘 要】新课程下德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有效的开展中学德育工作是每一个中学必须探讨的课题。本文从校内环境营造、优秀班主任队伍的打造、分类培养、学生自治、活动的开展以及和谐校园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尝试,总结出自己的特色,为今后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学德育;举措
  现代社会急速变化,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中学德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的成败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学校是国家实现人才培育的场所,更感受到这一份凝重的使命感。随着国家课程改革纲要的出台,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学校德育课程的研究势在必行。我校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一个农业小县,全县人口不足20万;学生文化水平和思想意识参差不齐,德育教育尤为突出,经过多年来不不懈的探索改革,也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情学情的德育教育之路。
  1. 注重校内环境,处处渗透德育内容 “孟母三迁”人人皆知。环境影响人,环境教育人,好的教育环境可以塑造更多社会所需的人才。无数教育家们,也都是特别强调环境的熏陶作用。为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我们是这样做的:
  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教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树立榜样。大家熟知: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
  ②在教室外墙上张贴名人名言;在楼梯口,食堂等设置“礼貌用语”;利用广播站、国旗下讲话等宣传阵地,宣讲礼仪知识,营造文明礼貌教育氛围。
  ③在教室内增设能量墙、心愿树等,征集并张贴有关立志成才的宣传画、誓言、标语、谚语等,让学生在课间休息时有意无意地读读看看,逐步让学生明白:理想前途与日常行为和个人品质道德密切相关。
  ④美化校园,雕像寓意,专栏宣传,让一棵树一块石都寓意深刻;让学生在感受优美的环境同时认识到美好环境还需大家营造,美好的未来还需奋发努力,不懈奋斗。
  ⑤编写校史,呈现学校历史,展现学校风采,让学生牢固树立“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骄傲”“我为学校添光彩”的思想。
  ⑥邀请校外成功人和专职宣传机构作专题演讲,鼓舞家长、学生立志奋斗,脚踏实地励志成才。
  2. 打造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提升管理能力 班主任是班级的教育者和组织者,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一个学校班主任队伍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效果,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是行之有效之举。
  (1)巧用班主任。挑选能够胜任班级管理的人员,选用老中青相搭配而进行工作。实施老带新,新学老,中连老和新,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在一定范围由班主任自选科任教师,充分调动教师主动性积极促进班级德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学习提高。人人进行岗前培训,在岗研修。除每学期对班主任进行岗前或在岗培训外,还利用每年的暑期对班主任进行系统培训,专门邀请有经验的班主任和德育先进个人做专题讲座和经验交流,每年也选派人员外出聆听专家讲座。定期召开班主任例会,校内总结反思不同情况,相互借鉴,促进不同层面的班主任提升管理能力。
  (3)依据学校具体情况,制定了《班级管理细则》、《学生一日常规》《班主任职责》《优秀班级、班主任评价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全方位完善了对学生的管理,并以常规管理检查为载体,每周在板报公示栏上公布,促进了班级的日常管理的进行。
  (4)根据学月考情登记兑现班级管理奖励。
  3. 分段分类培养,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1)分段培养。学生的培养必须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所以依据学生认知和年龄特点为学生设立三段式培养目标:高一养成教育;高二立志教育;高三励志教育。围绕三段目标细化各阶段措施。
  (2)分类培养:根据学生自身特长和爱好参与艺术特长训练。自愿参加体训、美术、音乐、舞蹈组等活动,在活动中磨砺意志,锻炼品质,确定发展目标。
  (3)分层评价,依据班级实际情况,分层要求考核,促进不同层次班级学生的发展。
  4. 学会自治,让学生把遵规守纪变为自觉行为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让学生自己明事理,辩是非,自觉遵守校纪,相互监督,才能真正管好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
  (1)增设年级学生会。在政教处和团委的协调下分年级成立学生会,以部门为主,征集志愿者成立学生文明监督岗,检查发现课间不文明行动,劝阻其行为,依据细则扣减奖励分值,列入对班级考核中。
  (2)各年级选出班主任组成学校协作联防队和值周组,抓好课间纪律、整队出校、包干区卫生、校牌检查、食堂就餐纪律和就寝检查等,形成制度列入对班级、班主任的考核中。
  (3)定期召开学生干部培训和经验交流会。部署当前任务,小结前段时期的工作,表扬好的行为和做法,鞭策不足,提升协调管理能力。
  (4)完善校级学生干部考核奖励制度。每学期民主评议学生会成员,拟评校、县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
  5. 开展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更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不断加大校园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的力度,根据学生的需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才能收效显著。
  ①建立“校园之声”广播台、体育训练队、美术训练班、音乐和舞蹈队等。用正能量的声音引领学生的思想,让这些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生活,锻炼其意志和毅力,有目的有计划的推进人才培养,多元化地培养人才,有教无类分层培养,创造学校艺体生培养之特色。
  ②以节日为契机,以活动为载体,渗透德育教育。元旦分年级组举行“迎新晚会”;3月进行“学雷锋”和“植树”活动;4月“缅怀英烈”活动; “五四”举办“阳光体育”春冬季长跑;开学收看“开学第一课”;教师节举办“感念师恩”晚会;国庆节举行“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举办“勿忘国耻,珍爱和平”主题活动;元旦“新年迎春晚会”等将养成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活动中,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融入活动中,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镌刻在学生的记忆里。   ③融运动会于德育教育中。运动会是学生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校园体育融竞争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例如:在篮球、足球比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对获胜者的表扬,激励了他们再接再厉;对失败者的勉励,也磨练了他们不甘失败,不怕挫折的心理素质。运动会上增加队列比赛,才艺展示,这既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又增添了学生的自信心还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
  ④融征文活动于思想引领和写作能力提升中。政教处和语文组提前规划部署,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水平,结合当前时事决定征文主题;设定奖励细则,确定要求;精心组织细心指导;兑现奖励,在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中,学生们的习作质量有了教大的突破,思想更加积极上进,都能从不同的角度抒写对人生,对哲理积极的思考。当阅读他们的习作,能感受到这些作品里面散发的智慧光芒和哲理的光辉;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从中看到了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他们的身上得到继承和发扬;不知不觉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结合作、环保意识、感恩他人、守法意识等等得以强化,真正起到了润物细无声之效。
  6. 关爱学生,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1)加强法制安全教育。①开展法制讲座;有针对性的以事讲法,专设思想道德课,使之制度化、常态化。利用班会、读报播放法纪的录像,如《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栏目,尽量多地搜集与法律条例相通的法律案例和时政大事,切实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②借用警校共育力量强化法律意识。③增设治保委员;定期和班主任一起检查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报告突发事件。
  (2)加强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在高一、二年级各班设心育联络员,了解班级学生的一些情况,成立健康教育室,对健康的心理知识加以宣传;学校健康室采用集体讲座和个别辅导的方法。尤其是高三年级,针对一些较普遍的心理问题,分时段开设讲座,为优生、学困生、后进生、心理欠健康的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品质、勇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3)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让其身心健康成长。①成立扶贫办,拟定帮扶细则,组建家访小组,走乡串户调查核查实情。②利用国家财政扶贫款项和争取来的社会各界捐赠资金,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或学费减免等形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让其感受学校、社会的关心和温暖,鼓励其勇于面对当前困难,坚定信念,完成学业。③教会学生学会感恩。每学期召开受助学生座谈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督促受助学生给捐赠人和单位写信,表达谢意汇报思想;让其健康地成长,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回报社会。
  7. 家校联动,形成教育合力 ①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和教师便于沟通交流。 ②召开家长会,互通学校和孩子各种情况,同时征询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便于及时改进。③关注留守少年,建立留守档案,定期与家长联系。④规范校外租住房学生的管理,人人监管从而形成了教育合力,共育社会有用之人。
  8. 借用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①联合其他部门力量规范网络、食品、交通、城管、文化宣传等的管理。②设置社会实践基地,参与社会实践,让其了解家乡和社会建设所需,促进其认真学好书本知识,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③借助现代媒体消除负面影响,宣传自身优势,扩大学校影响力。
  古希腊人说“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德育之举必须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日久天长才能潜移默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只有把德育目标与德育过程连接起来,把道德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的各个环节有机统一起来,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形成教育合力,融合各种德育理论与方法,积极探索实践,不断创新才能为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道德素质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如何增强教材对地区、学校、学生的适应性,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个参与课改实验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教师过去是教教材,今天要树立用教材“教”的观念,教育的功能是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在社会逐步走向多元化、信息化的今天,教育已由过去仅凭教材教学的单一因素转移到学生、教师、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的整合上来,要整合,就涉及到创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
期刊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学生对知识与能力的获得,要通过教师正确的“教”、“导”引起学生自身的主动活动,学生是认识世界的主体,对教师的讲解、引导具有主观选择性。因而教育要“以人为本”。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英语新课程标准》把情感作为教学内容与目标,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
期刊
1. 事发经过与打捞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3年11月7日中午放学午饭过后,两名已落水身亡学生私自骑电动车到黄河岸边一码头处戏水玩耍,大约一点三十分左右不慎落水,导致身亡。此事发生后学校领导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逐级上报并第一时间报案,同时安排全体教师展开搜救工作及学生家属安抚工作。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专人赶来现场同时报告当地市政府。市主管安全领导协调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调集大批民警和消防
期刊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规模日益深入和广泛,人类生活的范围已从地表扩大到太空,深入到海底。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自然环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是十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信息时代的来临,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如何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适应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更高学习要求,信息技术教师角色的转换成为了一种必需。信息技术教师应做好从“师者”到“学者”的转变;从教材的复制者到课堂的建构者的转变;从讲授者到引导者的转变;从管理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从良师到益友的转变。更新观念,实现教师角色的成功转变,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质量,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
期刊
校本教材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为了有效地实现课程目标,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共同开发和制定一些基本的教与学素材,作为课程实施的媒介,这些素材构成了校本教材。  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  1. 现在所用教材是国家统编教材,缺乏个性 小学体育教学多年来都是应用的国家统编教材,和各个学校的现状与条件,以及学生的不断发展存在差异,有些内容也是无法开展(足球的开展、器材的
期刊
书面表达一直是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具备一定的审题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教者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信心十足,游刃有余。本人在训练写作中采用了以下五个步骤:  1. 循序渐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英语写作能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紧扣一环地进行
期刊
【摘 要】数学概念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是数学基本技能的形成与提高的必要条件。在概念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教学方法,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概念教学较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多启发学生,多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同时要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弄清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数学概念;概念教学;阶段;数学思维;层次分析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期刊
【摘 要】音乐欣赏课是义务教育阶段音乐必修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打造有效、高效、深受学生喜爱的欣赏课呢?在此主要根据本人的音乐教学实践,主张实行分层教学,从听、唱、表现、拓展等环节实施欣赏;此外,还有引入流行音乐,发挥无意注意的优势等手段,最终实现欣赏教学的三维目标。  【关键词】音乐欣赏;分层教学;流行音乐;无意注意  音乐课程改革十余年,音乐课由传统的唱歌课逐步发展为由歌唱、欣赏、表演、演奏等
期刊
【摘 要】通过在电工实训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论述如何使中职学生能较好得掌握这门技能,并提出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电工实训;教学方法  维修电工实训课在内容上的鲜明特点就突出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它是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接转化为操作技能的有效活动和途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维修电工专业的学生在进校除了一年至一年半左右文化课和专业技术理论课后,剩下的时间都主要用于开展电工生产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