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塞尔法测薄凸透镜焦距实验中L的最佳取值范围研究

来源 :中国电子商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02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为了研究物像间距 的不同取值对测量误差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测量不确定度的比较,研究贝塞尔法测薄凸透镜焦距实验中物像间距 的最佳取值范围。
  一、引言
  由于薄凸透镜的实际厚度、像差及成像清晰度的主观判断不准确等因素的影响,给凸透镜焦距测量带来一定的误差。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减小测量误差,增大贝塞尔法测薄凸透镜焦距实验的可信度,有必要对实验的误差来源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作全面的分析。国内对透镜焦距测量的实验误差问题的分析研究较多。但对贝塞尔法测薄凸透镜焦距实验,主要是研究透镜光心位置的估计偏差和清晰成像位置不确定对测量误差的影响[1];有少数文章涉及了实验的前提条件 的讨论,提到 的取值会影响成像效果,当 较小时,小像的清晰度不易判断,而当 较大时,大像的清晰度不易判断[2]。然而并未深入讨论 的取值范围。本文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测量不确定度的比较,研究贝塞尔法测薄凸透镜焦距实验中物像间距 的最佳取值范围问题。
  二、实验
  2.1 实验原理
  所谓贝塞尔法又称共轭法[2],是一种利用透镜成像公式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将发光物和像屏置于透镜两侧,假定发光物和像屏之间的距离为 ,透镜的焦距为 ,只要满足 的条件,移动透镜就会先后产生一大一小两个清晰的实像,再利用公式 (式中 为出现大小像时,两次透镜位置读数之差的绝对值)就可以测出凸透镜的焦距。[3]
  2.2 物像间距 不同取值的误差分析
  实验中发现,光具座上的尺子读数带来一定的误差,但不是主要的误差来源。由于大像小像的清晰不易判断而带来的误差较大,因此被作为主要的误差来源。当 较小时小像的清晰不易判断,当 较大时则大像的清晰不易判断,这说明 的取值不同会对大小像的清晰成像位置判断带来影响,会带来不同的系统误差。
  下面从不确定度理论对贝塞尔法测凸透镜焦距实验的测量误差进行估算。
  实验装置原理图如图1:[4]
  图1 贝塞尔法成像原理图
  为物屏位置, 、 为两次成像时的透镜位置, 为像屏位置,实验时取 、 的位置为一次测量,只考虑B类不确定度,则
  (2-1)
  [5]
  , (2-2)
  ,
  ,
  ,
  由 得出
  ,
  则
  (2-3)
  又由
  得出:
  代入(2-3)式得
  (2-4)
  讨论1:当 取不同值时, 保持不变; 虽然改变,但是相对 的改变,几乎可以忽略,即 取不同值时, 可视为不变。则由(2-4)式分析得出,当 增大时, 也随着增大 ; 越小, 越小。因此在保证 条件下, 的取值应越小越好。
  又
  若 很小,小到接近 时, 很小,此时 很小,即两次成像时透镜间距很小,这会给实验过程中左右移动透镜找准两次清晰成像带来困难,且由于像差及人的主观判断所造成的影响,清晰成像位置有一定范围,这样就会造成在一段范围内都清晰成像,无法找准两次清晰成像的位置。故 应略大于 ,以保证能找准两次清晰成像。[3]
  讨论2:设任意两个薄凸透镜,焦距分别为 、 ,选取 ( 为大于4的任意正实数),则由(2-4)式,得:
  (2-5)
  (2-6)
  分析(2-5)式、(2-6)式,如果在同一光具座上进行实验,物屏、像屏、单色光源、实验操作人等因素相同。只改变两个薄凸透镜和物距像距间距 的取值,那么 ,当 时, 。
  因此在用贝塞尔法测薄凸透镜焦距时,如果其它因素不变,无论透镜焦距值大小,只要 ( 为大于4的正实数)的比值不变,所引入的测量误差 基本不变。
  2.3实验测量及数据处理
  选用两个不同焦距值的薄凸透镜, 在光具上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代入(2-1)、(2-2)、(2-3)式进行计算,结果如表3,表4
  结论
  研究表明:如果其它因素不变,无论透镜焦距值大小,只要 与 的比值 ( 为大于4的正实数)不变,所引入的测量误差 基本不变。且 越小,所带来的系统误差越小,但是 应略大于4 ,以保证能找准两次清晰成像位置。从数据分析得到,当 时,测量误差小于2.5%;当 时,测量误差小于3%。本文为减小贝塞尔法测焦距的实验误差提供了实用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黄红强.凸透镜焦距测量的误差分析和减小方法[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16(3):35-37.
  [2]符林军.不确定理论的应用探讨[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3,21(5):61-63.
  [3]杨述武.普通物理实验(光学部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0-218.
  [4]刘传安.英汉大学物理实验[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278-280.
  [5]申芳芳,陶荟春,满玉春.极差法在物理实验中的应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30(5):65.
  [6]徐航,杜忠明,熊飞峤等.位移法测凸透镜焦距的误差分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13(6):101.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信息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
  朱慧芬,1985,女,云南宣威,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引言:结合输电线路检修实际工作的需要,讨论绝缘锦纶下线梯在输电线路从横担侧进入到导线侧进行检修工作的应用情况,分析当前所使用下线梯的优缺点,提出绝缘锦纶下线梯在输电线路上检修时的改进方法,填补下线梯在输电线路检修作业上的空白。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sulated nylon ladder offline  Tang Guodong  (State G
期刊
引言:本文就高校贫困生认定方法的实践和研究成果做简要述评,以期发现目前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缺陷,提出更为合理地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实践工作提供指向。  This article is areview about college students identified method of practice and research , in order to find the pr
期刊
引言:指纹识别是目前研究最热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之一,对于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指纹的唯一性和恒久性使它运用在信息、公共、金融、社会管理等多方面,本文研究的就是指纹识别系统的主要流程和算法,包括指纹图像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特征匹配等。随着指纹识别效率越来越高,它将会在社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一、自动指纹识别系统原理  图1 指纹识别工作流程  指纹识别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模
期刊
引言:对于石油机械制造企业而言,随着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战略的实施,石油机械制造企业正面临着全面转型,在机械产品的定位上,不但要有效实现机械功能,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特性。基于这一现实需要,石油机械制造企业应在产品研发和制造过程中,重视机械性能与信息性能的融合,使机械产品功能能够得到全面提高,有效满足石油生产需要,更好的为石油生产服务,保证石油生产的整体效果,使石油机械制造产业能
期刊
引言:随着交通环境与工具的巨大变革,汽车的数量与日俱增,采用车牌识别系统对汽车进行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在充分了解国内车牌识别系统现有缺陷的基础上,通过提高硬件设备、改进Isotropic Sobel边缘检测算子、基于BP神经网络的多分类器车牌字符识别算法等方法,构建适用于我国的车牌识别系统,本系统分为图像处理、车牌定位、字符分割、字符识别四个子系统,能有效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期刊
引言:随着TD-LTE网络的商用及TD-LTE终端的普及,TD网络下的手机视频业务使用日趋广泛,而各种视频无法观看的问题也日渐显现。本文对TD网络下网页在线视频加载困难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更改面向RNC的基本信道配置及VIP配置,在解决视频无法加载问题的同时,为后续故障定位提供了思路。  一、现象描述  做在线视频播放验证时,开启网页在线观看,速率提升困难或无法加载,但在2G、3G、WLAN下视频
期刊
引言:随着电网高压设备的不断更新,以SF6为绝缘介质的高压电气设备已经成为了高压电气设备的主流。SF6高压电气设备虽然有很多优点,但漏气问题则成为了它的硬伤。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光学成像技术被应用于SF6气体泄漏检测。红外检漏成像仪能使SF6气体以动态烟雾的形式呈现在背景环境下,操作方便,直观有效,给电网设备的SF6气体检漏工作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检测方法。它
期刊
引言: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能量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保障,也是电力市场环境下编排调度计划、供电计划、交易计划的基础。因此,短期负荷预测方法的研究一直为人们所重视。  BP神经网络因其可塑性强、结构简单的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因此,本文在MATLAB语言环境下,建立了BP神经网络短期负荷预测模型。此外,为了克服网络初始值选取不当,以致部分预测结果不理想以及陷入局部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从风险管理方法在民用机场除雪保障作业中必要性入手,着重介绍了风险管理在首都机场除雪保障作业中的实际应用,并对风险管理在机场除雪保障中的未来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风险管理 机场 除雪保障  一、前前言  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作为大型枢纽机场,日均起降架次已超过1500架航班,运行十分繁忙,安全压力更大。除雪保障作业历年来是首都机场冬季运行保障的重点工作。近年来,随
期刊
结合车辆设备管理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重点论述了企业车辆设备管理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模式。  企业的车辆设备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经营方针和目标,从车辆设备的调查研究入手,对有关车辆设备的规划、设计、制造、选购、安装、调试、使用、维护、大修改造、直至报废的全过程,相应地进行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管理活动的总称。车辆设备管理是一门集管理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学三方面理论为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应用技术学科,其基础理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