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条军规》与《儒林外史》的比较研究

来源 :名家名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othnp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和中国讽刺小说的巅峰之作《儒林外史》虽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但都以讽刺的手法揭示出黑暗社会对人的压迫以及人们在异化环境中的生存困境.从比较文学的视域,以平行研究的方法,对二者的叙事结构、主题思想、讽刺艺术、人物塑造、语言特色与作者态度等进行对比,旨在更好地赏析与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两部经典巨著的现实意义与审美价值.
其他文献
华裔作家白先勇国学基础扎实,善于利用传统文化精髓进行写作.同时,他也深受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受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影响,并有意识地在作品中运用现代主义文学写作技巧,因此,他的很多作品具备了跨文化交融的文本之美.以其代表作《游园惊梦》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其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学叙事方法和西方现代文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以更广阔的视野感受白先勇作品的艺术魅力.
作家迟子建以飘逸而又富有诗意的笔墨描绘出了哈尔滨的人间烟火气,展现了在现代文明进程中,人类发展对大自然生态的影响,城市化的高楼大厦对历史建筑文化的影响,在社会现实的挤压下人与人复杂交织的关系以及精神上的压力,从而将小说表层的对现实生活的描绘拉入更深层次的对现代文明的思索.
提起钱钟书的《围城》,人们最先想到的大概是它在文学史上的另一个称呼“现代版的新儒林外史”,全书贯穿着别具一格的讽刺艺术手法,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把书中各色人物的滑稽与丑态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小市民阶层到官绅仕族,用委婉又精到的譬喻让读者在捧腹大笑、窥得中层“儒林”生活百态的同时,产生对现实社会和生活的思考.对书中讽刺艺术带来的辛辣幽默效果进行了分析,展现钱钟书写作语言的精妙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