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隙连接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作用

来源 :重庆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sj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缝隙连接是由连接相邻两个细胞之间的连接通道排列而成的一种特殊膜结构,构成缝隙连接的基本单位是连接蛋白(connexin,Cx).在人类中,连接蛋白是由21个同源基因编码的,目前已发现超过20种的连接蛋白,它们的命名是以分子量大小而定.Cx具有4次跨膜结构域,形成2个胞外环和一个胞内环,氨基端和羧基端结构域均位于细胞内[1].细胞膜上每6个Cx聚合形成一个半通道,细胞间两个半通道通过氢键相互锚定形成兼容且有功能的缝隙连接通道[2]. 缝隙连接通道可以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103的分子通过,包括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环磷酸腺苷(cAMP)、三磷酸肌醇(IP3)和离子.相邻细胞间可以通过缝隙连接进行着信息、能量和物质的交换,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代谢偶联和电信号传递的电偶联,对细胞的新陈代谢、内环境稳定、增殖和分化等生理过程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Cx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在人体胃肠道中至少有10种Cx的表达,其中胃部有Cx26、Cx32、Cx40、Cx43、Cx45;小肠上有Cx26、Cx31、Cx32、Cx36、Cx37、Cx40、Cx43、Cx45、Cx57;结肠上有Cx26、Cx31、Cx31.1、Cx32、Cx36、Cx40、Cx43、Cx45[3].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伴随着缝隙Cx的功能异常.本文主要针对缝隙连接在胃部和肠道常见疾病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讨缝隙连接作为消化道疾病的分子标记物和治疗靶点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门诊药品退药原因,总结管理对策.方法:2016年1月 ~2017年12月,医院中心药房共记录门诊退药2032例,2016年1105次、2017年927次.回顾性分析,描述性统计退药的原因、类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防治中,应用早期抚触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 ~2017年12月收治的新生儿150例进行研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均分两组后分别给予基础护理与感染预见性护理.对比出现发热比例、退热耗时、感染发生率,比较
乙酰胆碱受体(AChRs)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膜蛋白,能调节生物体一系列的生理功能,如:痛觉、认知、记忆、焦虑等.按照对配体敏感性的不同,AChRs分为毒蕈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部位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观察预后.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依据肿瘤部位分组,包含胃上部癌20例,胃中部癌19例,胃下
人TNF-α诱导蛋白1(TNFAIP1)又名B12和hBACURD2,是第一个被鉴定出的TNF-α诱导产生的蛋白,属于hBACURD家族和PDIP1家族成员.人TNFAIP1基因首次(1992年)在TNF-α刺激、环己酰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腹部手术患者使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对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方法:收集腹部手术患者共66例,通过区组随机化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
MicroRNAs(miRNAs)最早是由Victor Ambros和Gary Ruvkun在1993年研究线虫(nematode C.elegans)时发现的类似于siRNA的分子.它由lin-4基因转录生成,但不翻译生成蛋白质,在线虫
低温显著影响细胞、器官,乃至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其中的机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且,人们将低温应用于生产、研究和医疗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将从低温环
耗竭综合征(BS)是在长期慢性压力及日常工作中逐渐形成的耗竭状态.个体在应对内部和外部的压力应激时,会产生一系列适应性的中枢与外周的神经内分泌反应并形成一套复杂的应激